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華
(祿豐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祿豐 651299)
在新冠感染和非洲豬瘟雙重影響下的后疫情時代,以“抓生產、保供給”為重點,發展肉(奶)牛產業,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提供了有力抓手,為全市乃至省州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
截至2022年底,祿豐市發展肉牛養殖戶24496戶,其中養殖大戶449戶,存欄肉牛113824頭,其中能繁母牛41405頭,出欄32100頭,實現產值4.81億元,其中:脫貧戶養牛存欄突破1萬頭,脫貧戶牛農占總脫貧戶的70%以上,彩云等重點鄉鎮群體養牛存欄突破1.59萬頭,覆蓋率達50%以上。全市市、鄉、村、組、戶“五級示范”創建成效明顯,肉(奶)牛養殖的組織化程度大幅提高,規模化和標準化水平逐步提升。累計改良27513胎,肉產與存欄量均位居全州第一;發展現代奶牛養殖場1個,擁有荷斯坦奶牛940頭,年產奶可達2000t,該場相繼于2021年被評為農業產業化經營州級重點龍頭企業,2022年被評為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也是全州首個奶牛養殖企業,填補了多年來的發展空白。發展產業貸款55954.5萬元,保險總額1222.9萬元。帶動1200戶農戶種植青貯玉米400余hm2,產收入3000元/667m2;119戶農戶種植牧草200hm2,產收入2500元/667m2,進一步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2210個脫貧戶養殖肉牛8541頭,戶均增收12000元。肉牛及加工產品銷往20多個省區,“雪花牛、本地小黃牛”本土品牌打響。彩云鎮成為2023年國家農業產業強鎮[1]創建的200個鄉鎮之一,也是楚雄州第一個獲此殊榮的鄉鎮。成功申報省級肉(奶)牛、肉羊產業科技特派團[2],2個“省級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落地祿豐。
祿豐市立足肉(奶)牛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大力推行“政府+金融+保險+龍頭企業+農戶”模式,突出政府引領、金融保障、保險先行、龍頭帶動、農戶主體,強化種源端、銷售端建設,做大養殖規模,強化市場開拓,提升加工增值,延長產業鏈條,加快構建組織化、品牌化、規模化、標準化和綠色化的現代肉牛產業體系,大力增主體、建基地、擴規模、提品質、創品牌,堅定不移加快肉(奶)牛產業發展。成立最強業務骨干肉(奶)牛產業發展專班,組建肉(奶)牛養殖協會,協會目前擁有會員56個,涵蓋全市14個鄉鎮行業精英,在優化產業布局、完善產業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優化發展環境上下功夫,全力化解農戶和養殖企業貸款難、養殖風險大的難題,構建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現代肉(奶)牛產業經營體系,不斷提高肉(奶)牛產業化水平。
緊扣產業發展實際,集中在金融政策、保險政策、品種改良、規模扶持、超市扶持、示范創建支持六個方面發力,形成穩定支持祿豐市肉(奶)牛產業發展的六項措施。積極引導和鼓勵市內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養牛業及加工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對奶牛開展政策性保險,積極推廣肉(奶)牛商業保險,推動肉(奶)牛應保盡保。支持優質育齡母牛擴群增量,鼓勵和保護農戶飼養基礎母牛的積極性,擴大能繁母牛群體。對年內新增肉(奶)牛存欄分檔次,分別一次性給予以獎代補2000元至20萬元不等扶持資金;對達到龍頭企業認證標準的優先推薦認證并納入相應扶持。市級統籌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支持鄉鎮開展肉(奶)牛養殖示范創建。先后出臺《祿豐市加快肉(奶)牛肉羊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方案(試行)》《祿豐市肉(奶)牛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祿豐市肉(奶)牛產業發展五級示范創建方案》《祿豐市肉(奶)牛產業發展考核辦法》等惠民政策文件。
