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艷,李廷祿
酒泉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甘肅酒泉 735000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民生工程,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進程,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初期標準不高,經過多年運行,管網漏損嚴重,造成水資源浪費[1-2]。而農村人口分布分散,上門收費難度大,飲水計量、收費智能化水平落后[3-4]。為解決農村飲水計量收費及農村飲水工程可持續發展問題,很多地區開始建立農村飲水計量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遠程、快捷、精準收集各項數據,有效控制了水資源浪費,取得了一定成效[5-7]。
酒泉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經過十幾年的建設,實現了農村飲水安全從“量”到“質”的跨越式發展,尤其是2005年以來,國家加大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投入力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得到長足發展。農村飲水安全普及率達到98%,入戶率100%。
(1)計量設施陳舊落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現有計量設備較為陳舊、落后,安裝的水表均為機械式水表,且村口無計量設備,計量設施簡陋,管理方式較為落后。
(2)水費收繳困難。戶用水表計量不準確,有些水表無法計量或者損壞,沒有信息化監控,無法有效及時感知設備異常,造成水費無法應收盡收,對于不交水費的用水戶,不能及時停水,未形成有效的制約機制[8-9]。
(3)管網漏損嚴重,漏損率較高。村口沒有安裝計量裝置,村內的戶用表計量不準確,無法通過大表+小表以及平臺計算出村內漏損,更無法定位支線漏水,管網漏損的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導致用戶成本增加、水資源浪費。
(4)工程運行管理難度大,效率低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網長,管道發生滲漏后不能及時發現,加大了用水戶的用水成本,工程無法達到良性的發展趨勢,增大了管理難度。
(5)信息化建設不足。農村飲水工程信息化建設與現代化管理工作的要求已不相適應,制約了項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各級水利行業主管部門也難以及時、準確和全面地掌握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發展趨勢[10-12]。
(6)用戶用水滿意度低。農村環境容易造成水表冬凍夏泡,加之用水戶比較分散,用水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易給用戶造成極大不方便,用戶滿意度低。
結合項目區現狀,為加快推進農村飲水安全水資源管理現代化進程,提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利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1)通過計量設施改造,實現用水戶用水精準計量,水費應收盡收。
(2)通過更換具備無線通信和閥控的計量水表,實現微信、APP遠程繳費、遠程控制。
(3)建立信息化平臺,實現計量設施數據的遠程自動化采集,實現實時監控計量設施,以及用戶用水數據的動態監測,為經營和決策提供數據化支撐。
(4)村口安裝大表,通過大表+小表的方式計算損耗,通過平臺分析定位漏損支線,有效減少漏損。統一定價,依靠云平臺實現繳費,讓老百姓喝放心水,交明白費。
(5)依靠科技手段,有效監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節省人力和物力,使工程發揮應有的作用,更好地為老百姓服務。
(6)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管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依靠現代化技術和管理經驗,結合信息化建設,將工程進行有效管理,給居民提供及時周到的服務[13-14]。
隨著各地對農村飲水安全“一戶一表”工程改造的推進,實現自來水智能化控制、自動化管理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為了實現智能管控,最大化發揮人力資源的利用效益,以“大服務、全服務”的理念,為用戶提供運行維護,開創平臺運行全方位服務,基于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于一體,將計算機技術、移動數據遙信技術、數據網絡技術、自控技術融為一體,對現場的各種設備進行遠程采集、傳輸、診斷和分析,創建了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于一體的云平臺。包括水源地監控系統、水廠監控系統、泵站監控系統、管網監控系統、用水分析系統、地理信息系統、收費計量和報警分析系統等組成。解決了依靠人工參與運維管控方式的弊端,通過信息化自動診斷和報警,節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3.1.1 云計算架構 云計算服務類型分為3類,即基礎設施即服務(L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向云計算提供虛擬化計算資源,如虛擬機、存儲、網絡和操作系統(圖1)。
