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付山
(江蘇省工程咨詢中心有限公司,南京 210000)
數字經濟是全面實現數字化大范圍轉型跨越發展目標的根本推動力。近年來,鎮江市重視新信息技術與優勢制造產業融合,鎮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取得一定成果。2019年,鎮江市的數字經濟產業占比約40.5%。2020年底,鎮江市國家高新區兩化一體融合工程貫標認定企業已達到100 家,發展總水平指數升至60.7,達到產業集成與互聯創新階段。鎮江市信息產業規模達590 億元。先后建設鎮江科技產業園、大禹山創意社區睿泰數字產業園、中國中小信息企業產業園、云時代中心等。因此,在數字經濟有序發展的情境下,探索鎮江制造企業轉型新路徑,對新興數字技術與傳統制造企業有機結合,推動鎮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以實現區域經濟數字化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鎮江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為4127.3 億元,經濟規模總量上偏低。鎮江人均生產總值在江蘇省優勢差距變小。重工業貢獻率較高,比重達83.1%。“百強企業”中,約一半為造紙、機械等傳統產業,結構較不合理,新業態有待加強。鎮江強化城市規模、打造都市圈的大環境下,更應考慮大格局下突破發展困境,探索產業發展的新路徑。
2019年鎮江劃區的年末地級城市常住人口總量約有320.35 萬千余人,是當年我國實施江蘇區劃人口規模調整中的最小規模變化的一個縣級城市。2019年最具人才吸引力排名中,鎮江僅列第55 名,江蘇省內第8 名,人才吸引力指數不高,僅為6.3,是蘇南城市群中唯一低于10 的城市,并且低于南通、徐州和揚州。此外,2019 屆高校畢業生留在鎮江工作比例突破20%,與江蘇省高校平均比例78%仍有很大差距。人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鎮江制造強市戰略推進進程。
近年來鎮江市占比2.1%,低于全省2.7%的均值,列全省第9 位;省級以上孵化器35 個,僅為蘇南5 市均值的一半,創新的沃土還不夠肥沃。省級及其以上研究平臺項目約190 個,占全部江蘇省實驗室比例大約為4.7%;國家級、省級規模以上科技制造業研發創新設計中心、國家級高新企業信息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培育還處于空白,區域創新性載體有待加強。
數字經濟推動制造企業適應市場新需求,提高制造企業競爭力。制造企業可采用數字技術快速融入公司現有技術生產服務或新產品,提高本企業產品質量標準,優化服務銷售業務模式,從而逐步實現制造企業高質量發展。隨著企業客戶要求不斷提高。企業應考慮如何將企業大數據、云計算系統等實時信息流系統與實時動態管理資金流、人才招聘流相結合,精準化地掌握動態管理下的目標客戶需求,滿足客戶個性化動態管理服務需求,使客戶也能更為及時和更高效地參與到產品、銷售、組織創新發展中,有利于形成企業多元化的動態創新系統。
數字經濟技術為企業銷售帶來變革方向,互聯網平臺應用縮短了企業與客戶的距離。目前更多元且靈活的銷售方式促進企業與客戶深層次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費者對產品認可度,有效降低制造企業成本,加速產品周轉率,便于企業實施更精準銷售策略。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夠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把企業有限資源迅速配置到收益率高的產品或效益好的地區,優化現有產品結構與銷售方式,提高制造企業競爭力。
制造企業實現數字化升級轉型促進制造生產要素智能化,提高制造企業總體勞動綜合生產率,提高企業綜合投入及產出能力情況。數字技術可將企業的生產、銷售與創新整合,通過分析用戶需求等數據,靈活調整生產經營環節,以及時滿足顧客個性化生產需求,促進制造企業效率全面提升。制造自動化意味著數字化智能制造,使制造企業集中服務于研發、設計、品牌創造等,提升制造企業產品質量管理水平,使企業流程整體優化設計能有效實現,并提高企業績效。綜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設:
H1:數字經濟有利于改進數字化轉型績效;
H2:創新方式可提升數字化轉型績效;
H3:銷售成本下降可提高數字化轉型績效。
