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磊 上海市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浦南分院 副主任醫師
下消化道出血主要發生在小腸和結直腸等部位,病因包括結腸疾病、肛管疾病、腫瘤等。下消化道出血的發生比例雖然遠低于上消化道出血,大出血相對少見,但因下消化道范圍廣、病因復雜,該病的診斷、治療均較為棘手。
不同于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病灶的診斷率相對較低。數據顯示,23%~50%的患者在出院時無法明確具體的出血病因。出血病變部位不明或病變彌漫,不適用內鏡治療、手術治療或血管造影栓塞治療和治療無效者,可考慮采用藥物治療。藥物種類的選擇、劑量、用藥時間等因素,會影響治療效果。了解下消化道出血的相關藥物治療知識,能夠幫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療,保證治療效果,盡早恢復健康。
在進行藥物治療前,醫生會先了解患者的病史,進行實驗室檢查,了解相關指標。在全面評估患者病情,明確出血原因之后,醫生會針對不同的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任何藥物都具有明確的適應證和使用禁忌,正確應用非常關鍵。患者必須依據藥物說明書和醫囑正確服用,不能擅自更改用藥方案和劑量,避免用藥不當導致不良反應或并發癥。
不同患者存在個體差異,醫生會謹慎使用藥物和療法,以減少不良反應。藥物治療期間,醫生會隨時觀察患者的恢復情況和癥狀,調整藥物種類和劑量,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應配合醫生進行定期檢查,以評估病情的變化和治療效果。
沙利度胺是一種谷氨酸衍生物,具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能夠抑制腸道內微血管內皮細胞的生成,對小腸血管發育不良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1)劑量和用藥時間:一般情況下,患者每日服用一次或者分次服用,每日總服用劑量不超過100 毫克,用藥連續4 個月后可取得較好的療效。患者不得超劑量用藥,不宜連續長時間用藥,否則會引起不良反應。
(2)不良反應:惡心、嘔吐、頭暈、便秘、外周神經病變(出現肢體麻木、感覺異常等情況),可能引起體位性低血壓。服用該藥從臥位改為站立位,應先坐幾分鐘。此藥不能與可引起困倦的藥物、含酒精飲料同服。此外,該藥還具有致畸性。
(3)禁忌證: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癲癇患者慎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對此藥物過敏者、從事危險工作者禁止使用該藥。
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包括奧曲肽、蘭瑞肽等藥物,能夠減少內臟血流量,促進血小板聚集,抑制下消化道出血。相關藥物常用于消化系統危急重癥患者的搶救,一般通過靜脈注射給藥。
(1)劑量和用藥時間: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的注射量需要精確掌握,用量根據患者病情調整,不能超過推薦用量。根據《下消化道出血診治指南(2020)》,一般而言,可用300 微克奧曲肽每12 小時靜滴維持,或者100 微克克奧曲肽,每8 小時進行皮下注射。出血停止后停用藥物,一般使用不超過兩周。
(2)不良反應:惡心嘔吐、心律失常、面部潮紅、皮膚瘙癢等。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糖尿病患者在用藥時需要經常監測血糖水平,適當調整胰島素類藥物的用量,避免血糖過高引起其他并發癥。
(3)禁忌人群:對此藥物過敏者、兒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禁用。
垂體后葉素含有縮宮素和抗利尿素兩種成分,能夠使肺小動脈和毛細血管收縮,有利于血管破裂處形成血栓,發揮止血作用。一般通過皮下注射或者靜脈滴注給藥。
(1)劑量和用藥時間:垂體后葉素劑量不宜過大,注射速度不宜過快。注射劑量依患者病情而定,在注射時應保證注射速度適當,緩慢將垂體后葉素注射入靜脈內,避免引起不良反應。患者病情好轉后,可繼續使用該藥2~3 天鞏固療效,但總體用藥時間需要控制在5 天以內。
(2)不良反應:過量使用可能會引起低鈉血癥、垂體后葉素腦病等癥狀。垂體后葉素可能會與降壓藥物產生相互作用,影響療效。
(3)禁忌癥:高血壓、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群體慎用。冠心病、心肌炎、中重度腎功能不全者、孕婦禁用該藥。
抗生素具有抑菌、殺菌作用。如果出現由炎癥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或者患者出現下消化道出血合并細菌感染的情況,醫生可能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1)劑量和用藥時間:抗生素有不同的種類,對不同細菌的殺菌效果也不同。在確認引起細菌感染的病原體的具體種類后,醫生會選用相應的抗生素種類,確定藥物劑量和療程。
(2)不良反應:抗生素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調,引起便秘等不適問題。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期間,患者應注意增加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以降低胃腸道的不適反應。此外,抗生素容易導致藥物過敏等不良反應,患者一旦出現不適癥狀時應及時咨詢醫生,及時調整用藥方案。
(3)禁忌證:患者用藥前應及時、詳細告知醫生自己的相關病史,認真閱讀藥物說明書,謹遵醫囑用藥。無明顯細菌感染跡象者禁用抗生素,對特定抗生素過敏者、老年人、兒童群體慎用抗生素。
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藥物治療期間,應合理安排飲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幫助緩解病情、促進康復。
規律飲食對于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尤為重要。患者應該定時、定量就餐,避免暴飲暴食。高脂肪和刺激性食物會加重消化系統負擔,加重炎癥,患者應禁止食用。建議清淡飲食,搭配食用富含膳食纖維和蛋白質的食物。
在治療期間,患者應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避免出現長時間的焦慮、頹廢、憤怒等不良情緒,影響藥物治療效果。家屬最好能陪伴在患者身邊,支持患者接受治療。患者應注意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適當進行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