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怡, 江麗莎, 張智敏
(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 消毒供應室, 河南 鄭州 450016)
消毒供應室是醫院重要科室, 負責對院內醫療器械回收、消毒、 清洗、 包裝、 發放等工作, 為降低院內醫源性感染, 提高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質量至關重要[1]。 醫院醫療器械眾多,消毒供應室工作量大, 常規管理活動工作繁雜, 責任劃分不明確, 管理質量較低。 分層管理要求將消毒供應室管理人員進行準確的責權劃分, 明晰護士間工作分界, 提高消毒供應室服務質量。 既往已有研究[2-3]表明, 該管理模式用于消毒供應室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探討分層管理對消毒供應室管理質量、醫療器械清洗合格率的影響,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我院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22 名, 均為女性, 年齡22 ~41 歲, 平均 (30.89± 4.06) 歲; 學歷: 中專6 名, 大專9 名, 本科及以上7 名;工作時間3 ~16 年, 平均 (6.97 ± 2.05) 年; 職稱: 護士20名, 主管護師2 名。 22 名消毒供應室管理人員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均在崗, 無人事變動。 2020 年1 月至2021 年6月實施常規管理, 2021 年7 月至2022 年12 月實施分層管理。
1.2 方法①成立小組并分級: 組建小組, 根據消毒供應室護士學歷、 工作年限、 職稱等情況進行護士分級, 分為1 級 (工作年限<5 年)、 2 級 (工作年限≥5 年或本科及以上學歷)、 3級 (主管護師或工作年齡>10 年的資深護士)。 ②責任、 權限劃分: 1 級護士負責醫療器械回收、 清洗、 登記、 消毒、 檢查等工作; 2 級護士負責指導1 級護士工作中遇到的困難, 日常抽驗醫療器械清洗消毒合格情況; 3 級護士監管2 級護士的相關工作, 發生醫療器械清洗不合格、 院內醫源性感染時及時溯源, 針對消毒供應室日常工作中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 ③實施分層管理: 由上一級護士對下一級護士進行管理, 2 級護士組織1 級護士對院內醫源性感染知識、 醫療器械消毒技能、 自我防護技巧等進行培訓, 定期考核1 級護士相關知識及技能掌握情況, 要求1 級護士掌握消毒供應室醫療器械回收、 分類、 消毒、 清洗、 包裝、 登記等全部流程。 由2 級護士制定管理質量標準, 3 級護士審查確定, 明細消毒供應室各環節的質量標準,打印并張貼在消毒供應室內, 方便1 級護士查看。 日常管理工作中發生器械清洗不合格時, 2 級護士及時上報3 級護士, 配合溯源工作, 查找問題并督導1 級護士改正。 3 級護士定期檢查2 級護士的教學、 監督工作, 提高其培訓能力。 落實追溯機制, 由3 級護士對不合格醫療器械流出消毒供應室全部流程進行追溯, 明確消毒供應室流轉時哪個環節未達標準, 提出相關問題及改進意見, 由2 級護士負責改正督導, 監督1 級護士針對既往存在問題的環節進行改進。
1.3 觀察指標①質量評估。 分層管理實施前后進行管理質量評估, 評估內容包括器械管理、 器械滅菌、 包裝質量、 環境管理4 個方面, 每個方面滿分20 分, 分值越高則管理質量越高。②器械清洗滅菌合格情況。 隨機抽取實施前后消毒包各50 個,統計器械清洗、 消毒液濃度、 器械滅菌合格率。 ③各科室滿意度評估。 分層管理實施前后利用問卷調查評估滿意度, 問卷涉及器械發放、 包裝、 器械回收、 器械消毒4 個方面, 每個方面滿分10 分, 分值越高則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5.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行t 檢驗, 計數資料行χ2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分層管理實施前后管理質量比較分層管理實施后器械管理、 器械滅菌、 包裝質量、 環境管理評分均顯著高于實施前(P <0.05)。 見表1。
表1 分層管理實施前后管理質量評分比較 (±s, 分)

表1 分層管理實施前后管理質量評分比較 (±s, 分)
時間 n 器械管理 器械滅菌 包裝質量 環境管理實施后 22 14.36±1.69 15.63±1.85 14.85±1.71 15.01±1.76實施前 22 8.31±1.14 9.14±1.26 8.66±1.19 8.71±1.21 t 13.920 13.600 13.936 13.835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分層管理實施前后清洗滅菌合格情況比較分層管理實施后器械清洗、 消毒液濃度、 器械滅菌合格率顯著高于實施前(P <0.05)。 見表2。

表2 分層管理實施前后清洗滅菌合格情況比較 [n (%)]
2.3 分層管理實施前后各科室滿意度情況分層管理實施后各科室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實施前 (P <0.05)。 見表3。
表3 分層管理實施前后各科室滿意度評分比較 (±s, 分)

表3 分層管理實施前后各科室滿意度評分比較 (±s, 分)
時間 n 器械發放 包裝 器械回收 器械消毒實施后 22 7.82±1.23 7.25±1.19 7.34±1.25 8.01±1.36實施前 22 5.63±1.05 4.85±0.91 5.06±0.89 5.74±1.01 t 6.352 7.514 6.969 6.285 P 0.000 0.000 0.000 0.000
醫療器械清潔消毒不合格是院內醫源性感染的常見原因,提高醫療器械清洗滅菌合格率對控制院內醫源性感染具有重要意義[4]。 消毒供應室作為非一次性醫療器械流轉的主要場所,其管理質量直接影響各類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質量[5]。 消毒供應室常規管理忽視了不同護理人員工作能力的差異, 不同護士間工作內容混亂, 責權分界不清, 既增加了護理工作量, 也導致消毒室供應室醫療器械消毒質量難以保障, 需進一步完善相關管理方案。
分層管理要求根據不同護士的實際情況, 明確劃分責權范圍, 精簡工作內容, 規范管理流程, 既往研究[6-7]表明該方法可顯著提高管理質量, 減輕護士工作負擔。 本研究將護士分為3 級, 1 級向2 級負責, 2 級向3 級負責, 根據不同護士能力水平、 崗位職責進行工作協調, 促使消毒供應室管理規范化、 標準化, 充分發揮各級護士主觀能動性, 提高整體管理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 分層管理實施后器械管理、 器械滅菌、 包裝質量、 環境管理評分以及器械清洗、 消毒液濃度、 器械滅菌合格率高于實施前 (P <0.05), 表明分層管理可顯著提高消毒供應室管理質量和醫療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 減少因醫療器械消毒不到位引起的醫源性感染。 分析原因為, 分層管理有利于醫療器械消毒不合格問題的溯源, 由資歷較深的3 級護士負責溯源問題, 2 級護士負責督導1 級護士改進, 可持續提高消毒供應管理質量, 進一步提高醫療器械清洗滅菌合格率[8]。 本研究結果顯示, 分層管理實施后各科室器械發放、 包裝、 器械回收、器械消毒滿意度評分高于實施前 (P <0.05), 表明分層管理可顯著提高各科室對消毒供應室服務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 分層管理可提高消毒供應室管理質量、 醫療器械消毒滅菌合格率, 提升各科室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