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君芬 主任醫師 傅天穎 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年的秋冬季,“支原體肺炎”這個疾病名詞被提及的頻率特別高。全國各地醫院,尤其是兒科門診、住院病房,支原體肺炎患者數量呈“井噴式”增加,成為威脅孩子健康的重要傳染病之一。不少孩子咳嗽得厲害,多天不見好,家長本以為是氣管炎,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是肺炎支原體感染。那么,肺炎支原體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傳播的?該如何防治?
支原體既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而是大小介于這兩者之間的已知且能獨立生存的最小病原微生物,能引起肺部感染的支原體則被稱為肺炎支原體。肺炎支原體主要經飛沫傳播,在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時的分泌物中均可攜帶病原體,多發于秋冬季,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都可能感染,尤其是5歲以上兒童和青少年。
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潛伏期較長,一般情況下,感染后2~3 周才出現癥狀,以發熱和咳嗽癥狀為主,因為癥狀跟普通感冒相似,所以很容易誤認為是普通感冒而忽視。與普通感冒不同的是:發熱體溫以中、高熱為主,可持續1~3周;咳嗽剛開始是陣發性干咳,后面轉變為頑固性劇咳,帶有少量黏痰,而且在發熱和其他癥狀消失后仍可能持續2 周。
當然,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或家長也不用太過于擔心,一般情況下,感染者沒有任何癥狀或者只有輕微的咳嗽、發熱、咽痛等感冒癥狀,通常7~10 天就會自愈。但也有少數患者會出現持續性劇烈干咳,久不見好轉,此時可能已引起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若是未及時就醫延誤了治療,會對肺部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留下后遺癥。所以,注意出現以下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就醫:
●體溫超過39℃,不易退,并伴有寒戰、嗜睡等并發癥。

●持續性劇烈干咳,并逐漸加重。
●腹瀉、食欲不振。
●出現頸部、腋下及腹部等淺表淋巴結腫大。
●出現喘息或呼吸困難等表現。
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應注意什么呢?對癥狀較輕的患者來說,要注意充分休息和攝入足夠的能量,保持水和電解質的平衡,可結合病情適當進行氧療。咳嗽明顯者,可酌情使用鎮咳藥物。發熱、咳嗽癥狀嚴重或長時間未愈的患者則需考慮藥物治療。對于重癥,可能需要加用糖皮質激素以及支氣管鏡治療。
藥物以大環內酯類為首選,包括阿奇霉素、羅紅霉素、克拉霉素等,耐藥支原體感染可根據病情選用多西環素/米諾環素或者喹諾酮類藥物。四環素類(如多西環素、米諾環素)和喹諾酮類(如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也可用于治療。但應注意,四環素類抗生素可能導致牙齒發黃和牙釉質發育不良,8 歲以內的兒童不宜使用。喹諾酮類抗生素由于可能會對關節、軟骨等部位的生長造成影響,18 歲以內患者不宜使用。所以一定要謹遵醫囑治療,不要根據“經驗”盲目自行用藥。
此外,也可以聯合使用清熱宣肺等中藥治療,依據病情表現寒熱的不同,酌情選用華蓋散、銀翹散、桑菊飲、桑杏湯、杏蘇散、麻杏石甘湯等方劑。
對于肺炎支原體感染,目前還沒有可預防的疫苗,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避免聚集。流行季節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必要時戴好口罩。
注意咳嗽禮儀。咳嗽、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或上袖等遮擋,將用過的紙巾丟入帶蓋垃圾桶中。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或者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擦拭消毒雙手。注意室內通風,每天兩次,每次通風不少于30 分鐘,以保持空氣新鮮。家中勤打掃、勤消毒,75%酒精和含氯消毒劑(如84 消毒液)均可殺滅肺炎支原體。
提高抵抗力。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睡眠;營養均衡,可以適當多吃百合、銀耳、白蘿卜、藕、梨等滋陰潤肺防燥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適當鍛煉,避免過度出汗,以免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