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下,新零售從傳統的以用戶為核心的線上線下雙渠道模式,逐步演化為當前的相互引流、協調合作以及資源共享的全渠道模式,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商業模式的主要發展方向及趨勢。基于此,文章對新零售的內涵、特征展開探討,并分析了當前企業庫存管理現狀,以此提出有效的庫存優化策略。
關鍵詞:新零售;企業庫存;互聯網與物聯網
中圖分類號:?F279.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36-0179-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36.179
1?引言
利用互聯網與物聯網技術,新零售模式能夠更好地深入消費者,并依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對產品流程及服務予以更好的優化和整合。在新零售模式下,商家可以與消費者展開深入的溝通,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對現有的生產系統予以改造,從而創造出個性化的消費模式[1]。目前,新零售背景下的商家普遍嘗試對全渠道的存貨管理予以調整,以達到最優的渠道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戶體驗。
2 新零售的內涵及企業特征
2.1?新零售的內涵
新零售是一種以線上+線下+全渠道商品用戶為基礎,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新型零售模式。新零售的目標是提高零售業的商品流通運作效率,通過將數據和業務邏輯相結合,來匹配現有的消費習慣,從而推動生產方式的變化,使傳統零售行業發生變化,實現資源的優化,引導消費和價值鏈的重構,創建一個高效率的商業模式,新零售為中國企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在新零售背景下,“人”不僅僅是消費者,更是商品的終端用戶;“貨”也不僅僅是指貨架上的貨物,而是把重點放在了產品與服務的結合上,以提升消費者體驗;“場”在這里也不僅僅是一個購物中心,更是一個可以連接“人”和“貨”的環節[2]。因此,經過新零售重組的“人-貨-場”具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以人為本,如圖1所示。
圖1?新零售的“人-貨-場”
2.2?新零售企業特征
新零售企業是指以自有品牌為基礎的專業零售模式(SPA)下的新零售,該模式可以把消費者與供應鏈聯系在一起,通過改善供應鏈過程,滿足消費者即時需要,并能根據市場的復雜多變作出適時的戰略調整。新零售企業的特征包括如下四方面。
(1)品牌商可以獲得最直接、最全面、最有效的消費者資訊。
(2)可以從消費者需求、市場變化、戰略導向以及發展趨勢等方面,通過對市場的實時分析、深度預測,迅速地做出應對和調整,從而實現自主經營。
(3)能夠按照流程的重要性分配對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進行合理的精簡,以減少庫存成本、物流時間等,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
(4)通過短視頻、社交媒體以及電子商務等各種渠道,為消費者提供無差別產品及服務[3]。
3?新零售背景下企業庫存管理模式
3.1?新零售行業存貨管理的模式
3.1.1?協同式供應鏈庫存管理模式
其是一種供應鏈企業參與的庫存管理模式,具有補貨、預測、規劃以及協同的特點。首先,當事人簽訂一份保密協議,在合同中約定當事人的責任。其次,雙方要制訂合作計劃和資金,共同制訂產品召回計劃、產品引進計劃、庫存政策變更計劃以及促銷計劃。再次,指定雙方可以預測銷售。最后,供應鏈各方在采購習慣、產品單位以及交貨期等方面予以協商。
3.1.2?庫存共享管理模式
