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陳綽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口岸地區煥發出新的活力,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創造出更多的發展機遇。
最近,黑龍江的邊境小城黑河很熱鬧。
一夜之間黑河早市火了。隨著中俄旅游團免簽的重啟,黑河早市成為“國際化大早市”,走紅于網絡。“俄羅斯人組團去黑龍江吃早飯”“黑河早市全是俄羅斯人”“黑河早市攤拉起中俄雙語招牌”等,在熱搜上成為熱門話題。
黑河是外貿小城發展的一個縮影。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口岸地區煥發出新的活力,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創造出更多的發展機遇。
外皮深咖色帶著裂痕的茶葉蛋、根根金黃酥脆的大油條、刷滿醬汁的噴香蛋堡,乍一看這是個典型的東北早市,但在攤位兩旁卻排滿了金發碧眼的俄羅斯朋友,帶著紅色絨線帽和套袖的東北大姨正操著一口流利的俄語介紹著產品的價格……近一段時間,“黑河被俄羅斯朋友包圍了”“俄羅斯小朋友組團到黑河吃早餐”“中俄老鐵沉浸式體驗互逛大集”等話題頻頻沖上熱搜,連帶著黑河這座黑龍江的邊境小城,也一起“火”進了大家的視線。
黑河市是我國首批沿邊對外開放城市之一,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是中俄邊境線上唯一一對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功能最全、距離最近的對應城市。兩城并稱“中俄雙子城”,最近處相距僅750 米,乘船只需7 分鐘就可以渡過界江、往返兩國。
2023 年9 月21 日,黑河市開放了中俄互免簽證團體旅游業務。中俄互免簽證開通后,坐船7 分鐘就可以往返中俄兩國。不少俄羅斯人紛紛“組團”來到黑河市逛早市、購物,他們還將中俄風味結合,推出了一種獨特的吃法,即將包子與啤酒搭配食用。
“這里的食物很好吃,過境也很方便,很多攤位都有俄語標識,攤主也會說俄語。”俄羅斯游客薩沙說。
除了物美價廉的早餐,東北菜也是不少俄羅斯人過境打卡的重點項目。“在烤肉、東北菜、鐵鍋燉的一些店里,經常能看到他們。”黑河市市民薛女士說,在很多糖果店以及茶飲店,也時常能夠看到俄羅斯人的身影。
俄羅斯阿穆爾州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的旅游者在黑龍江省黑河市大早市購買早餐(2023 年10 月14 日攝)
隨著中俄互免簽證團體旅游業務恢復開展,黑河口岸的出入境人員數量顯著增長,帶動了邊境城市的經濟發展。據統計,2023 年中秋國慶假期,黑河市共接待游客60 余萬人次,恢復至2019 年的184.9%。出入境游客14683 人次,連續單日超過2000 人次。
在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山東大學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看來,入境游雖然只是國際旅游的敲邊鼓,但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年來,文化和旅游部重視入境旅游的發展,但是對于旅游行業來講,發展入境旅游是需要讓外國人看到中國的獨特魅力,讓他們來到中國后充滿收獲感。
蔥郁的原始森林,特色的民族寨子,繁榮的邊民互市貿易,往來的出入境旅客……在云南磨憨,到處都能感受到邊貿口岸繁榮發展的生機活力。
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磨憨,地處中老鐵路、昆曼公路關鍵節點,是我國通往老撾最大的國家級鐵路口岸,也是通向東南亞國家最便捷的陸路通道之一。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化和中老鐵路的開通運營,這座口岸城市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成為中國與東盟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重要交通和物流樞紐。
一隊配有老撾牌照,裝載著香蕉、西瓜等農產品的貨車穿越國門,緩緩駛入磨憨口岸邊民互市場,停靠在進口交易區,正靜待嚴格的檢驗程序。與此同時,一側的綜合服務大廳內,邊民合作社代表正在智能自助申報機前認真地為進口貨物進行報關。大約20 分鐘后,審單結束,工作人員現場檢查貨物并放行,貨車出場,將貨物運往二級交易市場。這是日常發生在磨憨口岸新邊民互市場的一個場景。
為滿足各國人民自由貿易的需求,磨憨口岸曾設立卡口式互市貿易點,為邊民設置固定交易場所,但缺乏規范的管理模式,邊民利益無法得到較好的保障。2017 年,磨憨設立了首個邊民互市場,通過場所式的管理模式,海關監管作業場來規范貿易行為。隨著沿邊開放潛力被深入挖掘,邊境貿易不斷擴大,邊民通關需求增多,提升通關效率、擴大運輸能力成為了磨憨口岸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
2022 年11 月15 日,磨憨口岸新建邊民互市場正式投入運營,總占地面積125.6 畝,是原互市場面積的2.5 倍,年進出口貨運吞吐量約400 萬噸,大幅提升了磨憨口岸邊民互市貿易承載力。
“邊民互市貿易是國家讓利于民、興邊富民、睦鄰固邊的重要舉措。”磨憨邊民互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磨憨的老百姓也感受到發展的實惠,更多邊民參加到邊民互市貿易中。數據顯示,2023 年1月-6 月,磨憨邊民互市場貿易總量達81.06 萬噸,比2022 年同期分別增長5.69%,貿易額達27.55億元,同比增長22.17%。
