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太斌
(西吉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寧夏 固原 756200)
玉米的原產地在北美洲的墨西哥,16世紀開始出現在我國,并很快在很多地區種植。如今,玉米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每年的產量都位居世界前列,可見玉米在我國農業生產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為更好地提高玉米種植的效益,需要對玉米生長中所需的氣候條件進行分析,并根據玉米不同生長階段對各種氣候條件的要求,采取相應的調節方法,以實現玉米增產增質。
玉米屬于禾本科草本植物,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土壤的酸堿性與地形地貌條件影響較小,只要有適宜的溫度、水分、光照等條件,并做好災害防治工作,就可以達到較為理想的生產效益,這也是玉米成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的重要原因。玉米的種植需要經過多個生長階段,每個生長階段對氣候條件的要求不同,如果未能達到玉米生長對氣候的要求會影響收成。
我國作為僅次于美國的玉米生產大國,種植玉米的地域范圍很廣,從黑龍江到海南、從臺灣到新疆都有玉米種植。加之玉米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所以在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玉米。
在玉米生長期間,對水的需求比較大,如果不能確保玉米在生長期獲取足夠的水分,會直接影響玉米的產量與質量。所以,提高玉米產量與質量的基本條件之一就是保證水分充足。玉米在不同生長階段對水分的需求量存在差異,通常出苗期以外的生長階段都需要獲取充足的水分。一般情況下,500 kg 玉米在生長中需要超過400 m3的水,降水量需要達到500~600 mm,否則會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玉米拔節孕穗階段,玉米莖葉的增長速度比較快,并且干物質不斷積累,增加對水分的消耗,因此必須要做好該時期的水分補充工作,滿足玉米生長過程中的水分需求,土壤中的含水量應該控制在75%左右;玉米大喇叭口期,對水分要求比較高,做好該時期水的供應工作,才能滿足玉米植株的生長代謝;玉米乳熟階段,對水分的需求量明顯下降,如果出現干旱天氣,也要及時補充水分,否則會影響玉米后期的生長發育。
總之,玉米生長對水的需求量比較大,并且會隨著生長階段的變化不斷變化,只有保證玉米生長對水分的需求,才可以保證其產量[1]。這就要求種植人員結合氣候條件,做好灌溉工作。
溫度會影響玉米的生長,并且在不同生長階段,玉米對溫度的要求存在差異。一般情況下,玉米在生長期間溫度不能低于10 ℃;在出苗期,溫度不能低于10 ℃,同時不能超過25 ℃。在生長發育階段,如果溫度超過35 ℃,高溫使水分蒸發變快,玉米無法獲得充足的水分,此時如果沒有及時灌溉,會使其生長受到影響,甚至出現枯萎的情況。授粉階段溫度也不能過高,否則不利于授粉。玉米籽粒長成階段比較理想的溫度是20~24 ℃,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玉米的生長。
作為一種喜光植物,玉米對光照的需求較大,充足的光照是其生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否則會影響玉米生長,導致其產量和質量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在進行玉米種植作業時,應結合不同生長階段對光照的需求給予適當光照。一般在出苗期,玉米每天需要8~12 h 的光照,加快玉米有機質的生長,使其質量與產量得到提升[2]。
絕大多數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會受氣象災害的影響,如澇災、霜凍、干旱等。以玉米為例,在種植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霜凍,這就要求種植人員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合理把握播種時間,以免遭遇霜凍,影響玉米正常發育。玉米的產量受干旱影響,尤其是在玉米抽穗之后,干旱會影響玉米的授粉,從而導致其產量降低。玉米生長雖然有較大的水分需求,但如果玉米根部長時間浸泡在雨水中,其根部難以正常呼吸,導致根部缺氧,出現澇根的情況,這樣不僅不能促進玉米的生長,還可能影響其成活率。所以,澇災需要引起相關種植人員的重視,要根據澇災的嚴重程度,及時排水,以免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
我國的玉米種植范圍廣泛,在一些玉米種植地區,夏季高溫天氣頻繁出現,導致玉米干旱。如果播種時期出現干旱天氣,導致玉米的播種時間延后,將直接影響玉米的成熟時間。如果在玉米生長過程中出現持續干旱天氣,會導致玉米植株矮小,產量和質量下降。干旱天氣或高溫天氣會直接影響玉米的產量。玉米抽穗期、吐絲期以及乳熟期是玉米生長的關鍵時期,該時期對水分的需求量比較大,一旦出現干旱天氣,會增加蟲害的發生概率,同時影響玉米的產量和品質。
在我國東北玉米種植地區,每年4—5月氣溫逐漸回升,但還會出現寒潮和低溫天氣。如果溫度突然下降,正處于播種出苗時期的玉米遭遇低溫凍害,會導致玉米爛種,甚至導致幼苗死亡。如果日平均氣溫不足12 ℃,將嚴重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玉米成熟期延遲。
我國有些玉米種植地區會頻繁出現大風天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季和冬季。在春季,玉米正處于播種期到出苗期,大風會破壞地膜,導致地膜對土壤的增溫保墑效果下降。在玉米出土之后,大風天氣會導致葉片干枯,給農民帶來經濟損失。
在農作物生長的過程中,如果地表溫度降至0 ℃以下,會導致農作物遭受霜凍災害。在我國有些玉米種植地區,每年10月是玉米大面積收獲時期,霜凍對玉米的危害比較小。如果在播種季節出現霜凍,將直接影響幼苗的生長發育,不利于玉米生長。
