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勤 中西醫結合副主任醫師
陳洪宇 主任中醫師 杭州市中醫院
專家名片:陳洪宇,女,主任中醫師,博士,博士生導師,浙江省名中醫,浙江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杭州市中醫院腎病重點學科帶頭人、杭州市腎臟病醫院院長,從事腎臟病臨床、科研工作近30 年,擅長中醫辨證治療腎病。
近日,剛進公司不久的洋洋連夜加班,工作報表提交的一剎那,他并沒有長舒一口氣,反而感到十分疲勞。回到家后,已經一周未見的媽媽看到兒子,心里一驚,說他好像整個人都腫了,趕緊讓他到醫院去檢查。
洋洋的小便常規結果顯示,尿蛋白有四個加號,醫生告知他可能患上了腎病綜合征,需要住院治療。媽媽聽說洋洋得了腎病,覺得他是前幾日連續加班累的,于是從藥店買了補腎的口服液帶到醫院,希望能幫洋洋補補“腎”,以便早日康復。但醫生卻建議洋洋暫時不要亂吃補品,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中醫“腎”和西醫“腎”雖然名字一樣,但是功能卻不完全相同。
在西醫中,腎就是老百姓俗話說的“腰子”,具有泌尿、排除代謝產物、維持酸堿平衡、分泌及合成一些調節人體生理功能物質的作用。當腎臟功能發生障礙時,尿的質和量就會出現異常變化,如多尿、少尿、血尿等,還會帶來體內電解質及內分泌代謝紊亂,如低鉀、低鈣、貧血、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給人體帶來危害。
而中醫對腎的認識與西醫不同,腎的生理、病理并不局限于西醫的概念,其范圍和含義要廣得多。由于泌尿系統的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和生殖系統的睪丸、附睪、陰莖或陰道等結構或共用或相鄰,中醫將這兩個系統籠統地歸結為“腎”。因此,中醫所指的腎,除了包括西醫的腎外,還是一個具有廣泛生理作用的重要臟器,涉及現代醫學中的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中樞神經系統以及血液系統等方面。中醫認為,腎除了主持人體水液代謝外,還具有主藏精、主骨生髓、司二便、開竅于耳、主管人體生長發育、生殖等生理功能。
在門診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患者:要么他們提出自己“腎虛”,需要吃補藥;要么因此懷疑得了腎病(西醫定義),可是經過檢查尿常規和腎功能卻完全正常。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中醫與西醫對“腎”的認識不同。中醫和西醫所說的“腎”不完全相同,而“腎虛”和“腎炎”或“腎衰”等西醫定義的腎臟病也不完全是一回事。
中醫所說的“腎”相較于西醫,更為籠統,范圍更廣,與人體生殖、生長發育、消化、內分泌代謝等都有直接或間接關系。因此,“腎虛”也就成為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包括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代謝系統、神經精神系統及消化、血液、呼吸等諸多系統的相關疾病。
腎臟?。ㄎ麽t定義)的部分癥狀符合中醫“腎虛”的表現。但另外還有很多的“腎虛”表現,并非腎臟?。ㄎ麽t定義)的癥狀,如發育遲緩、囟門遲閉、耳鳴耳聾、聽力減退、陽痿早泄、遺精滑精、月經不調、宮寒不孕、大便傳導失常等。
可見,腎虛并不一定就是得了腎臟?。ㄎ麽t定義),許多所謂有腎虛表現的患者,多是一些功能上的紊亂,并沒有內臟器官的損害。反過來說,即便是西醫定義的“腎炎”“腎衰”等腎臟病,從中醫角度進行辨證,有很多還不是虛證,不適宜滋補。
腎病患者若沒有中醫“腎虛”證候,則不需要刻意進行“補腎”治療,盲目亂補,可能加重病情;若符合中醫辨證的“腎虛”證,則無論是否得了腎病,都可以根據辨證進行補腎氣、滋腎陰或溫腎陽的治療。
既然得了腎病不能亂補,那么對于腎病患者,該如何從日常飲食中做好調養呢?
