◇徐鳳軍
灤南縣安各莊鎮鐵匠莊村。村委書記王志勇是個退伍兵,舉止干練,一身鐵氣,說出話來鐵味十足。談起侍弄西紅柿,他說:“不是自夸,鐵匠莊的村民是‘鐵匠做買賣——樣樣過得硬’!目前,全村一千口人,有三百個溫室大棚,占全村土地的二分之一。靠種西紅柿,每個大棚戶年收入十幾萬元。特別是種植水果西紅柿后,我們鐵鐵地發了一筆財。”
手一揮,他帶我們走進了村民的大棚,念叨起先人的“打鐵經”來。
“打鐵的老祖宗有品牌意識。”王志勇邊走邊說,“我們村周圍有高橫坨、劉橫坨、張橫坨、鄭橫坨等村莊,早先,我們隨大溜叫王橫坨村。老祖宗是鐵匠,靠打馬掌發了家,外地人叫我們鐵匠莊。村民一想,鐵具是我們的品牌,叫鐵匠莊,正好做廣告,就改叫鐵匠莊了。”
王志勇為我們展開一組畫面:2017年秋后,鎮上的技術員大汗流小汗冒地在各個大棚中跑來跑去,喊著要想致富快,就種水果西紅柿。大家低著頭,沉默像一股蕭瑟的秋風,打殺了技術員的熱情。唐山盛財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志才也是鐵匠莊的,他耳朵尖,心眼兒活,拍著胸脯說:“我先吃螃蟹,苦頭甜頭我先嘗!”
宋志才在村內承包四個大棚,聘請技術員做指導,先試種鐵皮水果西紅柿。大年三十的肉味飄香時,他的水果西紅柿在城里人的嘴邊綻開了紅艷艷的花朵。“這鐵皮不一般,爽爽脆脆又酸甜,咬一口,有銀子的回響!”節后,村民們邊嘗邊點贊,最關心的還是賣價。結果,一百個沒想到,水果西紅柿比普通柿子價格高出六到十倍!大家驚掉了下巴。
2018年,春風柔得像面條,鐵匠莊十個大棚的水果西紅柿開了花。五月的槐花剛咧嘴,賣完水果西紅柿的農民點完鈔票,家家放起了鞭炮——一個大棚賣出了之前四五個大棚的錢!
宋志才提醒大家,水果西紅柿可以當咱村的品牌!
村民們點點頭,把這句話供起來。水果西紅柿像一陣春風吹紅了左鄉右鄰的心。
這時,吱的一聲,一個大棚門打開了,我們走進了王志勇自家的大棚,蹲下一看,黃色的小花像午夜的星星,撒滿了大棚。王志勇掰著手指頭算:“現在,我們像老祖宗一樣,打出了品牌,就是水果西紅柿。一年分兩茬兒,一個在早春,一個是秋延。兩茬兒西紅柿都打季節差。一個大棚能栽3300株西紅柿,一株能結10斤果,畝產30000多斤。除去成本和其他費用,一茬兒收入5萬多元。”
另一個大棚里,正是紅肥綠瘦。飽滿的西紅柿一嘟嚕一嘟嚕的,蜷伏在枝下,替主人做著一個個粉紅的夢。忽然,一名三十多歲的婦女從大棚深處浮出來,手里提著一只藍色塑料桶,桶里裝滿西紅柿。她笑著讓大家品嘗,提到收入,她只是得意地笑。
在楊希生的大棚里,我們遇見了花生西紅柿。楊希生隨手翻轉著西紅柿肚皮,露出一道淺淺的溝,他說不僅形狀像,更有新花生的鮮甜。他嘆口氣說:“來早了,要是四五月,一定讓你們吃了還想吃,離不開我的大棚!”楊希生有三個大棚,每年有20多萬元的收入。“莊稼人都是鐵打的漢子,有技術,能吃苦,就賺錢。”他說。
四十歲的王志成黑黑的臉膛,穿著黑色的圍裙,遠遠一看,真像打鐵的漢子。他種了十一個大棚,是全村之最。從宋志才那兒學到水果西紅柿種植技術后,一口氣建了四個大棚,又從其他村買了七個。前年,他一茬兒就賺了70萬元,高興之余,逢人便說:“這一年賺的錢,給兒子買樓房不用愁了。”
王志勇又介紹了楊希穎、王文杰、宋繼娜等人的情況。他們大都三四十歲的年紀,收入是村里的佼佼者。