指由中央系統中心向庫存較多方調撥貨物,由上游企業對庫存予以協調調配,由下游企業向上游企業反饋庫存調撥情況、庫存數據以及需求預測,促使信息得到充分的互換與交流,并實現物流信息、銷售信息以及庫存信息等共享,目前已被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采用,如京東、沃爾瑪以及亞馬遜等。
3.2?新零售行業存貨管理的方法
3.2.1?JIT-VMI庫存管理法
在結合VMI法與JIT法優勢的基礎上,及時告知零售商的貨物數量、種類等,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并且,在某種意義上消除了存貨過時、變質等風險,也有利于構建戰略模式,如家樂福與雀巢公司的合作、JIT-VMI庫存管理法的經典應用等。
3.2.2?零庫存管理法
以倉儲形式存在的庫存管理方法,如沃爾瑪超市,其優勢如下:①天天平價,促進商品流通;②物流配送體系更為完善,降低物流時間,加強存貨周轉;③利用計算機,追蹤每一筆訂單詳細情況;④提供顧客滿意的服務,讓產品更多的處于流通環節,而非庫存。
4?新零售背景下企業庫存管理現狀分析
大量的存貨不僅會占用公司的資金,也會對公司的運營與發展造成不利影響,還會造成資源浪費,導致成本上升。特別是在新零售背景下,諸多產業的發展受到了明顯的沖擊,目前,企業庫存管理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①市場預測不準確。在當今社會,隨著商品數量的急劇增加,觀念創新的迅速發展,消費者的選擇也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企業難以做出準確的預測,僅憑歷史銷量來預測市場是遠遠不夠的,這就使得存貨管理無據可依。
②商品受季節性和流行因素的影響。許多產品都容易受到季節和流行的影響,由于采購的時機不對,將會錯失最好的銷售時機,因為不同的訂單方法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從而造成供貨量與市場需求的差異,造成存貨積壓。
③線上線下渠道間信息共享不足。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新零售企業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及時了解市場變化,共享信息,以適應市場的變化,但顯然,目前線上線下渠道間信息共享仍然不足[4]。
④不科學的訂貨策略。訂貨策略不合理是最大的隱患,也是導致庫存短缺或大量積壓的重要因素。目前,國內許多零售商在訂貨時都是憑借自己的直覺或經驗,逐個進行下單,因此往往出現遲訂、少訂或漏訂等現象,造成庫存不合理。甚至有部分企業采購員由于供貨商的壓力或者大量訂貨打折而購買,或是盲目地按照“1.5倍原則”展開庫存存貨管理,并進行了大量的采購。比如某啤酒品牌,一個月銷量為100萬,按照“1.5倍原則”,會一次訂購150萬,這就導致了大量的庫存積壓。同時,也有采購員單純地想要節省時間,一次性訂購一批,這樣雖然可以避免反復訂購的麻煩,但對庫存風險的不了解,直接造成了庫存的不合理。
⑤庫存管理水平低,制度不健全。目前,國內大部分零售業存在著人員素質不高、制度不健全等問題。比如,倉庫管理員沒有按物品類別編碼的原則,基本是隨意堆放,而且各類貨物的進出賬并未登記;或是推銷員、理貨員不按先出原則銷售貨物,導致貨物過期;或是沒有根據市場狀況予以合理的采購,導致供銷商品斷貨、滯銷商品大量積壓。同時,庫存管理體系不完善,也會極大地影響庫管工作。
5?新零售背景下企業庫存優化策略
5.1?采用ABC分類控制法
利用數理統計的方法,依據實物的技術與經濟特點,對其予以分析、排列及統計,把握主要矛盾,區分重點和共性,并據此對庫存展開差別的管理方法[5]。ABC分類控制法又被稱為巴雷托分析法、主次因分析法以及分類管理法,以特定的事物為對象予以定量分析,按照各成分與整體所占的比例劃分為ABC三種,其中,A為主,B次之,C最末。ABC分類控制法的特色是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在關鍵問題上,同時也能處理全局問題,以最小的人力物力,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ABC分類法的分類依據如表1所示。
