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王 璐

我們身邊很多有過牙痛經歷的朋友對口腔科常見的治療牙痛的方法——“根管治療”有所耳聞,但對根管治療了解不多。正確認識根管治療,可以幫助大家緩解看牙焦慮,正視自身口腔問題。只有積極參與治療,才能擁有健康口腔。
牙齒中央存在中空結構,專業說法叫作牙髓腔,以容納牙髓組織(牙神經),而根部中央的管腔結構為根管。當牙神經發生感染時,往往就需要接受根管治療。相對于根管治療,大家更熟悉的是“抽牙神經”或“殺牙神經”治療,然而“抽牙神經”或“殺牙神經”治療不等同于根管治療,只是根管治療的一部分。根管治療類似皮膚外傷的清創縫合,需要用專用的器械徹底去除感染或壞死的牙髓,清理和成形根管,對牙齒進行清創,然后用充填材料嚴密填塞根管及冠方封閉,這相當于牙齒創口的“縫合”過程,隔絕細菌進入根管,防止再次感染。
1.牙髓炎 齲齒、牙隱裂及牙周病等導致的牙髓炎癥性疼痛,有時疼痛劇烈,患者十分痛苦,根管治療可迅速緩解疼痛。對于齲洞較深的患牙,去除腐壞物質時,在沒有完全除盡的情況下牙髓暴露,此時牙髓已經存在炎性感染,盡管患牙沒有明顯疼痛癥狀,若牙根已經發育完成,也是需要做根管治療的。
2.根尖周炎 多數因牙髓炎未及時治療發展而成,可表現為進食咬合痛,加重后可自發疼痛,以至于患者不敢咬合,嚴重時可伴有牙齦及面部的腫脹。
3.外傷 因撞擊導致牙齒缺損,牙髓外露感染時需要進行根管治療。
4.修復需要 因矯正患牙外觀或修復其他缺失牙,需要對相關牙齒進行根管治療。
規范的根管治療通常需要完成以下流程。
1.開髓 就是我們常說的在牙齒上“打洞”,目的是暴露牙齒內部神經、血管組織,建立治療通道。通常所說的“殺牙神經”治療,就是開髓后在牙齒內部填入牙神經失活藥物。當牙齒處于劇烈疼痛階段時,通過開髓操作可以釋放髓腔或根尖周組織的壓力,進而緩解疼痛。
2.根管預備成形及根管消毒 使用專用器械清除牙根、髓腔間感染和壞死組織,以利于后續的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治療。當根管內存在感染時,需要利用消毒藥物對根管進行消毒,以控制感染。臨床上常用的根管消毒藥物是氫氧化鈣,安全性好,孕婦、兒童均可使用。
3.根管充填 利用牙膠及根充糊劑對根管進行嚴密充填,所用材料均無毒副作用。
根管治療通常需要就診2~3次,對一些非感染根管也可一次性完成治療。具體的就診次數,需要醫師根據患牙的感染情況、根管的復雜程度、患牙對治療的反應,以及患者對長時間張口的耐受程度綜合判斷。
根管治療拍攝牙片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整個過程至少要拍攝3張牙片。治療前拍攝牙片可以幫助醫生了解患牙情況,如了解患牙根管數目、牙根彎曲情況、是否存在根管鈣化等,然后進一步制訂治療計劃,對于術前片提示牙齒存在復雜病變或解剖異常時,醫生還會建議拍攝面錐形束CT,對患牙進行三維觀察;術中拍攝牙片可以幫助醫生了解治療情況,如判斷根管預備是否到位等;術后拍攝牙片可以幫助判斷根管充填的質量,如有問題可及時調整補救。另外,術后拍片是患牙治療成功或失敗的重要參考資料。
拍攝牙片時輻射量非常小。打個比方,拍1張根尖片(小牙片)的輻射量相當于一次吃10根香蕉,選擇香蕉來對比是因為香蕉富含鉀元素,天然鉀中約有0.0117%的放射性鉀。而航空飛行1個多小時接受的輻射量相當于拍了3張小牙片,等于一次性吃了30根香蕉。此外,曬太陽也有輻射,拍1次根尖片相當于曬太陽40分鐘,因此拍牙片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微乎其微。
1.根管治療期間,患牙不宜咀嚼食物,以防止臨時充填材料脫落,影響治療效果;若治療期間疼痛明顯,可口服消炎止痛藥緩解或及時就診處理。
2.根管治療后,患牙不宜咀嚼過硬食物,防止牙齒劈裂,尤其是隱裂牙,在冠修復之前,勿使用患牙咀嚼。
3.對于牙髓炎或隱裂牙等沒有根尖周病變的患牙,可在根管治療后1~2周、患牙無明顯不適時進行冠修復。

4.存在較大根尖周病變的患牙,建議根管治療后3~6個月定期復查,復查顯示根尖周病變好轉后行牙冠修復。
一般在做過根管治療后,醫生會建議患者做牙冠修復,主要是因為根管治療后的牙齒,沒有牙髓提供營養,牙齒會變暗、變脆,剩余的牙冠部分很容易折斷劈裂,導致牙齒使用壽命減少,尤其是在承擔咬合功能的后牙區。也有一些情況可以直接行樹脂充填修復,如前牙區牙體缺損較少且無牙體變色不影響美觀時,或者患牙除開髓治療孔外無其他牙體缺損。
根管治療是目前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最常用的方法。只要細心呵護你的牙齒,不咀嚼過硬食物,根管治療后的牙齒加上完善的冠部修復后基本可以和正常牙齒一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