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司庫以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為依托構建了全面的管理體系和科學的管理架構,已成為企業集團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抓手。財務公司行業已步入成熟穩步發展階段,為企業集團實現資源集聚、資產配置、風險防范等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是企業集團實現司庫管理目標的最佳平臺。伴隨著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及企業集團的發展,財務公司應在集團統籌管理下,苦練內功,嚴格落實監管要求,進一步發揮財務公司在司庫管理中的作用。
關鍵詞:財務管理;司庫管理;財務公司
中圖分類號:F279.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36-0151-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36.151
1??引言
在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期,應進一步發揮財務公司在司庫管理中的作用,加強資金的集約化、效率化、安全化和專業化管理,推進業財深入融合,不斷增強企業集團的價值創造力、核心競爭力和風險控制力。
2?司庫管理的基本理論
2.1?司庫管理的含義
國務院國資委2022年1月8日印發的《關于推動中央企業加快司庫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資金管理的意見》中相關內容:司庫管理是企業集團依托財務公司、資金中心等管理平臺,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以資金集中和信息集中為重點,以提高資金運營效率、降低資金成本、防控資金風險為目標,以服務戰略、支撐業務、創造價值為導向,對企業資金等金融資源進行實時監控和統籌調度的現代企業治理機制。
2.2?司庫管理的職能
(1)政策制定職能。司庫管理部門負責制定全集團范圍內統一的司庫管理政策、制度規范和操作流程。
(2)業務管控職能。司庫管理部門負責全集團司庫整體業務的管控,對成員單位相關業務進行審批,如銀行賬戶的開立與注銷、資金計劃、資金支付、投融資業務等。
(3)業務運營職能。司庫管理部門需要開展集團層面的資金收支業務、融資業務、投資業務、外匯業務等。
(4)系統建設職能。司庫管理部門統籌推進集團司庫管理系統的建設工作,通過科學的架構、卓越的技術,確保司庫管理系統效能強勁、運轉平穩、安全可控。
(5)評價考核職能。司庫管理部門定期對成員單位層面的司庫組織與運行情況進行監督、評價及考核。
2.3 司庫管理的內容
(1)現金與流動性管理。通過健全的規章制度體系、科學的賬戶架構設計、高效的支付結算平臺、良好的應收應付政策,準確把握及預測企業集團整體現金流狀況、積極參與金融市場、最大化發揮資金集中的規模效應,實現資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
(2)營運資本管理。對短期資產和短期負債相關的戰略、決策進行部署,不斷完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管理,即通過對票據、存貨、應收應付賬款等的持續優化管理,滿足營運資金需求。
(3)投融資管理。針對企業集團的資金存量、流動性和業務需求等情況,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與銀行、信托等機構進行合作,充分利用各類金融工具、技術和產品,在融資端建立渠道及時補充短缺資金,在投資端實現資金價值的最大化。
(4)風險管理。針對企業集團所面臨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和操作風險等,完善制度體系建設,進行集中化和專業化的管理;通過預算控制、交易控制、指標預警等手段,實現業務的事前核準、事中控制和事后檢查,有效防范各類風險。
(5)決策支持與信息管理。利用司庫系統所提供的大數據信息,進行多維度統計、分析和預測,為企業集團統一管理和科學決策提供支撐。
2.4?司庫管理的模式
目前,國內企業集團司庫運行模式依據是否設立財務公司,分為兩種模式:一是企業集團設立了財務公司,由集團自身或集團授權財務公司履行司庫管理職能;二是企業集團未設立財務公司,集團借助外部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履行司庫管理職能。
其中,設立財務公司的企業集團司庫運行模式,按照財務公司參與方式可再分為兩類:一是“集團型司庫管理模式”,即集團相關部門履行司庫管理職能,財務公司僅作為集團司庫管理的平臺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二是“財務公司型司庫管理模式”,即財務公司在履行集團司庫管理職能的同時提供各類金融服務。
3?財務公司的基本理論
3.1?財務公司的含義
我國現行的《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中規定:財務公司是指以加強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業集團資金使用效率為目的,依托企業集團、服務企業集團,為企業集團成員單位提供金融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3.2?財務公司的特點
(1)非銀行金融機構。財務公司非銀行性主要體現為,支付結算業務是財務公司開展集團內部各類業務的基礎,但在目前的政策環境下,財務公司無法以自身名義參與人民銀行支付清算系統,只能依托于各商業銀行的直聯系統。其金融機構屬性主要體現為,財務公司通過發揮其資金集中與結算、發放貸款、投融資、財務顧問等專業化金融服務功能,直接保障企業集團及成員單位各類金融業務需求得到滿足。
