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乃成,徐 燕,馬秀梅
(1.沭陽縣畜牧獸醫站,江蘇 沭陽 223600;2.江蘇省畜牧總站,江蘇 南京 210036)
近年來,畜禽養殖廢棄物污染引起公眾的重視,政府相繼出臺或修訂相關法律法規等,將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作為農村環境治理的重要內容,畜禽糞污處理是廢棄物處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采取多種措施促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
對于養殖量較大的規模養殖場都比較重視,他們大部分都按要求配備了相應糞污處理設施設備并正常運轉,但也有少部分養殖場糞污處理設備老舊、糞污處理設施沒有到達相關要求。在糞污治理及資源化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為糞污過量還田,也有極個別養殖場出現偷排現象。規模以下的養殖場戶是糞污治理及資源化利用的難點,他們養殖特點是根據市場行情進行調節,市場行情好時多養,行情不好時少養或不養,停產快,恢復生產也快,生產相對不穩定,出現養殖糞污治理指導難、監管難。這些養殖場戶雖然養殖規模較小,但數量眾多,糞污處理雖然配有雨污分流、糞污儲存池、堆糞場等設施,但嚴格按要求配套的不多,糞污處理設施正常運轉的也不多,其中相當一部分養殖場建在離交通主干道和居民區較近的地方,甚至有的養殖場就建在村前莊尾且豬舍建筑多為磚墻、水泥地坪,養殖及糞污處理設施簡陋。在資源化利用上,僅有部分養殖場戶通過管道還田利用,實現糞污向糞肥轉變,相當一部分養殖場污水通過外溢或人為偷排到周圍環境。
目前政策是禽畜糞污治理及資源化利用將養殖主體作為面源污染政策的集中執行對象,養殖企業所需的糞污處理設施設備投資額巨大,運營成本高,僅靠養殖環節產生的利潤難以支持糞污的有效治理。特別是規模化程度較高畜禽養殖場,糞污產生量大,傳統糞便堆放自然發酵的方式無法滿足養殖企業的需求,因此建造以及購置畜禽糞污處理設施是規模養殖企業畜禽糞污處理的必由之路,但設備設施投入大,后期運營成本高成為養殖企業的負擔。如某設計規模存欄1萬頭生豬養殖企業,根據相關政策,需要投資建設干糞堆積棚、污水處理站、厭氧罐、氧化塘等糞污處理設施設備,該設備一次性投入達到500萬元,在糞污處理過程中,雨污分離、干濕分離、污水經過干濕分離機后,干糞到堆糞棚堆積發酵,污水經過污水處理站處理后再利用,少量進行生物發酵后還田。污水治理成本約13元/t,經統計,每飼養1頭豬用于治理該豬產生的糞污成本約50元,糞污處理成本影響養殖企業相當一部分利潤,甚至有時候改變養殖企業的盈虧狀態。規模以下養殖場戶環保意識薄弱,受傳統養殖等因素影響,小型養殖戶不愿在糞污處理上投入,對于政府部門提出的糞污治理及資源化利用的各項措施應付了事。筆者在指導糞污治理過程中發現,有些養殖場戶在工作人員督促下對污染的環境進行治理,但治理后又排污再污染,始終處在不斷偷排和被動治理中。究其原因,一是糞污(污水)轉運車輛對于小規模養殖場投入太大成本高,糞污市場化轉運成本也較高(每噸20~30元),且轉運能力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二是排污后治理污染成本遠低于按相關要求對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的支出;三是客觀上講,正常情況下養殖環節所產生的利潤,難以支撐飼養所產生的糞污按要求治理及資源化利用的費用。