現在,他們主要種植鐵皮、櫻桃、花生水果西紅柿,這些水果西紅柿爽脆多汁,軟硬適度,味道酸甜,存放時間長,比普通西紅柿的市場價高出好幾倍。
出了大棚,王志勇又談起鐵匠莊的往事,開心地哼唱起歌:“王打鐵,李打鐵,打出剪刀給姐姐。姐姐留我歇一歇,我說不歇不歇,我要回家學打鐵。”
鐵匠莊的西紅柿價,跟鐵一樣堅挺硬朗。
說起西紅柿的價位來,有個傳言:本地也有許多大棚種植西紅柿,為啥鐵匠莊的總是賣個好價錢?有人滿臉驚詫,有人不服氣。那些常年來收西紅柿的商人也不知道咋解釋,只是說,反正城里人就認這里的。一天,十來個人齊集在一家蔬菜客棧,為此爭吵不休。最后,他們決定讓西紅柿比武。從鐵匠莊及其他產區各選5斤柿子,貼上標簽,又把產區名字覆蓋住,混在一起。然后,大家定了比武標準:以果型好、色澤亮、口感好的為勝。比賽沒有哨音,也沒有發令槍,就在火辣辣的太陽監督下進行。第一輪,賞形查色,一通熱鬧之后,淘汰掉了帶奶頭的,長麻子的,咧嘴笑的,方不方、圓不圓的,青澀忸怩的,面色憂戚的,面黃肌瘦的……第一輪勝出的,揭開標簽一看,鐵匠莊的西紅柿占了八成!接著,開始品嘗打分,去掉空心少肉的,味酸少汁的,不爽不脆的,生硬少味的……結果,揭開第二輪勝者標簽,鐵匠莊的占了九成!這一回,大家心服口服。自此,鐵匠莊產的西紅柿成了遠近聞名的品牌。它的品質和價格,那是喜馬拉雅山上賣牛黃——又高又貴!
有人說,鐵匠莊村是種西紅柿的風水寶地。他們說得有鼻子有眼:這里能人輩出,是村西的雙龍河保佑著村民。說起這條雙龍河,民間流傳著一個傳說:很久以前,這一帶發生大旱,老龍王卻對旱情視而不見。黃龍和青龍知道后,心急如焚,反復勸說父親救民不成,就設計灌醉了父親,盜來了雨符降雨,解除了人間旱情。龍王醒來發現雨符不見,追出去一看,見兩條小龍用雨符降雨,勃然大怒,揮手一指,將兩條小龍變成一條河。人們念著二龍的恩德,就叫它雙龍河。雙龍河的確是一道銀亮的風景線,它用甘甜滋育著這一帶的水土和生靈。在鐵匠莊村西,它靜靜流過的地方,水草茂盛,風一吹,便向著河水拜伏,像感恩似的。
“我小時候,村里打了一眼三百米的深水井,結果井口噴泉涌出,連續噴了半年多,捧一口喝,水特別甜,喝了還想喝。大家都說打到龍脈上了。”王志勇又提起這么一件事。“科學地講,這一帶是雙龍河沖積平原,土壤富含有機質,對西紅柿的生長極其有益。我們在建大棚時,的確也選擇了土質肥沃,地勢好,通風透氣好的地方。”
還有人說,鐵匠莊過去打鐵,準是鐵水鐵屑浸進了土壤,西紅柿含鐵量大,這里的土壤鐵質豐富,當然長得好哇。面對如此荒唐的言論,大家聳聳肩,嘿嘿一笑,不置可否。
“老祖宗說,打鐵的必須是鐵打的。打鐵時,‘叮咣,叮咣’鍛造的不僅是鐵,也是在鍛造自己。”王志勇說著,拍拍自己的身板,“鐵匠莊人都有一副好身板,都有鐵一般的意志、鐵一般的擔當。三心二意、半心半意、假心假意,都被我們打掉了。”王志勇的打鐵經上升到了人生哲學高度。他說,建大棚、整地、施肥灌水,相當于把鐵放在爐子里加溫、燒紅;剪枝、打蔓、打花、除差果、除病情……鐵匠莊村民毫不手軟,用鐵匠的話說,這叫鍛造;選通風透氣、土壤肥沃的寶地建棚,選良種、選時機、敢吃螃蟹……就像選擇一塊好鐵,才能鍛造出優質的器具。他們還把貪小便宜、糊弄商家的思維,管理上懶惰的思想像鍛造鐵具一樣打掉了。
“俗話說,鐵匠沒樣,邊打邊相。我們在不斷摸索嘗試中,取到了真經。”王志勇說著,抖落出村民編的順口溜:通風換氣很重要,常悶大棚溫度高,真菌病患逃不了。濕度大來溫度低,灰霉病毒上門找。水肥管理不一般,前期多施高磷氮,中期平衡氮磷鉀,后期鉀肥翻一翻。前期水大秧瘋長,不結柿子白歡喜,后期水大果心空,長身硬皮酸溜溜。
