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

謝琳是一位有著32年駕齡的女貨車司機,常年孤身一人行駛在新疆線上運送貨物。2023年3月初,謝琳在運貨途中接到了當選安徽省人大代表的通知。不僅如此,謝琳還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最美貨車司機、安徽省勞動模范、安徽省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
謝琳獲得這么多榮譽,是對她工作的極大肯定。而作為一個獨自撫養女兒長大的單親媽媽,謝琳的人生故事更為精彩——
謝琳今年54歲,開了32年的大貨車,但至今仍對大貨車情有獨鐘。之所以這么喜歡大貨車,是因為謝琳從小受父親的影響。父親早年在部隊當汽車兵,退伍后和十幾名戰友被分配到安徽淮北從事和運輸有關的工作。小時候,謝琳經常在父親的汽車里爬上爬下,對開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還學會了修車。
謝琳17歲參加工作,做過電焊工、過磅員、倉庫保管員。20歲那年,她攢錢考取了駕照,加入了父親所在的車隊。家人雖然反對過,但拗不過謝琳的堅持,最后還是勉強同意了。
剛開始跑車時,謝琳主要在準北拉煤,隨著煤炭效益下滑,她開始走出家鄉,選擇了最難跑的長途。從江浙到云貴川,再到廣州、海南,只要能賺錢,她不怕吃苦。
2003年,謝琳第一次到新疆送貨,就徹底愛上了新疆。每次一人一車飛馳在茫茫大漠,謝琳就有種策馬揚鞭的感覺,心情無比輕松。此后,謝琳成為專跑新疆貨運線司機中的一員。
謝琳常年從杭州一家物流公司拉貨往新疆送。去時拉輪胎、建材、機器設備等物資,回來時滿載著棉包、棉紗,送往浙江紹興和江蘇吳興。
謝琳喜歡在凌晨四五點開車上路,高速上開大貨車,每4個小時必須進服務區休息,按照這個規律,她會提前把時間和路線安排好。
開大貨車時神經繃得緊緊的,必要的休息才能保證行車安全。多年下來,謝琳養成了“秒睡”的習慣。進入新疆轄區內,在沒有服務區的地方,謝琳只能在沙漠里過夜。起初她還有些恐懼,但慢慢地也習慣了。新疆夜色很美,頭頂滿天星空,甚至有些詩意和浪漫。
一個人開車,最怕的是遇到意外或壞天氣。2021年,謝琳在新疆運輸哈密瓜的途中,車輪陷進沙子里,她便蹲在太陽底下挖車輪,一個人挖到第二天早上才把車開出來。盡管艱難,但謝琳從沒想過放棄,因為這輛車就是一家人的生計。