以畜禽糞污為主的農家肥及發酵肥水還田是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向。近年來,化肥減量行動中鼓勵和引導農民積極使用農家肥,施用商品有機肥。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糞肥的使用主要在花卉、苗木、果蔬種植上,特別在蔬菜種植上,如蔬菜每年大概使用10000 kg/667m2糞肥,每株增產1.25 kg,可以增產5000 kg/667m2,增收8000~10000元。與以往只依靠化肥投入相對比而言,糞肥使用成本卻降低1000元,因此蔬菜種植戶對糞污發酵后肥水相當認可。但大田作物如小麥、水稻、玉米等植物對糞肥的使用量相對較少,據了解,大田種植中可能會少量使用有機肥,目的在于改善土壤板結情況,糞肥肥效低無法代替化肥,產量增長還是主要靠化肥。在實際施用中糞肥與化肥比較,糞肥不僅肥效低,在使用便捷性方面還處于劣勢。畜禽糞便經過發酵后“臟、臭”的特性難以完全去除,并且撒糞機械及農田管網普及度不高,糞肥的施用基本靠人工,施肥成本高,效率低下,往往與時間緊湊農時安排相沖突,導致了種植主體施用積極性不高。由此可見,種植戶是否選用糞肥主要看施用有糞肥帶來的經濟效益,在經濟效益不明顯的情況下種植戶缺少對施用有糞肥的主動性。
當前畜禽糞污治理及資源化利用工作,主要在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的配套及廢棄物的排放方面,治理的工作重點是養殖場的雨污分離、儲存池、堆糞場的建設及糞污收集與儲存設施的三防。出臺大部分的補貼和激勵措施都是針對養殖主體的,如對配有糞污處理設施的新建規模養殖場、新增沼氣等糞污處理設施的養殖場進行項目支持,補貼均為設施建造時獲得的國家財政一次性補助,而對設施運轉及糞污資源化利用方面激勵不足,缺乏補貼及其他引導性、補償性措施。經調查,有的地方雖然建有田間糞污儲存池并配有吸糞車,但相對于大田種植而言,糞肥的經濟效益低于糞污從養殖場轉運到田間儲存池及其消納還田的費用,因此無論是種植主體實施糞肥還田,還是養殖主體糞污消納還田的積極性都不高;一些規模養殖場企業在配套消納土地上鋪設田間管網消納糞污,但鋪設管網不僅成本高、糞污還田不均勻,而且影響植物收割及田地耕作。從實際情況可以看出,目前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補貼總體處在試點階段,資金有限,覆蓋面小,且地方項目的實施過分依賴國家財政扶持,激勵性政策不足,將制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進一步推廣。
長期以來,因農戶環保意識薄弱,政府部門環境監管不到位,污染防治措施不完善因素,導致我國畜禽養殖污染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在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過程中,環境監管執法始終是一個最薄弱的環節,特別對非規模化畜禽養殖無專門的技術規范和法律規定,導致非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環境問題發生時,執法處罰卻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目前畜禽養殖污染治理主要依靠農業農村部門的巡查發現問題現場技術指導,屬地鄉鎮政府對養殖環節排污的制止,通過說服、教育、督促其整改。對那些多次指導、督促都拒不整改的養殖場戶也無有效措施,尤其是那些數量眾多的規模以下養殖場戶,積極配合者不多,大部分都應付了事,對工作人員提出的整改措施表面接受,并未付出行動整改。極個別養殖場戶主觀上認為,到現場指導整改的工作人員是來找麻煩的,不僅不配合而且態度惡劣,缺少基本素養。面對治理過程重重困難,違法處罰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養殖戶污染的違法成本遠大于治理成本時才能推動畜禽養殖糞污治理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從源頭減少豬場養殖污染物的產生量,主要通過對圈舍的建筑設計、飼養設備、營養調控、飼養模式等方面進行優化,使養殖場糞污產生量在養殖源頭上減少,尤其是污水的減少,從而降低污染物處理壓力。根據筆者的推廣經驗,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僅供從業者參考。一是改變傳統的污水、雨水混在一起收集和處理的方式,建立獨立的雨水和污水收集管路系統,污水收集和儲存具備三防功能。二是推廣干清糞工藝,即干糞和尿液及污水在豬舍內經漏糞地板初步固液分離,干糞由人工或機械進行收集,尿液及污水由糞溝進入污水收集系統,并進行發酵處理。三是鼓勵使用節水性能較好碗式飲水器、限位飲水器,有關試驗表明,碗式飲水器較鴨嘴式飲水器可節水80%,限位飲水器較碗式飲水器可節水50%。四是飼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可提高飼料的消化率,有效減少糞便中的蛋白質含量,減少硫化氫氣體以及糞臭素的產生。五是發酵床飼養,發酵床墊料可使用2年左右,清理出來后可作為有機肥在種植業中使用,爭取做到糞污零排放。六是水禽飼養由原來的洗浴養殖模式改為旱養模式,采用節水設備給水、實行雨污分流,可顯著減少飼養過程中污水的產生。
