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靜 成都金堂仁愛醫院 副主任醫師
支氣管擴張癥是由支氣管病理性擴張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典型癥狀為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難等。病因主要包括既往下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缺陷等。一旦確診,患者必須及時進行規范治療,遏制病情發展。否則,該病可誘發肺大泡、肺氣腫等不良并發癥,甚至導致肺源性心臟病。一般來說,以下治療方式能夠控制病情的進一步發展,降低支氣管擴張急性發作的頻次,緩解癥狀,延緩病情進展,保護患者的肺功能。
處于穩定期的支氣管擴張癥患者使用大環內酯類抗菌素藥物,能夠降低疾病加重風險,保護肺功能、減少痰量。因此,每年急性發作次數多于3 次的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長期服用小劑量的紅霉素、阿奇霉素等藥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長期應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會導致耐藥性增加。這類藥物還可能導致胃腸道的不良反應,如腹痛、腹瀉,肝功能異常、聽覺障礙等,最為嚴重的不良反應為心臟毒性(對心血管系統造成病理損害)。
為避免或降低耐藥性的發生,醫生一般會進行聯合用藥并認真嚴格考慮給藥方式、藥物劑量、用藥時間和患者對于藥物的耐受性。患者在用藥過程中應及時復診,檢查肝功能。
支氣管擴張癥患者通常有痰量多、排痰困難的問題,物理治療能夠清除氣道黏液,防范氣道阻塞,而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主要的物理治療方法包括體位引流、自主引流、主動循環呼吸技術、呼氣正壓技術、機械吸痰等。患者可以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學習具體的操作方法,或者借助治療儀器進行輔助排痰,緩解不適,防范急性發作。
自我管理雖然不能起到治愈支氣管擴張癥的效果,但有利于降低發作頻次、延緩病情進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支氣管擴張癥會在遭受寒冷刺激時發作,患者應注意做好保暖工作,謹防感冒。注意定時給居室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濕度,避免呼吸系統受刺激。
長期的慢性感染會導致機體代謝水平提高,患者應多補充優質蛋白質。溫度過低的食物可能誘發咳嗽,應避免食用。飲酒、吸煙可能刺激支氣管,致使病情加重,患者應戒煙戒酒,并防范刺激性氣體刺激。
如果患者發生咯血,需取俯臥位,確保頭低腳高,家人應對患者背部輕拍,及時清理咽喉與鼻腔內的血塊,避免影響呼吸道。發生咳血后需要嚴格禁食,等病情穩定方可進食流質飲食。如果咯血嚴重,應入院治療。同時,患者可在流感流行季來臨之前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以助避免呼吸道感染,預防支氣管擴張癥的急性發作。
支氣管擴張癥的手術治療手段主要是肺葉切除術、雙肺葉切除術、單側肺切除術等。對于藥物治療無明顯效果、反復性發作、肺葉嚴重受損的患者,通過手術切除肺部受損組織,能有效緩解癥狀,阻止疾病惡化,提高康復速度,部分患者甚至可以通過手術治療完全治愈。對于部分病情極速惡化,出現嚴重并發癥的患者來說,需要及早進行肺移植手術。
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之后,為了降低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性,幫助機體盡早恢復,應當積極進行康復訓練。比如,通過堅持有氧運動改善肺活量,并積極配合體位引流,及時清除氣道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