一是建立“牛超市”[3],示范帶動,以點帶面促發展。按照“公司+合作社+養牛戶”的產業發展模式,采取與市內企業合作,加快建設一批“牛超市”。擇優選取在祿豐境內已登記注冊并建成常年存欄不低于200頭的肉(奶)牛養殖大戶,組建市級“規模牛超市”;鄉鎮擇優選取肉(奶)牛養殖的家庭農場、合作社等中小企業,組建鄉鎮“精品牛超市”。凡是在“牛超市”購牛的合作社(農戶),同步享受“貸款”“保險”和疫苗等優惠政策服務,實現“由賣牛向賣服務、賣牛向賣保障”的方向轉型升級。對“牛超市”制定扶持和獎勵政策。碧城鎮“牛超市”建在交通條件較好的萬松村委會安武路舊街村,是一個集交易、寄養、收購、培訓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超市,占地面積11200m2,現有1棟牛交易欄、1棟青貯房,3棟飼料房,待建空地8000m2,能容納300頭牛交易,是羅茨片區首個打造的精品牛超市,化解了周邊農戶牛源、技術、賣難等問題,進一步實現了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發展模式。依托云南滿欣牧業有限公司、云南阿薩牧業有限公司、云南祿和智生牧業有限公司等養殖龍頭企業(規模牛超市)和鄉鎮規模養殖場(精品牛超市)的示范引領,輻射帶動14個鄉鎮加快發展肉(奶)牛標準化、規模化生產。
二是推廣“金融+保險+合作社+農戶+企業代養(寄養)模式”。針對目前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老人或者失去勞動能力的農戶,自行購買并委托合作社、企業代養,待肉(奶)牛出欄后,按肉(奶)牛收益情況與農戶分成。推行“低收入群眾+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模式,每年由企業按投資金額的15%返還(牛)奶款收益給低收入群眾,目前和平鎮低收入群眾與企業簽訂養殖技術服務協議33戶,購買托養奶牛66頭,戶均每年增收7500元。對符合創業貼息貸款的養殖戶及扶貧小額信貸的脫貧戶、邊緣易致貧戶、脫貧不穩定戶,按相關政策辦理貸款貼息。
三是堅持“種養結合、以養定種、政府引導”的原則,以和平鎮、仁興鎮、一平浪鎮、廣通鎮和彩云鎮等鄉鎮為重點,建設優質飼料種植基地;成立祿豐市牧草種植營銷協會,制定青貯飼料質量“祿豐標準”,建設青貯飼料加工基地,為全市規模養殖場(戶)提供穩定飼草供給。引導農戶對接企業需求并簽訂飼料作物種植、收購協議,積極探索企業統一供種、收割和訂單收購模式,為全市肉(奶)牛養殖提供優質青貯飼料。預計到2023年底,全市肉(奶)牛產業飼料自給率將達到80%。華茂養殖場收貯全株玉米青貯在云南省首屆青貯飼料質量評鑒大賽中榮獲“優秀獎”,標志著祿豐市全株玉米青貯飼料加工調制技術與質量達到了全省先進水平,為全市推進草食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一是硬件基礎設施薄弱。全市持證的4家屠宰企業存在生產設備落后老化的情況,難以滿足新動物防疫形勢和環境保護要求。肉牛還暫未實現區域性定點屠宰場,無法嚴格按照相關屠宰檢疫規程實施檢疫。
二是養殖污染隱患治理難度較大。近年來,雖然祿豐市畜牧業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但在養殖業污染治理中,糞污治理專項資金投入與畜禽養殖生產點多面廣的實際仍不匹配,與生態環境保護要求還不完全相適應。規模以下的養殖場小、散、弱問題突出,養殖規模與糞污處理設施不匹配,且隨著市場價格波動,隨意增加養殖量,使得糞污處理難度加大,養殖發展與環境保護矛盾較為突出,屬地管控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還有諸多不到位的地方。
