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 陶 陶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生殖器官,前列腺雖然是一個小器官,但有大作用:參與生育;促進男性第二性征發育;參與排尿功能調節。
前列腺的體積在40歲以后開始加速增長;50歲以上的男性約有50%患前列腺增生;80歲以上的男性前列腺增生患病率為80%~100%。
前列腺增生后會逐漸出現尿頻、尿急、尿失禁,以及夜尿增多、排尿困難、尿不盡、尿后滴瀝等癥狀。
寒冷會導致交感神經的興奮性顯著增強,使前列腺腺體收縮,造成慢性充血,加重排尿梗阻的癥狀,因此,秋冬季一定注意防寒保暖。可以每天晚上睡前用坐浴盆打一盆溫熱水,坐浴5分鐘,促進前列腺周圍血液循環。
飲酒、吃辛辣刺激性食品,不僅會使痔瘡、便秘癥狀加重,也可導致前列腺充血水腫,壓迫尿道,加重排尿困難。
久坐容易導致陰部充血,引起排尿困難。經常參加文體活動,加強鍛煉,有助于減輕癥狀。

有些藥物可能會加重排尿困難,其中主要有阿托品、顛茄片,以及麻黃素片、異丙腎上腺素等,因此,要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
前列腺癌在老年男性中發病率極高,80%的前列腺癌發生于65歲以上的男性。前列腺癌早期常無癥狀,隨著腫瘤的發展,前列腺癌引起的癥狀可概括為兩大類。
局部壓迫癥狀 逐漸增大的前列腺腺體壓迫尿道可引起進行性排尿困難,表現為尿線細、射程短、尿流緩慢、尿流中斷、尿后滴瀝、排尿不盡等,還有尿頻、尿急、夜尿增多。
轉移癥狀 盆腔淋巴結轉移可引起雙下肢水腫。前列腺癌可發生骨轉移,引起骨痛或病理性骨折、截癱。
前列腺癌預后取決于發現的早晚。由于前列腺癌生長相對緩慢,對人體造成損害較小,不易發生遠處轉移,早期發現,經過規范的治療,前列腺癌的預后一般較好。研究表明,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患者,5~10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5%。
像遺傳、年齡等前列腺癌的危險因素我們無法避免,但生活中潛在的危險因素是可以避免的,包括高脂飲食、吸煙、酗酒等。日常生活中,多吃富含植物蛋白的大豆類食物,多喝綠茶,適當提高飲食中微量元素硒和維生素E的含量,堅持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也可以預防前列腺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