ABC分析法是一種常見的庫存管理分析方法,具有以下三點優點:一是可以壓縮總庫存量,二是釋放積壓的資金,三是合理配置存貨。ABC分類歸類結果僅僅是使事情變得更簡單,理清楚了地位及重點,主要目標在于問題的求解,所以,在分析的基礎上,需要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通過ABC的分析,在獲得經濟效益后,對庫存予以差異化管理,表2為ABC管理策略。
5.2?優化企業管理結構
5.2.1?建立扁平化的組織結構
就企業而言,應簡化庫存存貨管理結構,選擇扁平組織架構,改變了原有層次組織結構中的上下級和領導的垂直聯系,實現橫向聯系以及與外界的聯系。該結構是一種具有高度靈活性的新型結構,可以有效地促進企業降低成本、降低管理錯誤以及加強信息傳遞[6]。
5.2.2?設置庫存管理機構
當前,許多企業尚未建立專門的庫存管理機構,即便有,也僅是一個物資儲存與分配中心,不承擔提升服務水準以及降低存貨成本等職能。科學的庫存管理對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提高市場占有率具有重要意義,企業若對庫存的管理體制一知半解,也沒有明確的管理部門,這對庫存管理非常不利。所以,要建立一個庫存管理機構監督庫存狀況,做好庫存分析,保證成品、原料以及半成品的質量和流通效率,嚴格按公司流程和程序進行貨物的收發,并及時盤點、記錄及統計,保證訂單、賬目以及進出貨物的正確與一致。同時,及時掌握半成品、原材料以及成品進出倉庫的準確信息,并對倉庫的擺放和搬運過程予以合理的規劃。與物料使用部門緊密溝通,及時向相關單位提供有效的資料及服務。
5.3?基于ERP系統展開庫存管理
ERP系統是作為整合的事務處理模塊,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整合運營,也可以追蹤及管理重要事務。ERP系統不但可以有效地應用于整個供應鏈的各個方面,還具有人力資源、財務以及需求計劃等方面的功能,如表3所示。
5.3.1?總體規劃
充分考慮到企業的實際需要,以保證制定出一個具有可靠性與可行性的庫存管理方案,并將每一項商業活動考慮到公司的運營目標中。ERP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計劃和實施兩種業務活動,因此,ERP系統中各個模塊的業務處理應該以規劃為中心。規劃內容有:采購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能力需求計劃、生產計劃、銷售計劃以及經營計劃等,為庫存管理提供預測功用,及時補貨或出貨。
5.3.2?分步實施
找到企業最核心的業務要害,然后實施ERP,使之盡早地實現,達到快速的效果。在ERP的實施中,財務物流的規范化水平較高,效果也是以解決經營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可以先行實施,然后是具體的庫存管理方面,有效實現庫存的分類、分析、跟蹤以及反饋等[7]。
5.3.3?重點突破
第一,自定義物料的預警規則,提供失效、超儲、有效期以及清倉預警等,并自動預警,以保證企業的存貨總量水平;第二,對于作業模式,實現入庫對賬、批次退料、批次入庫以及領料等功能,既能方便地進行生產管理,又能為企業提供相應的成本分析;第三,具備盤點、調撥、領用、銷貨以及進貨等各種庫存出入庫管理,也能處理分批進貨、多單進貨以及非單到貨等復雜的問題;第四,根據所需的材料的計劃定制補貨方法,能夠根據訂單和工作單上的要求自動計算出補貨的數量;第五,實現了庫存批次自動生成、原輔料和產品批號的跟蹤管理;第六,涵蓋所有交易明細、責任績效、圖表以及月排名等方面的部門、業務、產品、客戶以及廠商的交叉分析,并提供強有力的滲透查詢,便于掌握庫存信息。
5.4?出入庫流程優化
5.4.1?入庫作業流程優化
第一,工業出庫。通常采用RFID掃描托盤信息,信息處理結束后,將貨物房屋運輸車輛,一并運送到配送中心。第二,入庫檢查。庫管人員應核對貨物清單,并予以對比,若存在異常,則第一時間處理,若符合要求,則通過PDA掃描標簽信息,驗收技術后完成入庫。第三,智能識別。利用叉車將貨物放入傳輸帶,并通過RFID讀寫設備將信息輸送到管理平臺,完成入庫指令操作。