(2)特定的服務對象。財務公司的經營范圍絕大部分集中在集團內部成員單位,其資金的主要來源是吸收成員單位存款,資金使用主要是對成員單位辦理貸款、票據貼現、支付結算等。雖然財務公司也可在金融市場、證券市場和外匯市場從事適量的同業拆借、有價證券投資、結售匯等業務,但這些外部業務均是其向成員單位提供各項服務的有力支撐,不影響其內服性職能的體現。
(3)接受內外雙重監管。財務公司作為非銀行金融機構,要接受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外匯管理局等外部監管機構的有效監督和統籌管理;同時,財務公司隸屬于企業集團,須遵從所屬企業集團的行政導向與考核要求,與企業集團經營目標、財務指標及戰略規劃保持一致,助力企業集團及成員單位達成各項目標。
(4)對企業集團的依附性。財務公司依附于企業集團而存在,兩者榮辱與共、風雨同舟,具有很強的共生性。一般情況下,企業集團是財務公司存在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財務公司的經營發展情況與企業集團所在行業的興衰、發展周期、經營狀況等緊密相關。
3.3?財務公司的職能
(1)金融服務的職能。財務公司通過發揮其吸收存款、信貸服務、投融資業務、外匯業務、本外幣結算等專業化金融服務功能,能夠直接保障企業集團及成員單位的各類金融業務需求得到滿足,不斷提升整體化資本運作水平,進一步改善并提高整體競爭能力。
(2)資源優化配置的職能。財務公司通過吸收成員單位存款等方式獲取長期穩定資金,一方面,用于向成員單位發放貸款、辦理票據貼現等業務,一定程度上解決成員單位對不同期限資金的需求;另一方面,資金充裕時,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展投資業務,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3)管理與監督的職能。財務公司通過開展資金集中、結算等業務,協助企業集團管控和監測成員單位資金使用及資金流向,提升集團對整體資金的把控力度。財務公司在辦理信貸業務時,通過貸前審查和貸后跟蹤,及時對成員單位的經營情況、財務狀況進行預警和評估,降低成員單位的經營風險。
4?財務公司在司庫管理中的優勢及挑戰
4.1?財務公司在司庫管理中的優勢
(1)財務公司具有核心業務優勢。財務公司已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協助企業集團實施資金管理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實操經驗。此外,財務公司發揮牌照優勢、挖掘市場資源,形成較強的反哺主業能力,既從企業集團內部獲取資金和業務支持,又回饋企業集團以更大規模的資金效益,與企業集團和成員單位形成了良好的資源互動。
(2)財務公司具有金融政策優勢。盡管財務公司作為非銀行金融機構需要接受較為嚴格的金融監管,但其金融業務范圍相對齊全,相比非金融企業還是擁有一些政策優勢。例如央行的再貼現、再貸款等政策,使得財務公司相比非金融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融資渠道,且成本優勢顯著。
(3)財務公司具有專業人才優勢。財務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運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和技術,建立了更加科學的專業化人才管理機制,可以為集團及成員單位培養并輸送“既懂金融業務,又懂實體經濟”的復合型人才,為集團和成員單位發展提供強大的人力資源支持。
(4)財務公司具有先進技術優勢。近年來,財務公司愈加意識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不斷學習銀行、行業標桿等的優秀做法和先進經驗,積極研究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支付結算、資金管理、風險控制、決策支持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提高決策水平、加強風險管控。
4.2?財務公司在司庫管理中的挑戰
(1)宏觀壓力加劇。財務公司既處于宏觀經濟與金融市場的外部環境,又處于服務企業集團與實體經濟產業的內部環境,因此不但要承受來自宏觀壓力對經濟金融體系的沖擊,而且要面臨企業集團及內部實體經濟產業發展的經營壓力。
(2)市場競爭激烈。2019年下半年正式啟動的LPR利率定價機制改革,推動了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步伐的進一步加大,對于以存貸利差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財務公司而言,盈利模式受到很大沖擊。此外,政府對于金融機構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的引導和要求,使得財務公司行業面臨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
(3)行業信用受損。受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及金融去杠桿政策的影響,很多企業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及回款周期變長的問題,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上下游企業流動性壓力驟增。個別財務公司在所屬企業集團及成員單位經營壓力傳導之下,出現了同業、票據業務違約等流動性問題,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財務公司行業在金融市場的信用度。?
