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2023 年11 月13 日電,中國-南亞新貿易通道里孜口岸于11 月13 日順利開通運行。這是繼樟木、吉隆、普蘭之后,西藏第四個陸路口岸正式通關。該口岸的開通,進一步完善了西藏口岸布局,助力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同時對建設面向南亞開放通道和環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推進中尼兩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新華社上海2023 年11 月4 日電,11 月4 日,我國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正式命名交付,運營準備工作全面啟動,將于2024 年1 月1 日開啟商業首航。據介紹,“愛達·魔都號”將開啟從上海出發的東北亞航線,未來,還將開辟中國至東南亞國家的郵輪航線,并適時推出“海上絲綢之路”等中長航線,打造長、中、短相結合的多樣旅行度假方案。
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消息,2023 年11 月5 日,延安至榆林高速鐵路(延榆高鐵)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陜西地區高鐵網布局。延榆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包頭、銀川至海口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蒙古西部和陜西北部地區通達關中、西南、中南等地區的便捷客運通道,路網地位十分重要。延榆高鐵建成后,將構建形成陜西高鐵網縱向通道,對于改善陜北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助力革命老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人民日報》訊,2023 年以來,我國外貿運行總體平穩,跨境貨物運輸需求旺盛。截至11 月11 日,中歐班列東通道滿洲里、綏芬河、同江鐵路口岸2023 年累計通行5087 列,運送貨物54.3 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4.1%、16.4%,班列數量保持高位運行。
《人民日報》訊,2023 年11月8 日,“中老班列—G60 號”國際貨運班列首發。滿載39 個標箱洗衣機、空調、冰箱等家用電器以及工程機械、光學儀器的列車沿中老鐵路駛向老撾和緬甸。“G60 號”取長三角G60 科創走廊之意,是上海松江國際多式聯運物流樞紐的第一列國際貨運班列。“中老班列—G60 號”國際貨運班列首發意味著長三角G60 科創走廊建設進入新階段。松江國際多式聯運物流樞紐將成為G60 科創走廊建設的支撐點。
《首都建設報》2023 年11 月8日訊,由中鐵六局北京鐵建公司承建的國道109 新線高速公路工程安家莊隧道左線已順利貫通,標志著工程施工取得重要進展,為全線通車打下堅實基礎。國道109 新線高速公路是京西地區第一條高速公路,是北京市重點民生工程。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連通河北與京西地區的快速交通走廊,有效緩解京西北、西南交通壓力,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為開發門頭溝傳統村落、非遺文化、紅色旅游帶來契機。
《人民日報》訊,2023 年11 月1 日,新建防城港至東興鐵路(防東鐵路)開始聯調聯試,進入工程驗收關鍵階段,為2023 年年底計劃全線開通運營奠定基礎。防東鐵路開通運營后,防城港至東興將結束無鐵路交通歷史,有利于推進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促進邊境旅游和貿易往來,為廣西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支撐。
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消息,2023 年10 月26 日,津興城際鐵路進入按圖行車試驗,標志著其進入開通運營倒計時。津興城際鐵路全長100.79 公里,設計時速為250 公里,設天津西站、勝芳站、安次站、永清東站、固安東站和大興機場站6 座車站。津興城際鐵路是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標志性工程,預計將于2023 年年內建成通車。屆時,沿途各市區縣將形成半小時交通圈,對促進京津冀地區交通一體化和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民航報》訊,2023 年11月9 日,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空管工程開工儀式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行。該工程是民航空管系統“十四五”重點建設項目,由塔臺工作區、空管工作區、氣象觀測場、雷達站、甚高頻臺、舊塔臺改造等組成。項目建成后將保障廣州白云國際機場5 條跑道同時運行,實現年旅客吞吐量1.2 億人次,年起降77.5 萬架次的空管保障目標,為大容量、高密度的航線網絡提供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服務。
中國新時代 202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