自古以來,東興就素有“百年商埠”之稱。近年來,東興市充分發揮“邊”的優勢、做好“邊”的文章,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搭乘“一帶一路”倡議和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東風,推動口岸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努力擴大沿邊高水平開放開發,口岸經濟不斷增強,城市發展不斷提升。
在廣西防城港東興市邊民互市貿易區,連通中越兩國的北侖河互市浮橋上,滿載貨物的貨車往來兩岸。上午9 點,這里已經車水馬龍,一派繁忙。
東興——這座我國唯一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連的廣西邊陲小城,擁有東興口岸(一橋)、東興口岸(二橋)及邊民互市貿易區等與越南開展商貿旅游的“三大通道”。其中的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是廣西最大的邊民互市貿易區,由便民浮橋和互市碼頭兩個部分組成。
走進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寬敞明亮的綜合服務大廳,通過東興智慧邊貿綜合數字可視化平臺顯示屏,北侖河上通行浮橋、海關監管區、安全查驗區等重點監控區域一覽無余。當日、本月、全年的進出境互市申報人數、車輛數量以及貿易貨量、貨值等關鍵數據均有實時圖文(表)顯示。
“中越邊民主要通過北侖河上的這座浮橋來往交易。”廣西東興邊貿中心有關人員介紹,“目前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在上午9 點開市、下午5 點結束。按照國家政策規定,每位邊民每天可以進行上限總金額為8000 元的商品交易。主要進口商品有龍蝦、青蟹、木薯淀粉、火龍果、芒果蜜餞等貨物。現在日均進入互市貿易區進行交易的邊民在7000 人左右。”
漫漫邊關,巍巍國門;八方口岸,商貿如流。
數據顯示,2022 年,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的貿易規模為93.1億元。2023 年以來,東興口岸愈發繁忙,邊貿產業呈上升趨勢,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交易量激增。2023 年1 月-8 月,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的貿易規模已達153.59億元。
位于新疆塔城的巴克圖口岸,緊鄰哈薩克斯坦,向西聯通中亞、西亞以及歐洲,有260 余年的通商歷史,得名“中亞商貿走廊”。由于歷史原因,巴克圖口岸曾幾經關閉和開放,直至近10 年才進入高速發展期,嬗變為中國以跨境物流、進出口加工、供應鏈貿易、邊境旅游為主的綜合性國家一類口岸。
2019 年,巴克圖中哈邊民互市正式運營,這是一個集外貿產品展示、商務洽談、交易與電子商務于一體的現代化貿易平臺,為當地民眾帶來了新機遇。
走進中哈邊民互市絲路文化商品城,來自多國的糖果、蜂蜜、葡萄酒等食品、日用品、化妝品琳瑯滿目。作為一座集外貿產品展示、商務洽談、交易與電子商務于一體的現代化貿易平臺,絲路文化商品城可以讓消費者不出國門就能買到各國產品。“不用出國,只需來邊民互市就能買到十幾個國家的產品,真是太好了。”每當游客走進新疆塔城巴克圖口岸邊民互市絲路文化商品城,都會被來自各國的精美裝飾品、餐具以及各種食品所吸引。
哈薩克斯坦的蜂蜜、格魯吉亞的紅酒、俄羅斯的白酒、法國的香水、馬來西亞的香皂、澳大利亞的擦臉油……在絲路文化商品城里,做了30 多年邊貿的高金花,細數自己店內的產品。這些產品達100多種,來自18 個國家。“記得剛開店時,我們只能經營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周邊很少幾個國家的產品,種類少、規模小。如今政策好,我們開店幾乎什么費用都不用交,貨品也大大豐富,收入自然也多了,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高金花開心地笑了。
在2023 年“十一”黃金周,邊民互市迎來了貿易旺季。高金花的麗達商行游客絡繹不絕,一天銷售額就達到七八萬元。目前天氣轉冷,進入淡季,游客每天有三四百人,逢年過節時,每天可達5000 多人。
自邊民互市貿易運營以來,塔城市邊境經濟合作區充分利用國家給予“每人每天交易8000 元免稅”優惠政策,積極組建邊民合作社,提升邊民在互市貿易交易中的參與度。
2023 年以來,塔城的邊民互市貿易蓬勃發展,紅紅火火。
2023 年6 月19 日,塔城邊民互市貿易額突破億元大關。邊民參與互市貿易1.3 萬余人次,累計收入100 余萬元。當日,塔城市阿不都拉鄉萬順合作社邊民常建美說:“今年,我們合作社邊民已經從228 人增加到310 人。目前,每個月交易額2000 多萬元,每個邊民每月收入1000 多元,互市的生意越來越好,我們的收入也增加了。”
數據顯示,2023 年前9 月,塔城市邊民互市累計交易額達2.71億元,惠及邊民3.6 萬人次,為邊民增收400 余萬元。
因“邊”興“邊”,“鏈”上未來。10 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果,為共建國家民眾帶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在攜手奔向下一個金色10 年之際,共建“一帶一路”將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不斷開拓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中國新時代 202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