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奇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干部保健所 副主任醫師
太極拳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既能強身健體,又能陶冶情操的傳統武術拳法。正確練習這項看起來柔中帶剛、飄逸清靈的傳統武術功法,能提高身體素質,改善抗病能力,減少部分慢性疾病對機體的不良影響。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受病情影響,患者的呼吸氣流受限,會覺得喘不上來氣,常伴有慢性咳嗽、咳痰的癥狀。如果病情嚴重,患者會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可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慢阻肺患者除了遵從醫囑進行治療外,必須加強自我管理,定期進行運動,以減少急性發病的可能性,延長生存時間。
練習太極拳能夠起到改善慢阻肺患者機體功能狀態的效果。這是因為,太極拳的一舉一動、一招一式都需要以呼吸配合動作。練習太極拳時,人需要采取緩慢、較深的腹式呼吸。這會使人不自覺地調動膈肌、胸大肌、輔助呼吸肌參與運動。這個過程中,膈肌自然完成升降,胸廓的擴張、回縮范圍明顯加大,肺泡的通氣量會大大增加,支氣管壁被自然擴張,患者的呼吸會更加順暢,肺活量明顯增加。
此外,許多慢阻肺患者會覺得氣促、乏力,無法正常行走。正確、循序漸進的練習太極拳,能夠鍛煉下肢力量,幫助慢阻肺患者逐步恢復行動能力,提高生活質量。
我們平時說的“關節炎”通常指的是骨關節炎,以膝關節、髖關節和踝關節發生的病變較為常見,多數患者為老年人。骨關節炎會造成腿腳不利索,帶來生活不便,個別癥狀嚴重的患者會因為骨關節炎導致關節畸形,甚至殘疾。
骨關節炎的主要病因是關節的退行性病變。人進入老年階段后,腿部肌肉萎縮,無法對關節起到應有的保護和穩定作用,關節更容易發生損傷。隨著年齡增長,關節軟骨會過度磨損,影響關節的正常活動。同時,因為關節炎帶來的疼痛、關節僵硬、下肢無力等癥狀,患者會進一步減少活動,加重肌肉的萎縮程度。肌肉力量和數量的減少,會讓疾病快速發展,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太極拳是一種動作緩和,追求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感的運動。站樁、踢擊、踹擊、金雞獨立、白鶴亮翅等動作都比較和緩,不會給機體帶來過多負擔,適合運動能力下降的老年群體進行。而且,不同動作對于肌肉的收縮強度和收縮時間要求不同,協同練習能有效提高下肢的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對膝關節進行適當鍛煉也能夠提高柔韌度和靈活性,緩解關節的僵硬問題。
同時,股四頭肌肌肉無力時,會增加膝關節承受的壓力,加劇疼痛。練習太極拳可通過提高股四頭肌的力量,改善局部患處的無菌性炎癥反應,減少患者的疼痛感覺,讓行走不再是一種煎熬。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飽受失眠困擾,比如入睡困難、早醒、睡眠過程中易醒、醒來后難以再次入睡等。嚴重的失眠會讓人變得昏昏欲睡、缺乏食欲、記憶力下降、工作學習的動力不足。
5-羥色胺(血清素)是一種單胺神經遞質,在調節人體的睡眠、情感、記憶與食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5-羥色胺水平的下降會導致睡眠不足,以及抑郁、焦慮等異常情緒。相關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提高人體內的5-羥色胺水平。而且,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練拳者能夠在與周圍練習者的交流中紓解抑郁情緒,緩解失眠帶來的情緒問題。
在戶外練習太極拳時,習拳者可以充分享受陽光的照射。陽光能夠提高人體的血清素水平,幫助合成維生素D,提高人的認知能力,改善睡眠質量。此外,太極拳是一項全身參與的有氧活動,練習者的血液循環會明顯加快,身心能得到有效放松,夜間更容易進入深度睡眠。
當然,除了上述特殊人群,長期伏案工作的上班族、情緒焦慮者、體質虛弱者等人群都可以適當練習太極拳。這項運動老少皆宜,能幫助我們消除身體的疲憊感,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素質。
太極拳雖有許多好處,但也要正確練習。太極拳的流派較多,對身體各部位力量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如果盲目跟著網絡教程練習,不考慮自身的接受程度和身體素質,不僅起不到提高身體機能,加速慢性病康復的目的,還會導致膝關節疼痛等病癥,得不償失。
現在不少醫院開設有康復醫學門診,康復醫師能夠指導患者學習太極拳、瑜伽等運動,掌握正確的訓練方式。當然,您也可以跟隨專業的太極拳老師學習,在老師指導下掌握正確的練習動作,確定適宜的訓練頻次和練習時長。
如果練習強度過大,會增加關節和肌肉的壓力。所以,在學習過程中,練習者可以遵循先易后難、先簡后繁的原則,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學習進度適時調整動作難度。有些慢性病患者的病程較長,病情復雜,身體功能退化明顯。這種情況下練拳,不必過度追求姿勢的“標準”,應適當給自己降低難度。比如,如果一時無法站姿練拳,可以坐在床上練習太極拳的呼吸功法和一些手部動作。想做到和老師一樣的標準動作,而自行延長練習時間,增加練習難度,很可能造成新的健康問題。
太極拳并非是一套簡單機械的動作,而是需要保持注意力、呼吸節奏與全身動作的協調統一。練習過程中只有做到身心合一、保持平穩的呼吸節律,才能夠起到改善機體功能、調節情緒的作用。如果只練習“動作”,不注意“意念”和“呼吸”的調整,不僅拳法水平得不到提高,也無法取得保健效果。
對于初學者而言,練習過程中可采用自然呼吸法,也就是在做對動作的基礎上,保持自然而均勻的呼吸。一般來說,練習者需要在起身、屈臂、蓄勁時,采用吸氣配合,在下蹲、伸臂、蹬腳、發勁時,采用呼氣配合。熟悉了動作要領之后,呼吸節奏會逐漸與身體動作相契合。
練習者不能心浮氣躁,不能著急追求練拳的健康功效,必須靜下心來,體會緩慢之中呼吸的變換,心神的改變。只要長時間正確練習,您就能從練拳中得到所期盼的健康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