(4)發展邊界顯現。財務公司是依托集團、服務集團的內部金融機構,這一屬性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在企業集團及所在產業發展邊界逐漸顯現的環境下,在服務對象局限、業務資質受限、創新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難以產生足量的新增沉淀資金和金融服務需求支撐財務公司繼續保持高速發展。
5?進一步發揮財務公司在司庫管理中的作用
5.1?財務公司苦練內功
(1)深化集約型資金管理。資金歸集是財務公司立身之基立業之本,是其充分發揮各類金融服務職能的基礎。財務公司應以資金集約化管理為中心,以集團鼎力支持為先決,以成員單位大力認同為基礎,以自身專業化能力為保障,全面考量各項要素條件,建立切實高效的資金管控體系,以賬戶、資金、結算為著力點,協助集團將資金“集中管起來、急速動起來、有效用起來”,保證整體資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提升集團對成員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管控能力,為集團整體發展提供戰略協同作用。
(2)穩健開展金融服務。財務公司對實體經濟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集團整體戰略發展為指導,根據成員單位實際業務開展需求,提供全方位優質化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財務公司應把握行業功能定位,突出行業雙重屬性,堅持基本職能與差異服務、金融服務與管理支持相結合,認真研究金融產品的安全性、收益性和差異性,準確分析成員單位生產運營過程中資金的運行軌跡,力爭使提供的產品服務與成員單位的需求更加契合,為成員單位提供全面化、專業化和特色化的金融服務。
(3)有序推進投融資業務。財務公司作為集團內部持牌金融機構,具有連接集團內外兩個市場,統籌資金、調配資源的獨特優勢,與外部市場廣泛深入的協作關系是財務公司優化資產配置、改善流動性、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的基礎。財務公司應以各類金融產品為介質,加強與集團內外部各類金融機構及中介機構的溝通合作,有效控制風險的同時提高關鍵時點融入資金的能力,打造金融合作生態圈。?
(4)持續強化風險管控。在“嚴監管”“強監管”成為監管新常態的背景下,為治理金融亂象、整頓資管業務、遏制違反宏觀調控政策的現象、防范案件與操作風險等,監管機構出臺了眾多政策。作為專業持牌金融機構的財務公司,在理念上須將政策要求、風控意識層層浸透至公司各個層面,以防控風險、審慎合規、守住底線為指引推進生產經營活動,始終堅持“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監督”風險管控全流程的原則,通過對風險治理結構、風險管理制度、風險管理文化等方面的持續建設完善,防范各類風險,保障公司可持續健康發展。
(5)推進全方位信息系統建設。在財務公司行業,信息系統是其獲批開業的必備條件之一,強大而完備的信息系統已成為評價一個財務公司是否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指標。財務公司應依據監管指引及公司發展戰略,大力推進信息系統開發與應用進程,與時俱進地運用先進金融科技,協助財務公司將管理延伸至經營發展、業務創新、風險控制、人力資源等各個方面,切實提高運營及管理水平。
(6)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服務是財務公司的著力點,而沒有人就沒有服務,因此人是財務公司提供服務的切入點,?只有選好人用好人,?才可能推動工作開展,?實現工作目標。財務公司應將人力資源規劃的制定與公司定位、業務發展目標緊密結合,積極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通過多種手段多種渠道多種模式打造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人才梯隊,為公司各項業務安全高效運轉提供智力支撐,為集團及成員單位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實現員工和公司互動雙贏與和諧發展。