除了加強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從源頭把好化肥、種子的質量關。他們認定哪里的化肥種子好,就不挪窩了。遇到外村買假種子的教訓,趕緊在微信群里提醒。
西紅柿好不好,全靠人動腦。正因此,鐵匠莊的柿子一斤比周圍村子高出一到兩塊錢,大家都服氣。
世上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鐵匠莊人能吃苦。前年,半夜常刮大風,容易把卷簾機連桿兒折彎了,或把被子卷起來,西紅柿秧凍壞了。看看微信群,大家一夜都不睡覺。一聽風聲響,你喊我,我喚你,地里烏壓壓一片人。
下大暴雨更鬧心,大棚正通風,水像天河泄下來,往大棚里灌,北墻是土堆起來的,水一多就泡塌,大棚就毀了。若不及時揭保溫被,保溫被吸水力強,幾萬斤重的被子突然增加數倍重量,大棚的鋼筋骨架壓彎,塌棚免不了。除了風雨,雪大了照樣壓壞大棚。這些教訓村里總有。跌倒的村民不怕傷,爬起來接著干。
王志勇說到這兒,苦笑:“所謂的風水寶地,其實,是辛苦之后的豐厚回報,是老祖宗送來了吃苦耐勞、不將就手藝的傳家寶。”
打鐵需要協奏曲,大棚種植更需要互助合作的鄰里關系。
“大錘叮叮,小錘當當,風箱呼呼嗒嗒。打鐵是個協奏曲,搞大棚種植也這樣,它提升了我們的鄰里關系呢!”王志勇彎腰俯身摘掉一朵稍顯萎靡的小黃花,他開始講述村民的協奏曲故事。
大棚戶每年都有幾次危險期,不合作不互助,等于往大風里撒錢。
揭保溫被一般都用電機,稍微不慎,被子就會揭過了,瘋轉的電機會把萬把斤的保溫被甩到棚下。就是全家人上場,那被子也抬不上來。這時候,要喊三大爺、二叔叔,把全村的人喊來,大家一起使勁,喊著一二、一二的口號,才能把保溫被推上去。大棚塑料一年一換,那么大一張,想鋪得勻稱熨帖,也得二三十個人騎到大棚架子上,拉的拉,扯的扯,壓的壓。風大一點,再一刮,就像翅膀似的飛了起來。這時候,就得你幫著我、我幫著你,要是人緣兒不好,那可是個大麻煩,高價找人不說,出點兒事沒人搭理。
為了運輸便利,早在十年前,村委會投入60多萬元修了一條2000米長的平整水泥路,連通了大棚與鄉鎮的公路,為西紅柿出山開了綠燈。
在鐵匠莊村,收看天氣預報成為頭等大事。一到刮風下雨下雪,王志勇就在微信群里發警報。必要時,還要上村里的大喇叭廣播。個別人,手機通知。每到這時,王志勇猴急猴急的,總囑咐大家要互相轉告、互相關心、互相伸把手。
有一家村民兩口子串親戚,大風夾著暴雨突然來了,當他們心急火燎地跑到大棚跟前,看到了動人的一幕:王志勇和鄉親們站在雨地里,他們像一群水人,有的彎著腰壓塑料布,有的扯繩子,有的蓋電機……在大家的幫助下,他家才避免了一場重大損失。事后,這家人逢人便說:要不是大家幫著,這個大棚就徹底壞菜了。咱們村的人,真好!
誰家西紅柿田出了毛病,王志勇總是帶上技術員或種植老手去診病,先后給鄭玉臣等幾十戶村民提供了種植經驗,還給新手開現場交流會。現在,村民互助合作蔚然成風,沒有哪戶是“差生”。
采訪結束了,一枚紅彤彤的太陽掛在天空,好像特大號的西紅柿,照耀著鐵匠莊村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