畜禽養殖場糞污儲存池的糞污儲存量有限,如何把糞污運出去,特別是那些不具備糞污轉運能力的中小規模養殖場和規模以下養殖場,是糞污治理面臨的現實問題,也是養殖場的糞污向種植業的糞肥轉變的關鍵環節。筆者在工作中了解到,有的地方出現了專門從事養殖糞污轉運的從業人員,他們利用果蔬種植對糞肥需求,通過與本地養殖場對接,既解決養殖場的糞污問題又滿足了果蔬種植戶的糞肥需求,從業人員從養殖場和果蔬種植戶處收取一定費用,實現了小區域內糞-肥平衡的農牧結合模式。但目前無論果蔬糞肥需求還是從業人員的糞污轉運能力都相對受限制。筆者認為這是值得推廣的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針對大田種植糞肥使用積極性不高的情況,政府可以通過項目扶持方式支持從業人員購買糞污轉運車輛及根據轉運糞污數量進行適當補助,從業人員根據本區域養殖戶糞污產生量建設相匹配的糞污轉運能力,依據周邊或當地的農田消納能力、農作物需肥季節,統籌安排糞污有序轉運,實現養殖場糞污向糞肥全量轉變,也實現了養殖環節無“污”可 “染”良好局面。
糞污消納是糞污治理最后一個環節,也是目前面臨最難的一個環節,以及如何解決還田難問題。建議如下:一是鄉鎮根據轄區內種養情況,排查農田、果蔬、花卉苗木、大田水稻等種植資源,掌握他們對糞污消納能力,接納時間段,統籌安排糞污還田,建立區域化畜禽糞污產消平衡;二是利用扶持類項目創建一批大田種養循環示范點。為避免人工糞肥還田成本高、效率低、影響農時安排等因素,可以利用水稻田間供水時實現肥水還田。具體做法:選取連片農田,在田頭供水渠側、交通便利處建立地上黑膜糞污儲存池(容積5000~10000m3,池高約1.5m),沿供水渠鋪設輸送肥水管道,在每塊田地灌溉進水口處設手動開關,根據需要通過打開肥水管道開關,肥水隨著田地灌溉水實現返田;三是支持苗木、園林綠化等種植示范基地與第三方服務機構對接,在田(林)間新建沼液儲存池、肥水池、輸送管網、水肥一體化設備、有機肥與沼液施用設施設備;四是鄉鎮根據排查出轄區內果蔬種植戶情況,結合其種植特點,合理組織糞肥供給,提高果蔬種植戶的糞肥使用率,充分發揮糞肥的經濟效益。
畜禽養殖場糞污治理及資源化利用,從糞污產生、轉運到消納涉及多個部門,“產”“運”“消”3個環節哪個環節出問題都能給環境造成污染,讓我們的治理工作功虧一簣。因此農業農村部門不僅要指導畜禽養殖場做好雨污分離、建設與生產規模相匹配干糞堆積場和污水收集儲存設施,各類設施具備防滲、防雨、防外溢等功能,也要指導種植業主體根據農作物生長不同階段糞肥需求科學合理地施用糞肥。鄉鎮政府督促養殖場建設糞污收集及儲存設施并保證其運行,引導、支持糞污轉運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組建糞污消納體系,實現區域化糞污產銷平衡。生態環境部門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統一監督管理,對那些違規排放糞污經多次指導拒不整改的規模養殖場根據《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處罰,對那些規模以下畜禽養殖場戶依據污染的具體情形,根據《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六條、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八十三條,《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五條、第一百一十七條等條款進行處罰,初步實現依法治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