(7)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共產黨對金融事業的領導是我國金融業的最大優勢。財務公司應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推動黨建與經營管理融合的廣度、深度和強度,把黨建工作與經營管理一并規劃部署、推動開展、監督考核,用協調服務、創新成果檢驗黨建工作質量,打造具有本公司特色的黨建品牌,以黨建促服務、促安全、促發展。
5.2?企業集團統籌推進
(1)建立健全司庫制度體系。企業集團不僅要制定并不斷完善全集團范圍內統一的司庫管理政策、司庫運營制度及業務操作流程,而且應對財務公司參與司庫管理及提供金融服務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明確授權財務公司履行部分或全部司庫管理或運營職能,同時在組織架構建設、信息資源共享、人員引進培養等方面給予切實可行的支持,為財務公司開展各項工作提供必要且完備的保障。
(2)對財務公司進行科學準確的定位。基于財務公司的業務范圍,企業集團應綜合考慮監管機構要求、本集團司庫管理模式、成員單位需求等因素,對財務公司進行科學準確的定位,確定財務公司在司庫管理、金融服務等職能中的參與方式,避免由于定位不清晰導致財務公司難以形成準確的戰略規劃及經營策略,進而影響具體業務的開展。
(3)對財務公司提高層級適當賦權。財務公司一般是企業集團內二級或三級單位,只有將其置于企業集團相當的高度,才能使其作為企業集團司庫體系搭建的載體,在集團賦權范圍內,統籌全局,更高效地開展業務。企業集團可根據財務公司定位及實際情況,酌情提高財務公司管理層級,并給予適當授權,使其能夠代表企業集團行使各項司庫管理職能,最大化發揮其在司庫中服務與管理的作用。
(4)構建多元化司庫評價體系。企業集團應建立能夠準確體現司庫體系運行效率與效果的評價體系,確保全方位、深層次覆蓋集團總部、財務公司、成員單位三個層面,定期分析這三個層面各項資源和能力的發展及變動情況,及時評估和修正,通過約束性與靈活性兼具的考評機制,使司庫運行不僅“形式上完整”,而且“實質上高效”。
5.3?與監管機構形成良好互動
新版《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已于2022年10月13日公布,在準入標準、業務范圍、風險防控、監督管理等方面進行了修訂,結合國家宏觀政策的變化趨勢,財務公司今后一段時間面臨的監管環境可能較為復雜。在這種情況下,財務公司須清醒認識形勢,繼續保持穩健審慎的經營理念,根據監管約束的具體導向,著力抓關鍵強弱項增動能,將發展的根基建設得更為牢固堅實。財務公司可從如下三個方面與監管機構形成良好互動:第一,主動對接監管思維,使嚴格風控成為保障自身穩健長遠發展的主動要求,而非滿足外部監管要求的被動行為;第二,積極順應監管導向,持續完善公司治理架構,提高規范運作水平,強化公司治理要求對日常經營管理的滲透和約束;第三,嚴格落實監管要求,將風險控制措施融入業務開展的各個時間節點和操作環節,建設全流程風險控制體系,助力數字金融健康發展。
6?結論
財務公司是在立足中國國情及現代市場經濟規律的基礎上設立的,其作為向企業集團及成員單位提供各類金融服務的內服型金融機構,是我國多層次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我國第一家財務公司成立至今30多年的實踐證明,財務公司不僅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也是企業集團實現司庫管理目標的最佳平臺。伴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財務公司必須保持發展眼光,在集團統籌管理及賦予的定位下,積極順應監管導向,嚴格落實監管要求,準確把握集團與成員單位需求及自身能力,平衡好發展與風險控制、需求變化與功能提升的關系,不斷做穩、做優、做強。
參考文獻:
[1]?中國財協行業2019年度研究課題組.財務公司與企業司庫比較研究[M].北京:中國財務公司協會,2019.
[2]?蘭云生.?新常態?新模式?新共識:企業司庫、產融結合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7.
[3]?彭麗.財務公司司庫管理運營模式優勢條件分析[J].財會研究,2019(34):62-63.
[4]?黃秋麗.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現狀分析及發展策略初探[J].財經界,2020(1):177-179.
[5]?李游.各類財務公司的業務發展模式探究[J].財會研究,2020(1):54.
[作者簡介]蒙娜(1981—),女,漢族,碩士研究生,經濟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