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023 年11 月15 日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調了對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的預期,與此同時,也關注到中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進展。相關表態背后,釋放出國際機構看好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積極信號。
三季度是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關鍵期。7 月以來,受國際復雜局勢、國內高溫天氣和部分地區嚴重洪澇災害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國部分經濟指標增速有所放緩。隨著一系列促進經濟恢復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顯效,2023 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仍達到5.2%,為實現全年5%左右的預期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IMF 將中國2023 年GDP 增長預期從之前的5%上調至5.4%,也同時將2024 年GDP 增長預期上調。對此,IMF 第一副總裁吉塔·戈皮納特表示,增速上調的原因是由于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強于預期以及中國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她說:“中國經濟有望實現2023 年的增長目標,反映出新冠疫情后的強勁復蘇。”
來源:視覺中國
新華社布魯塞爾2023 年11 月15 日電,歐盟委員會11 月15 日發布2023 年秋季經濟展望報告,下調今明兩年歐盟和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報告指出,在生活成本高企、外部需求疲軟和貨幣緊縮影響下,歐洲經濟2023年失去增長動力。
報告預測,2023 年歐盟和歐元區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均為0.6%,均比夏季經濟展望報告預測值低0.2 個百分點,并預測2024 年歐盟經濟增長1.3%,歐元區增長1.2%,均比此前預期低0.1 個百分點。
中新社曼谷2023 年11月13 日電,據泰國媒體“暹羅在線”報道,泰國總理府發言人猜·瓦差隆11月13 日在曼谷透露,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評級公司維持泰國信用評級為BBB+,并維持泰國信用前景為穩定水平。
猜·瓦差隆表示,惠譽認為泰國有支撐經濟穩定復蘇的因素,包括持續強勁的出口、大量的財政支出,所以預計泰國經濟將繼續增長。
惠譽預計,泰國經濟增長率將從2023 年的2.8%上升到2024 年的3.8%。同時,惠譽預計泰國政府公共財政預算赤字將從2023 年占GDP 的3.0%增加到2024 年占GDP 的3.7%,高于具有相同信用評級水平的國家的平均水平。惠譽預計,泰國2023 年經常項目余額占GDP 的比例將從2022 年的3.2%的赤字恢復到1.0%的盈余。惠譽認為泰國有能力將政府債務與GDP 的比率控制在穩定水平。
猜·瓦差隆表示,泰國新政府的經濟政策將為泰國經濟帶來復蘇。新政府推出了多項經濟刺激措施,包括振興旅游業的免簽政策,希望民眾對新政府的經濟政策要有信心。
新華社柏林2023 年11 月7 日電,德國聯邦統計局11 月7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經季節和工作日調整后,9 月德國工業產出環比下降1.4%,為連續第四個月環比下降。
數據顯示,9 月德國能源業產出環比下降1.7%,建筑業產出環比持平;去除建筑業和能源業后,當月工業產出環比下降1.7%。
此外,德國聯邦統計局當天將8 月工業產出環比降幅由0.2%調整為0.1%。
德國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此前預計,德國工業經濟可能已在第三季度觸底,或將在今年底明年初開始逐步復蘇。
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經季節和工作日調整后,德國9 月工業新訂單環比上升0.2%。
新華社東京2023 年11 月2 日電,日本政府11 月2 日召開臨時內閣會議,通過了一項包括減稅在內的經濟刺激計劃,總額超過17 萬億日元。
這項經濟刺激計劃包括減稅并向低收入家庭發放補貼。日本政府將編制約13.1萬億日元的補充預算,為經濟刺激計劃提供資金。加上地方政府和私營部門的投資,日本政府期待將經濟刺激計劃總規模擴展至約37.4 萬億日元。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當天的政策說明會上表示,除非徹底打破削減成本和經濟規模收縮的惡性循環,否則日本經濟不可能重回增長軌道。
截至2023 年9 月,日本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已連續18 個月超過日本央行調控目標。
中新社馬尼拉2023 年11 月9 日電,菲律賓國家統計局11 月9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 年第三季度,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9%,高于第二季度的4.3%,超出市場預期。
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該國工業和服務業分別同比增長5.5%和6.8%,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貿易方面,出口同比增長2.6%、進口收縮1.3%。受通脹影響,第三季度家庭消費增長放緩,增速從2022 年同期的8%降至5%。
2023 年前三季度,菲律賓經濟增長率為5.5%,仍低于政府為全年設定的6%~7%的經濟增長目標。實現這一目標有不小難度,意味著菲律賓第四季度GDP 至少需要增長7.2%。
中國新時代 202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