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霞
(貴州省納雍縣雍熙街道辦事處農業服務中心,貴州 納雍 553300)
無花果是一種重要的藥食兩用農產品,被認為具有鎮靜作用,可用于緩解焦慮和失眠;還被用作抗炎劑,對關節炎和消化系統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隨著人們對健康和天然食品的關注度不斷增長,無花果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目前世界無花果產量約為250萬t,人均0.04 kg,而我國產量不足3萬t,人均0.025 kg,在無花果產業發展過程中,因種植管理技術和操作流程的不規范性常導致品質不穩定、效益低下,建設無花果標準化示范區成為提升無花果產業發展的關鍵措施之一。基于此,本文將探討無花果標準化示范區的概念和作用,并提出建設無花果標準化示范區的關鍵措施。
無花果標準化示范區是指以無花果產業為主要發展方向,通過規范化種植、管理和銷售等一系列操作,建立起一套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的示范區域[1]。該示范區涵蓋種植、加工、包裝、銷售等環節,旨在通過標準化的管理和規范化的操作,提高無花果產業的發展水平,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民增收。建設無花果標準化示范區對農業產業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示范區的建立能夠提供統一的種植技術、管理規范和市場導向,規范無花果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業產業鏈的完善和協調發展。示范區可推廣先進的科學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增加產量和降低成本。同時,示范區還能加強與科研機構、農業企業和市場的合作,推動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應用,促進產業創新和升級。
示范區通過規范化種植和管理,能夠提供具備一致性、穩定性和可追溯性的無花果產品,增強了產品的競爭力。示范區在市場推廣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通過建立品牌形象,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更多的消費者[2]。示范區還可以通過農產品展銷會、農民合作社、電商平臺等渠道推廣產品,拓寬銷售渠道,提高銷售額和市場份額,從而為農民帶來更多的銷售收入。
此外,示范區的建立有助于提升無花果產品的質量。示范區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科學的管理模式和優質的品種,規范了生產過程,加強了質量控制。優質的無花果產品能夠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口碑,從而提高產品的銷售價格和利潤空間。示范區提供的技術支持也能夠幫助農民提高產量和效益。農民可以學習到科學的育苗、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有效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生產成本。示范區還可以提供現代化的農機具和設備,提高農業生產的自動化水平,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通過技術支持,農民可以更好地掌握市場動態,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提高農業生產的精準性和市場敏銳性,增加收入來源。
建設無花果標準化示范區的關鍵措施之一是優化種植管理技術和規范操作流程。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提高無花果產量和品質,提升農民的收益[3]。
(1)優化種植管理技術對于建設無花果標準化示范區至關重要。農民可以采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來提高產量和質量,包括①合理施用有機肥料和微量元素,調節土壤酸堿度和養分平衡,改善土壤結構和水分保持能力;②合理安排種植密度和間距,及時修剪和疏果,控制植株生長,使無花果樹保持健康的狀態。通過優化種植管理技術,農民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土地資源的潛力,提高產量和品質。(2)建立規范的操作指南和管理制度可以保證農民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種植和管理。這包括在種植季節開始前,制定種植計劃,確定種植的品種、密度和布局等,確定種子選用標準;在種植過程中,規范育苗和移栽的操作流程,注意合理間隔植株,避免過于擁擠,以便植株能夠獲得充足的陽光和空氣流通,制定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方案,規范病蟲害的防治措施,定期修剪無花果樹枝和葉片,保持樹冠通風良好,有利于果實的生長和發育;在收獲時,確保采摘和包裝的衛生和質量。通過規范操作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操作失誤,降低生產風險,并最大限度地確保無花果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以納雍縣為例,在無花果的種植管理過程中,針對納雍縣的土壤狀況,一方面可通過深耕和翻松來改善土壤結構,增加通氣性和保水性;另一方面可使用有機肥料,如農家肥、畜禽糞便等,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和養分供應。同時,根據土壤檢測結果,合理施用礦質肥料和微量元素,確保植物獲得全面的養分。針對納雍縣的氣候條件和地形地貌特點,可以采用滴灌或微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以減少水分的浪費,提高灌溉效率,并根據植物的需水量精確控制出水量。
加強技術指導和培訓支持,可以幫助農民掌握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提高生產效益,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示范區應建立由農業專家、科研機構和相關技術人員組成的團隊,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和咨詢服務,包括(1)通過定期現場指導和技術培訓,幫助農民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科學的種植方案,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種植技術;(2)通過展示示范田的效果和成果,吸引更多的農民參觀學習,了解先進的種植技術,并激發其興趣和信心;(3)組織示范推廣活動,如技術培訓班、座談會和經驗交流會等,讓農民與專家、種植大戶面對面地交流和學習;(4)建立信息共享平臺,整合相關的種植技術、管理經驗和市場信息等,向農民提供便捷的獲取渠道;(5)開發網絡平臺,建立農民之間、農民與專家之間的互動交流機制,通過在線課程、討論論壇和問題解答等功能,提供技術指導和答疑服務;(6)定期開展種植技術培訓和實操訓練,邀請專家和技術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讓農民親身參與到實際的種植操作中,提高其實踐能力和技術水平。通過與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開展科研項目、技術合作和示范效果評估等產學研結合的科技創新活動,不斷完善和優化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提高示范區的示范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