三是養殖用地保障進一步受限。現行政策下,可用于規模養殖場建設的一般農業用地進一步減少,可使用的林地指標有限,審批難。特別是國家關于耕地“非糧化”的系列政策規定,致使養殖用地問題成為當前祿豐市畜牧招商引資和養殖業加快發展的主要瓶頸。
四是產業發展融合力不強,還未形成成熟穩定的產業鏈。養殖場自身在技術開發、產品創新上能力較弱,畜牧產品種類和結構單一,多為初級加工品,缺乏精深加工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開發,導致養殖場市場競爭力不強,抵抗市場風險能力降低。
一是建設大牲畜交易中心和肉牛屠宰場,建立能繁母牛集中隔離、交易中心,開通活牛及牛肉出口渠道,提升科技成果在產業發展中的轉化率。通過搭建流通平臺,實現定點屠宰,提供品種優良、疫病安全的能繁母牛、商品犢牛或可用于養殖的未成年育肥牛,支持帶動散養戶發展。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和引進社會資本投入,以彩云鎮、仁興鎮、金山鎮、廣通鎮、一平浪鎮、和平鎮等優勢肉(奶)牛生產區為重點,鼓勵引導龍頭企業、養殖大戶、養殖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建設規模標準化養殖基地,項目扶持有針對性地向基礎設施建設及動物防疫、檢疫方面傾斜。
二是持續推開綠色種養循環發展模式。以全省第一批綠色種養循環農業[4]試點項目為抓手,增加糞肥還田、過腹還田力度,讓商品有機肥更好地替代化肥。云南祿合智生牧業有限公司在經營奶牛養殖之余,在建有機肥廠,市內還有三家涵蓋豬、禽、草食畜動物的大型養殖場在建。未來還將進一步優化糞肥還田最優路徑,加大試點期項目資金扶持,推動當前培育起來的服務主體發展壯大,進一步孵化出更多服務主體或聯合體,實現服務主體由“扶起來”到“站起來”“強起來”的轉變。積極探索項目監測和試驗數據成果轉化,精準施糞,實現土地提質、農業節本、產品增值。在畜禽糞污集中處理環節,變“廢”為“寶”、變“糞污”為“糞肥”產供銷一體化經營,推進有機肥生產企業發展壯大。
三是科學合理規劃養殖布局,設置合理養殖密度,制定相應法規保護養殖業。考慮生物安全、糞污消納、自給率等因素,在市域內規劃布局一定合理產能,劃出一定數量土地發展規模養殖,合理限制數量,避免一窩蜂進入。制定專門法規保障養殖場利益,已經建成符合條件的規模養殖場禁止以環保或更改土地用途等名義強拆。鼓勵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四荒地”發展肉(奶)牛生產,將用于畜牧養殖的圈舍、飼料存貯和配制等生產設施及直接關聯的糞污處置、檢驗檢疫等輔助設施用地納入設施農業用地管理。可以借鑒推廣廣東省的做法,明確養殖用地為設施農用地,按照農用地管理,不需要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不需要占補平衡。允許在Ⅱ、Ⅲ、Ⅳ級保護林地內建設規模養殖場,申請使用林地材料齊全的“即到即辦”程序,并盡量簡化用地辦理手續。
四是加強加工交易平臺建設,吸引產業鏈其他端口企業,形成產業合力,探索信息化商業模式。規劃建設肉(奶)牛交易、肉牛屠宰、產品精深加工、冷鏈物流及飼料加工等基地,打造產業發展支撐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龍頭企業加快肉牛屠宰場建設,延長肉(奶)牛產業鏈條;培植肉(奶)牛產品銷售龍頭企業,構建祿豐肉(奶)牛產品銷售電商平臺,依托昆明、成都等西南主要大中城市的高端超市、高端酒店、餐飲連鎖,建立祿豐牛肉直供冷鏈網絡;以肉(奶)牛產品交易市場為依托,通過打造信息咨詢、產品電子交易平臺和吸納廣大肉(奶)牛生產加工企業入駐展示銷售,創建傳統流通市場和信息咨詢、電子商務平臺相結合的商業模式,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據悉,云南犇彩源實業有限公司將在碧城鎮打造“祿豐市萬頭肉牛/奶牛養殖場生物飼料加工·農機設備加工萬畝飼草種植基地·觀光農場·多元互補”生產循環產業園項目基地,實現有抗種植、無抗養殖、以草代糧,共同富裕立體化種養循環生態經濟模式。
肉(奶)牛產業已經成為促農增收的書記產業,全力推動肉(奶)牛產業逐漸成了撬動畜牧業發展更上臺階的新引擎,相信牛角終將露出新曙光,對我國畜牧業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