5.4.2?出庫作業流程優化
第一,信息關聯。以件為單位予以分揀,倉庫管理系統會將托盤電子標簽及貨物標簽信息相關聯,并予以分類,若其中有其他貨物混入,則系統將會提示操作錯誤,并下達正確指令。第二,暫存區等待。當貨物達到一定數量后,或轉送到儲存區域,利用圖像傳感系統及智能技術,精準讀取暫存區貨物信息,并實現信息共享。第三,出庫掃描。當車輛抵達后,將貨物移出暫存區,并通過高速攝像機讀取貨物的品牌、類型以及數量,并錄入出庫時間等信息。第四,裝車配送。出庫后,工作人員要將車輛信息、駕駛員信息等予以組合,結合貨物信息共同輸送到庫存管理系統,并在管理系統中實現線上配送動態跟蹤。
5.5?進一步完善存貨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通過建立一個自動補貨系統,實現從靜態到動態的庫存WO管理,實現對庫存狀況的實時查詢,及時掌握各個庫存狀況。此外,建立一個可以記錄銷售狀況的系統,可以隨時查看一周的總銷量、滯銷商品或暢銷商品,從而實現庫存的提前準備,降低庫存,促進流通。同時,建立多維倉庫管理體系,包括庫存綜合管理報告、單據清單、可變價格庫存分配等維度的庫存管理,根據產品類別對庫存予以分類,根據物流運輸的快慢制訂庫存計劃。
5.6?以銷定采
在新零售的發展過程中,傳統的防損防控觀念必須轉變,應建立起一套良好的防損體系,具體內容如下:①優化產品結構,增加產品的流通。許多新零售業并不注重產品組合,事實上這才是產品流失的根源,一旦產品結構出了問題,推出的產品不適合市場,就會出現庫存積壓的情況。②訂單控制,嚴格按照訂單數量進行交易,防止積壓,最理想的情況是零存貨,賣出多少就做多少。③改變采購費用的利潤方式,通過對商品訂單的控制,從源頭上對庫存予以控制。眾所周知,由于利潤模式的原因,后臺收入在總利潤中占有很大比例,有些超市甚至達到50%以上,所以通過訂購來收取費用,造成不必要的庫存。④加強庫存管理,確保貨物和貨單的接收,并對各種類別的收貨人建立不同的驗收標準。⑤建立易損件的監測記錄,并增加庫存清點的次數。在新零售模式下,采用以上五種方法,可以有效減少貨物損失。
6?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零售背景下,企業應摒棄傳統的庫存管理方式,消除市場預測不準確、線上線下渠道間信息共享不足等問題的出現,通過ERP系統、ABC分類法以及設置專門的庫存管理機構,進一步提高庫存管理效果。可以說,合理的庫存管理是保證企業資本運作和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為了迅速占領市場、增加經營利潤,必須注重庫存管理,以信息化為核心,運用大數據對顧客的真實需求予以分析,并根據顧客的實際需要制訂合理的采購方案,加速供應鏈的整合。同時,也期望更多的新零售企業加強庫存管理,引入先進的庫存管理模式,使其更好地適應新零售理念。
參考文獻:
[1]?葸娟霞.大數據背景下新零售企業庫存控制研究[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21.
[2]?張寶峰.企業庫存管理的優化策略研究論述[J].環球市場,2019(9):31.
[3]?陳瑞雄.加強企業物資庫存管理與優化采購策略研究[J].中國市場,2014(31):20-21.
[4]?王靜.利用ERP系統優化制藥企業庫存管理的策略構建[J].中國總會計師,2018(2):132-133.
[5]?李美玲,謝寶玲,張嬋.新零售背景下生鮮農產品雙渠道庫存控制研究[J].物流時代周刊,2022(6):34-36.
[6]?沈潔.新零售背景下商貿公司庫存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22(11):121-123.
[7]?鄧旭東,張雨軒,馬云峰.零售店貨物的庫存-配送集成化研究[J].物流技術,2022,41(10):68-72.
[作者簡介]魏旋(1984—),男,漢族,江西撫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新零售全渠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