以納雍縣為例,該縣作為無花果種植的重要區域之一,可以加強技術指導和培訓支持,推動無花果產業的發展,建立起由農業技術專家、農業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和相關從業人員組成的技術指導團隊,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適用于該地區的種植管理技術和操作規范。團隊成員可以與當地農民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提供技術指導和解決方案,幫助他們提高生產效益和產品質量。同時,納雍縣可以組織多樣化的培訓活動,包括理論培訓和實踐操作。例如,可以舉辦無花果種植技術培訓班,邀請專業講師和農業專家講解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和施肥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此外,還可以組織現場指導和實地考察活動,帶領農民和從業人員參觀示范區或其他成功的種植基地,學習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納雍縣還可以引進新技術和設備,提升無花果種植的技術水平。例如,可以引進智能化的溫室設施,實現無花果全年生產;推廣利用有機肥料和生物防治技術,減少農藥的使用;引進高效的加工設備和工藝,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同時,納雍縣可以建立技術服務中心或農業技術推廣站,為農民提供持續的技術咨詢和培訓,推動技術的傳播和應用。
完善示范區的質量控制和監測體系是建設無花果標準化示范區的關鍵措施之一[4]。建立科學有效的質量控制和檢測體系,可以確保無花果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提升示范區的競爭力。制定無花果種植和加工的質量標準和規范,明確產品的品質要求、安全指標和加工流程等。通過確定無花果的外觀質量、口感特征、營養成分、農藥殘留限量等指標,以及加工過程中的衛生要求和操作規范,可以作為評價示范區產品質量的依據,并指導農民和加工企業進行生產和加工操作。建立配套的質量檢測實驗室和監測站點,對示范區的無花果產品進行定期的質量檢測和監測。針對產品的外觀、口感、營養成分、農藥殘留等方面進行檢測,并及時發布檢測結果和質量報告。這樣可以確保產品的合格率和安全性,為消費者提供可靠的產品質量信息。同時,加強質量管理和追溯體系。建立無花果產品的質量管理體系,包括生產、加工、儲存和銷售等環節的質量控制措施。建立農田管理檔案和追溯系統,記錄種植過程中的施肥、農藥使用、病蟲害防治等信息,確保產品的生產過程可追溯和可控。
以納雍縣為例,為了加強無花果示范區的質量控制和監測體系,開展針對農民和加工企業的質量管理培訓。對于農民,組織參加無花果種植技術和質量管理的培訓班,專家教授種植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方法。培訓內容包括無花果的種植技術、施肥、采摘和包裝等環節中的質量要求和控制措施。通過培訓,農民可以學習到科學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提高無花果的產量和品質。對于加工企業,開展無花果加工質量管理的培訓活動,重點關注加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衛生要求。培訓內容涵蓋加工設備的操作規范、衛生和清潔要求、產品質量檢測和控制等方面。通過培訓,加工企業可以提升對無花果加工質量的認識,規范加工操作,確保產品符合標準要求。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可為無花果標準化示范區提供更好的政策環境和經濟支持,進一步促進農民和加工企業參與示范區建設,推動無花果產業的發展,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以納雍縣為例,可以制定相關政策和文件,明確對示范區的支持政策。如(1)政府制定稅收減免政策、貸款優惠政策、補貼政策等,鼓勵農民和加工企業參與示范區建設。(2)制定獎勵機制,對示范區在質量提升、產量增加、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激發其積極性和創造力。(3)加強資金支持,設立專項資金用于示范區購買先進的種植設備、改善基礎設施、提供培訓和技術指導等,幫助示范區提升種植和加工的技術水平,推動產業發展。(4)建立示范區的協作機制,政府組織相關部門、科研機構、農民合作社、加工企業等各方力量,建立起示范區的協作平臺。通過合作與交流,共同解決示范區發展中的問題,共享資源和經驗,推動示范區向更高水平發展。(5)加大宣傳推廣力度,通過舉辦展覽會、經驗交流會、培訓班等形式,將示范區的先進經驗和成果進行廣泛宣傳。(6)加強對外推廣,爭取更多的市場機會和合作伙伴,推動示范區產品的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
建設無花果標準化示范區將帶來多方面的預期效果與影響,涵蓋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民增收和其他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等方面[5]。(1)示范區通過制定質量標準和規范,引導農民采用科學的種植管理技術和先進的加工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這將推動農業產業的規范化、標準化和現代化發展,提升整個產業的競爭力和綜合效益。(2)示范區的成功經驗和模式可在其他地區復制推廣,促進農業產業鏈的擴展和優化。(3)示范區提供農民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幫助其提高無花果種植和加工的技術水平,這將提高農民的產量和產品質量,增加銷售收入。(4)示范區的建設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農村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就業選擇,進一步提升農民的經濟收入。(5)建設示范區還會帶來其他相關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如在經濟方面,示范區的建設將吸引投資和資源的流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的多元化;在社會方面,示范區的成功經驗可推廣至周邊地區,帶動農業產業的發展,增加農民就業,盡早脫貧致富。在環境方面,示范區將推動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態保護措施的應用,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促進可持續農業發展。
本文闡述了無花果標準化示范區的概念,分析了建立無花果標準化示范區作用,并以納雍縣為例,提出以下幾點建設無花果標準化示范區的關鍵措施:(1)優化種植管理技術和規范操作流程。(2)加強示范區的技術指導和培訓支持。(3)完善示范區的質量控制和監測體系。(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所得結論可供相關地區參考。上述建設無花果標準化示范區的重要舉措,對農業產業化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