3.1.2 云服務架構 通過非關系型的數據庫和關系型數據庫結合,采用分布式緩存和存儲技術,引入容器化技術實現運行環境隔離與動態服務管理,為水源、水廠、泵站、管網和末端用水計量提供各種可靠性服務,確保數據安全、訪問快捷。
手機App主要提供的是移動巡檢功能,即巡檢員手持移動巡檢設備,在按照巡檢任務執行巡檢,并在移動端填寫巡檢情況,上傳巡檢記錄,圖片等相關的信息。其包括兩部分內容:巡檢任務執行和事件上報。同時移動端還支持記錄巡檢員執行巡檢期間的行動軌跡,并將行動軌跡上傳至巡檢服務端。當巡檢人員在巡檢過程中發現某些風險隱患或者其他事件時,可以上報事件。
用水戶水表井中安裝物聯網智能水表計量用水量,所有采集數據通過4G、NB-LOT無線上傳至云平臺。可根據行政村、儀表設備類型、儀表地址篩選用戶,查詢用水戶實時和剩余用水量、累計用水量等信息[15-16]。用水戶也可隨時查詢剩余用水量及水費余額,當用水戶水費較少時,可設置自動提醒繳費通知,提醒用水戶及時繳納水費,以免影響用水。
可按行政鄉、鎮、村的日、月、季、年用水量統計用水量,按單用水戶的日、月、季、年水量統計用水量;用水量交費統計可以利用手機APP實現;按行政村統計漏損統計分析,即按照村口計量—用水戶總計量進行分析。
遠程通過手機APP可以實現用水戶水表用水量、剩余水量數據查詢,水表設備工作狀態分析,行政用水分析,水表地理位置信息顯示,水表報警信息查詢,還可以通過手機APP進行遠程充值、充值記錄查詢、水表閥門遠程控制等功能。
通過村口大表數據和村內用戶表數據,分析漏損率,對于支線安裝表計,分析支線漏損率,并可通過數據分析定位漏損的支線。
依托大數據技術,有6個維度的分析模塊:用水分析、數據監控、數據運行、運行分析、數據服務、航拍展示,每個模塊可以從總體上清晰地了解運行情況。例如:有側重整體各個鄉鎮/縣用水從總量、各地區用量、人均用水量等多角度分析;有側重于數據是否有異常分析,如通訊異常、3 d及多天通訊不上數據、用戶用水徒增等。其他功能則是從用戶關閥、欠費、老年用戶特殊服務等方面進行分析,幫助決策者和管理者快速掌握總體運行和用水情況[17-19]。
可以將各管網的測量經緯度導入平臺,展示出各管網走勢和運行數據;村口大表可以在地圖標注并可以和實際數據展示;每個表井的位置可以標注,點擊表井會展示此表井的所有用戶的運行數據。通過地圖和用戶數據結合的方式直觀展示,方便現場維護定位,實現一張圖可總覽運行。
4G信號強,覆蓋農村,通過4G技術有效保證了設備通訊成功率,通過自動抄表節省大量人力物力。
多用戶物聯網超聲水表利用超聲相差測流技術實現水流的高精度、高靈敏度測量,實現滴水微流量的計量統計,解決供水管網的跑冒滴漏監測難題,計量傳感器管路內部無任何機械轉動及磨損結構,使多用戶超聲水表的計量更準確,使用壽命更長。
在干支線安裝子母表,通過軟件平臺的分段計量和大數據的分析計算技術,有效定位漏損點,及時排查降低漏損率。
超聲水表利用動態壓力平衡技術,解決了水表在水下受壓滲水失效問題,使多用戶超聲水表可以長期浸水運行,完全適用于各種惡劣環境。水表默認30 d進行1次閥門防銹動作,防止閥門被水垢封住。動作時間可刷卡設定,根據不同地區水質進行調節。
水表支持遠程支付,通過微信小程序、APP、網頁系統遠程下將充值水量發送至水表,方便快捷,解決老百姓的充值麻煩的問題。
利用大數據技術,將現場計量數據進行分類分析,從各個維度分析用水數據,能精準實現水資源用水管理,為管理決策提供數據支撐,通過數據有效決策。
刷卡終端安裝在地上,基表安裝在表井內,卡直接在地上終端刷卡,并且刷卡終端自帶太陽能板,能夠實現太陽能充電并且反補給井池內基表,延長終端、基表內的電池使用年限。
新的管理模式依靠科技手段,通過云平臺的大數據分析和異常數據推送,可以高效及時地對管轄范圍的用戶進行服務,減少人力和物力投入的情況下,使得農村供水管理得更加及時、快捷,真正管控并解決好村級供水運營中“降損、收費、服務、維護”問題,真正打通農村供水管理“最后一公里”。
用戶通過微信小程序網上繳費和網上查詢用水,解決了用戶的繳費問題,老百姓滿意度高。
政府制定統一的用水價格,采用智慧云平臺統一管理收費,避免了價格不一和不透明的高水價問題。通過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和信息化平臺,讓用戶繳費更加便捷,并且能隨時隨地查詢自己的用水信息,實現了老百姓繳明白費、喝放心水。
鎮級中心的現場工作人員會定期巡線,發現村內管網破壞后會及時維修。通過后臺大數據分析和村口表+支線大表+小表的方式定位漏損點,現場利用專業化設備查找和及時維修漏損點,依靠科技的手段減少漏損。
通過后臺的大數據分析,及時處理定位設備通訊異常、報警、用水異常等情況,用心、精準服務老百姓,保證了設備穩定運行,為老百姓用水提供了有效保障。
實現現場設備自動抄表和數據分類管理,對數據的采集實現自動化,收費數據由軟件后臺自動計算,對用水進行分析,對異常進行報警,無須現場抄表、人工計算收費、人工報表等各種煩瑣復雜的勞動,節省了人力和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