謝琳與她駕駛的大貨車

謝琳在車中吃午餐
現在,謝琳最怕的就是下雨,一到陰雨天,她的腰就酸疼。因為2008年,謝琳從車上摔下來,造成兩節腰椎粉碎性骨折,現在腰里還裝著兩塊鋼板。2018年,謝琳左手手腕又摔成了粉碎性骨折,裝進了兩顆鋼釘。
2023年3月初,謝琳接到一個訂單,把新疆的棉布拉到浙江紹興,這車棉布價值幾百萬元,須嚴防水火,謝琳每三四個小時就會停車檢查一次。盡管如此細心,但路上還是發生了險情——貨車在行駛途中突然冒煙,多虧后車司機及時鳴喇叭提醒,謝琳才得以迅速排除隱患,繼續趕路。
送貨途中,謝琳接到了安徽省淮北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打來的電話,通知她當選為安徽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請她幾天后到合肥參加會議。
“我只是一名普通貨車司機,怎么就成了人大代表?”想來想去,謝琳覺得可能跟她過去3年的經歷有關。
2020年1月至4月,謝琳單人單車28次進出武漢,送去口罩、防護服和呼吸機等急需物資。謝琳這么做不僅僅是出于貨車司機的職責,也是為了報恩。
那是2016年8月,謝琳運貨途經西藏阿里無人區,貨車渦輪增壓機突然壞了,謝琳被困在馬攸橋檢查站附近40公里的一個山坡上。第三天時,謝琳車上的氧氣、食物和水都沒有了,幸好一支自駕前往西藏阿里的摩托車隊經過,看到謝琳招手求援,便停了下來,問清謝琳的困境后,摩托車手讓每個隊友用杯子蓋給謝琳湊夠了一杯水,謝琳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謝琳問他們的名字、來自哪里,隊員們卻笑而不語,謝琳只看到最后一輛摩托車掛了一面小旗,上面寫著“湖北武漢”。
2020年春節前,謝琳從中國和老撾接壤處的磨丁口岸拉了一車榴蓮,貨拉到時已是大年初三。卸完貨,她本想趕回淮北和家人團聚,這時,一個朋友給謝琳打來電話,說武漢疫情特別嚴重,需要緊急往那邊運送物資。當時,很多大貨車司機還在家過年,一時找不到人手。謝琳二話沒說,立馬拉了一車板材,直接送到火神山建筑工地。
從那以后,凡是遇到運往武漢的物資,謝琳都當仁不讓。
其實,謝琳報恩的地點絕不限于武漢。過去3年,謝琳多次往新疆、上海運送緊急醫療物資。2022年,她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安徽省勞動模范、全國最美貨車司機、安徽省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
作為貨車司機代表參加安徽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這對謝琳來說是一件大事,絕不能缺席,貨也要如期送到。但按原定行程,她可能趕不上會議。
關鍵時刻,一位受到過謝琳幫助的司機朋友伸出援手,兩人輪班駕駛,經過晝夜奔波,一車棉布完好無損地交付到貨主手中。
來不及休息,謝琳又馬不停蹄地趕到合肥,如期參加了會議,并提出了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推廣建設“司機之家”的建議。這些年,謝琳從杭州往新疆跑車的途中,要經過8個省區,有些省區高速服務區的“司機之家”已經建得很好,但安徽省的“司機之家”至今沒有建起來。謝琳希望安徽能在高速服務區建起“司機之家”,讓“卡友”們更安全、更安心地行駛在路上。
有數據顯示,中國有三千多萬名貨車司機,其中女性占比不到3%。而像謝琳這樣一跑就是32年的女司機,更是屈指可數。
謝琳的婚姻并不如意,她1996年結婚,丈夫是位煤礦工人,平時喜歡逗蛐蛐,后來迷上了賭博。為了養家,謝琳懷孕期間還要出車。
產后兩個月,謝琳就開始跑短途。丈夫經常和人打架,謝琳總是替他善后賠錢。2014年經法院判決,謝琳與丈夫離婚。
離婚后謝琳選擇凈身出戶,和女兒搬到市里租房。如今,女兒讀大學,所有費用都由謝琳獨自負擔。女兒說還是要有自己的房子才好,謝琳就貸款買了房。后來,隨著經濟情況的好轉,謝琳又買了一臺冷藏車,借出去和人合伙做生意,可是冷藏車運葡萄到蘭州時發生了事故,合伙人當場身亡。謝琳作為車主需要賠償76萬元,冷藏車也被法院扣下。這些事情讓謝琳心力憔悴。但無論怎樣,她還是咬牙堅持著。
開大貨車跑運輸,最怕的是被拖欠運費。謝琳算不清自己被拖欠了多少運費。2022年,她從新疆阿克蘇運了一車哈密瓜到浙江嘉興,行程將近5000公里,光加油就花了一萬多元。到了嘉興后,貨主卻以瓜不夠脆為由拒付運費。謝琳報了警,警察說是經濟糾紛,要走司法渠道。至今,謝琳2.2萬元的運費也沒有拿到。
人生一晃過半。32年來,謝琳開過各式各樣的車,走過各種各樣的路,最早開老解放,后來又開東風,還開過安徽蕪湖產的聯合卡車,之后又換成了陜汽德龍。謝琳明顯感覺到,這些年國產大貨車質量越來越好,高速公路越來越寬。
從當初為了討生活而被迫上路,到漸漸習慣了在路上的感覺,再到如今“遼闊天地都是我的主場”,謝琳活成了三千多萬名大貨車司機中格外灑脫的那一個。喜歡開車的她說,只要身體允許,開到65歲都不成問題,行走在路上對她來說,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