選擇優良品種種植是保證玉米產量與質量的關鍵一環。在選種時,需要因地制宜,盡量選擇抗逆性強、適應能力強的品種,確保種子由正規廠家生產。此外,要通過有效整地,為玉米的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環境。雖然玉米對土壤酸堿性、地形地貌沒有較高的要求,但應盡量選擇合適的種植區域,保證玉米健康生長,也便于后期田間管理[3]。
選好種子、完成整地之后,并不能直接播種,要先對種子進行處理,這樣可以減少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出現病蟲害。先將購買的種子進行晾曬,然后挑出其中有蟲洞、干癟的種子,剩下的種子用烯唑醇等藥物拌種,接著將其在溫水中浸泡12 h 左右,最后撈出,放在濕潤毛巾下催芽。為確保玉米產量與質量,應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同時,在播種時要對深度進行控制,保證播種株距合理,這樣有助于玉米獲取足夠的養分與光照。
田間管理要進行松土滅茬、灌溉、施肥與病蟲害防治。首先,松土滅茬是為了避免土壤水分快速蒸發,導致玉米出現死苗、枯苗的情況。其次,灌溉是為了保證玉米生長所需的水分,干旱季節要及時灌溉,不能出現缺水的情況。再次,施肥是為了保證土壤養分充足,使玉米可以獲取足夠營養,促進幼苗生長。最后,病蟲害的防治是玉米種植中的重要環節,如果無法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會使玉米產量與質量降低,難以獲得良好的種植效益。
玉米種植效益會受到氣象災害的影響,所以有關人員務必要做好氣象服務,以降低氣象災害對玉米種植產生的不利影響。
在氣候條件的影響下,不同地區的玉米種植方法會有一些不同,所以各地應根據實際情況,在玉米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由當地農業部門、氣象部門等單位組織開展玉米產業種植服務的專題調研活動,要求相關工作人員深入實地,與當地玉米種植人員進行交流,了解他們對農業氣象服務產品的建議與需求,提高氣象服務的針對性。基于對當地實際情況的調研與分析,及時制作相關的農業氣象服務產品,并通過電視廣播、抖音、微信,手機短信等渠道向當地種植戶提供服務,降低氣象災害對玉米種植的影響[4]。
遇到氣象災害時,當地氣象部門、農業部門應及時為種植戶提供幫助。如干旱時指導玉米種植戶采取灌溉等措施,保證玉米正常出苗,并且根據具體氣候條件,指導農戶及時灌溉澆水。只有采取合適的氣象災害防治對策,才能保證玉米種植效益。
應結合玉米產業的發展和當地氣象災害的發生情況,建立田間氣候觀察站,定期了解玉米生產區域內的氣候變化情況,做好氣候監測。當地氣象部門應與農業部門積極合作,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做好本地區玉米種植調研工作,了解氣候變化對當地玉米產業帶來的影響,分析近幾年玉米種植的氣候指標,以便為廣大種植戶提供參考,及時規避自然災害,為玉米的生長營造良好的氣候條件,保證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我國一些玉米種植地區易受各種氣象災害影響,為了減少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相關工作部門應制定完善的氣象災害防御機制,重視現代化氣象監測設備的應用,如氣象衛星和多普勒天氣雷達等,并且加大對網絡信息技術和傳統媒體的應用力度,第一時間將氣象災害的信息傳遞給種植戶,如氣象災害出現的時間和危害程度等,引導農民有針對性地預防氣象災害。
為了減輕氣象災害對玉米種植的影響,要做好氣象災害的觀測、預警工作。應采取多種方法不斷提高氣象災害觀測水平。有些氣象災害具有突發性,通過及時觀測,并分析氣象災害發生之后的數據不斷改進,提高數據準確性。在氣象災害到來之前,要做好預警工作,減少農業經濟損失。在我國主要玉米種植地區,應該對現有預警系統進行完善,并重視對現代化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確保農民能夠第一時間獲得有效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防災減災工作。氣象部門應該加強和農業部門的合作,構建氣象災害防御機制,不斷完善氣象災害預警措施。可以在農閑時期組織農民群眾學習氣象災害方面的知識,了解氣象災害的發生規律和危害程度,使農民在出現氣象災害時能冷靜應對,將氣象災害對玉米種植的影響降到最低。
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要做好種子的選擇和處理工作。結合種植地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選擇適合的玉米品種,最好選擇抗倒伏能力強的玉米品種,抗倒伏能力強的玉米品種具有根系發達、莖稈粗壯的特點。應從正規的廠家購買種子,如果種子的質量差,也會影響抗倒伏能力。氣象部門應派遣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氣象災害的發生規律,為氣象災害的防御提供有針對性的工作指導。
在玉米生長的關鍵時期,當地的氣象部門應該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玉米種植地區,做好調研工作,與農戶進行深入溝通和交流,了解其對氣象服務產品的實際需求,并且宣傳氣象服務對玉米產量質量的影響和氣象災害防御知識,讓廣大種植戶能夠深入認識氣候條件對玉米生長的影響。應在玉米生長的各個階段提供專題氣象服務產品,通過提供更加精細化的氣象服務來指導玉米種植,保證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我國作為人口大國,糧食安全問題關系著國家與民族的命運,也是促進我國經濟穩步增長的關鍵。玉米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應重視研究玉米種植的技術要點,以提高玉米的產量與質量。玉米生長中對光照、水分、溫度等氣候條件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氣候條件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會影響玉米的質量與產量。所以,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調節,對保證玉米的正常生長有著積極作用,也是促進我國農業生產效益不斷提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