鑒于目前研究較少從定量角度探索對微觀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影響。本文利用網絡調查方式來獲取鎮江制造企業數字經濟的認知模式和數字化經營轉型過程等有關情況。設計的問卷格式主要是包括:一是制造信息企業的基本背景信息,包括公司所處具體行業、股權性質、企業規模等;二是企業財務信息,包括公司凈利潤、資產、研發設備投入成本等;三是鎮江企業數字化及轉型戰略狀況。問卷采集完成,共征集獲得51 份企業有效信息問卷數據,時期跨度分別為2017年至2021年。
結合前期研究,為檢驗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績效的影響程度及效果,在有限指標條件下設計如下模型:
其中,Fit衡量第i 個企業t年數字化轉型狀況,Dit是第i 個企業t年數字經濟狀況,μj,it為控制變量,C 為常數項。
以上等式中,Zit是第i 個企業在第t年的數字化潛在經濟轉型升級路徑變量,用方程變量(2)可與方程(3)聯系檢測出在方程(1)的成立的前提下Z 變量路徑是否確定為發展制造企業數字經濟以及促進企業向數字化產業轉型有效路徑。上述模型中各變量說明見表1。
表1 變量定義
51 家企業,有29 家在2016年至2020年期間應用數字經濟技術,占比超過一半。鎮江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小型企業高于國有企業約20%。小型企業數字化轉型比例高于中型企業約40%。約72.3%的企業家認同企業數字化轉型,約19.1%的企業家認為重要,其余則認為數字化轉型效果一般或不重要。超過接近有61.5%比例的受訪企業家表示選擇和贊同。在關于對數字經濟技術運用是否能夠有助于提高轉型自主創新效率和提升績效競爭力評價標準的判斷選項中,約僅占61.3%的比例受訪企業家選擇均表示贊成。此外,當前企業在推動數字經濟進程上可能遇到的瓶頸是約30%制造企業缺乏移動互聯網技術資源與支持,其余原因則是公司普遍缺乏企業資源、缺乏政府資金支持等。因此,解決鎮江制造企業技術難題和投入資金不足是企業數字經濟發展面臨的重要挑戰。
由表2 可見,51 家樣本公司中僅有38 家公司能獲得較真實且完整的相關財務信息,本研究將集中于這38 家企業。38 家樣本企業通過統計描述可見,均值指標總體情況有待優化。其中被解釋變量資產收益率均值為3.7%,營業利潤率均值是5.1%;中介變量銷售費用率均值是10.1%,而勞動生產率約為12.66。控制變本量表中,總資產的自然對數約18.403,資產負債率均值則是26.2%。
表2 統計描述
通過Hausman 檢驗可用來確定其影響程度。表3 中估計對鎮江制造企業數字化升級轉型產生的重大影響。其中,前面的三列數據結果均顯示變量在大于1%的概率前提下均顯著上升為正,說明數字經濟能顯著提高制造企業轉型績效。制造類企業規模相對越大,則整體負債率可能更低,成立較短的企業數字化轉型績效往往更高。表3 表明假設條件H1 成立。
表3 數字經濟對制造企業轉型績效重大影響
表4 分別顯示制造業數字經濟模式對研發創新能力路徑、銷售成本路徑和整體生產要素效率路徑變化的相關影響。結果分析得到的變量值均是顯著且大于為0,在表4中(2)中則為顯著或小于為0,在表4 中列(3)中均不夠顯著,說明制造業企業數字經濟能提升公司產品整體毛利率、降低總體銷售研發費用、提高公司生產效率。
表4 數字經濟發展對轉型增長路徑重大影響
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對鎮江制造企業提高整體產品質量,加速可持續發展與創新有重要參考。本文研究鎮江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績效的影響機制及提升路徑。研究發現:①2017年至到2021年期間有半數以上鎮江制造企業率先實施通過運用數字經濟方法完成了數字化轉型工程;②制造企業普遍認同數字化轉型對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優化經營戰略績效意義重大,但數字化實際轉型中將面臨巨大的管理壓力較大;③產品毛利率提升與銷售費用大幅下降是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的有效路徑。
現階段是鎮江制造業經濟轉型發展關鍵時期,制造企業應抓住有利機遇,積極借鑒吸收先進創新與成果,加快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生產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分析等數字技術,提高企業社會資源配置效率。中小企業柔性生產與虛擬關聯生產企業庫管理等有效合作形式提高公司協同管理和運營能力,快速并高效地響應客戶目標市場需求,提升企業核心產品競爭力。政府對產業制度供給的服務供給及其質量效果和運作效率,直接關系影響產業整體經濟實力的績效表現。政府應該加快推動新一代網絡信息及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把規劃相關產業支持引導政策逐步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