可以。腎病患者可以適量食用核桃,核桃有固精強腰、溫肺定喘、潤腸通便等多種作用。動物實驗證明,含胡桃油的混合脂肪飲食可增加體重(補充營養),增加血清白蛋白(預防貧血),同時降低血膽固醇水平。故核桃是難得的一種高脂肪性補養品。
可以。冬蟲夏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具有補腎益肺、止血化痰功效。適用于腰膝酸痛、久咳虛喘、腎虛精虧等病癥。在腎病領域,大量研究表明,冬蟲夏草能夠減少蛋白尿,延緩腎功能進展??梢悦咳栈蜷g日服用1 次(3~6 克)冬蟲夏草,隔水燉服。亦可用人工蟲草制劑代替,每次吞服4 粒,1 天3 次。
不建議多吃。俗話說“吃什么補什么”,有些患者就認為吃腰子對腎病有好處。然而這個說法沒有絕對的科學依據,腰子屬于內臟類的食物,膽固醇含量比較高,對治療腎病沒有幫助,反而容易加重腎臟排泄及代謝的負擔,所以對于腎病的患者,平時建議保持嚴格的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多吃雞蛋白、牛奶、瘦肉、魚肉、新鮮的蔬菜及水果等食物,不要盲目進補。
能。對于水腫患者,可選擇血肉有情之品補益精血,諸如魚、瘦肉、蛋、奶,及大豆蛋白等。其中,鯽魚健脾,鰱魚祛風,鯉魚行水,更有利于水腫的消除。在平日藥膳中可加入玉米須、冬瓜等淡滲利濕之品,更是一種不傷腎的利尿佳法。
不用。醫生可能會建議患有慢性腎臟病的患者吃得淡些。在這種情況下,有些患者會選擇購買所謂的“代鹽”。其實,腎炎患者并不需要食用代鹽。所謂的代鹽是指含有較少鈉但較多鉀的鹽。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鈉的攝入量,以減輕水腫癥狀和控制血壓。但是這種做法也容易帶來另一個不良影響,即可能導致血鉀升高,引發惡性心律失常。忌鹽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高鹽飲食引起的水腫和高血壓。一般每日鈉鹽攝入不宜超過3 克,同時減少食物中含鹽量高的調料,不食或少食各種咸菜及鹽腌食品。但也不能絕對忌鹽,絕對忌鹽會導致低鈉血癥。
有些腎病患者擔心喝水會出現水腫,因此特意減少喝水,即使他們的每日尿量正常且沒有明顯水腫癥狀。而另外一些水腫患者則認為喝水可以幫助腎臟排出身體的毒素,就拼命地喝水,結果導致全身浮腫甚至出現心衰。這兩種行為都是錯誤的。對于腎病患者能否多喝水的問題,不能簡單地評定是多喝好還是少喝好,要根據身體“口渴”的信號來適當飲水。如果覺得口渴應快速補充水分,如果不渴就不要喝水,這樣就不會給腎臟增加負擔。如果在不口渴食物情況下強行喝水,多余的水分需要通過腎臟排出,會給本就虛弱的腎臟增加負擔,同時也不利于腎臟恢復。

在急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急性腎衰竭少尿或無尿期、慢性腎衰竭少尿未進入腎臟替代治療伴有明顯水腫時,應限制飲水量;如無明顯水腫,則不必限制飲水;對于進行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尿量已明顯少于正常人,應適當限制飲水量,以兩次透析期間體重增加不超過標準體重的5%來控制飲水量。
可以適量攝入。過去普遍認為,動物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生物利用度好,代謝廢物少;而大豆及豆制品中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生物利用率低,代謝廢物多。所以,慢性腎病患者被認為不能吃大豆及豆制品。然而,近年研究表明,盡管大豆的蛋白質屬于植物蛋白,但和谷類食物比較,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必需氨基酸,適量攝入豆制品反而有利于腎病的恢復。
不需要。有的患者得了腎病后,堅持只吃素菜。陳教授指出,其實慢性腎病患者是可以吃葷菜的。雖然腎病患者在飲食方面需要限制攝取蛋白量,但并不意味著完全禁止食用肉類食物。慢性腎病患者在飲食方面的原則應該是營養均衡,葷素搭配。常見的瘦肉食物,如雞鴨鵝肉、雞蛋、牛奶、牛豬羊肉和大部分魚類等,適量進食是可以的,可以為患者機體提供所需營養物質。但是需要控制攝入的量,避免造成不良后果。腎病患者不宜食用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如豬肥肉、豬油和酥皮等;也不宜食用動物內臟,因其嘌呤含量較高;同時應盡量避免食用油炸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