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冰
冰心是我國20 世紀杰出的文學大師,是一位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女作家、詩人、兒童文學家,也是社會活動家、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先驅者之一。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文學生涯中,她筆耕不輟,以優美的文字和博大的愛心,創作了小說、詩歌、散文等文體的作品400 多萬字,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創造了清新、純凈、真誠、富有哲理的藝術境界。冰心的創作十分豐富。其中,她的精美詩集《繁星》《春水》在20 世紀20 年代紛繁多姿的新詩發展中脫穎而出,推動“五四”以來的新詩進入一個小詩流行的時代,影響甚廣,展現了獨樹一幟的詩歌藝術特征。本文立足《繁星》《春水》這兩本詩集中冰心對大自然的描繪,分析冰心詩歌的畫意美、人性美、哲理美等藝術特征。
一、對大自然的描繪充滿著柔美風格的畫意美。所謂畫意,是指畫中的意境、神情。追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中國古典文化傳統對冰心小詩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繁星》《春水》中,冰心以女性的纖柔,采用清新秀麗的語言,通過一系列特別的意象,建構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美麗畫卷。
一方面,她善于抓住大自然一些精彩的瞬間,構筑畫意。如在《繁星·八》中寫道:
殘花綴在枝上;
鳥兒飛去了,
撒得落紅滿地——
生命也是這般的一瞥么?
殘花綴在枝上,轉瞬間,歇息的鳥兒飛走了,殘花飄落下來,撒得落紅滿地。詩人正是抓住了這些景象的瞬間變化,從而獲得“生命也是這般的一瞥么”的感悟,也讓這首詩于剎那間獲得永恒的繪畫之美。
另一方面,她善于構筑的是一片溫柔、祥和、安寧的世界,融情于景。一首寫夜空中的星星的《繁星·一》,寄托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頌贊和熱愛。
繁星閃爍著——
深藍的太空,
何曾聽得見他們對語?
沉默中,
微光里,
他們深深的互相頌贊了。
深藍浩瀚的太空,眾多星星在閃爍。在詩人的筆下,柔美的筆風一轉,變成了“何曾聽得見他們對語”。這是設問,是泛問,也是自問,在詩句蘊含著詩人對夜空繁星、對大自然的贊許。大自然景色何等明麗清幽,意境何等優美恬靜,其想象豐富奇特。它們在“沉默中”“微光里”,并不是無所表示,而是在“深深的互相頌贊”。這大自然的畫面,優美、純真,溫馨而且深遠,讓我們不僅感受到詩人對大自然之美的謳歌之意,也領略到了詩人滲透其間的高潔的情愫。
可以說,冰心的小詩每一首幾乎都是一幅畫。她以“滿蘊著溫柔,帶著憂愁”的抒情風格,謳歌著、描繪著、感受著這大自然之美,引讀者進入含蓄、朦朧的詩情世界,有著別致、柔美的畫意美,讓人回味無窮。
二、詩歌中對大自然的描繪具有人性美的特征。冰心認為,世界是人性化的,大自然也是人性化的,萬物都有它們自己的生長與思考。所以冰心筆下的大自然,愛和美總是相伴而生、相映生輝,飽含著淳厚的人性、人情美。在《繁星》《春水》這兩本詩集當中,詩人采用擬人、呼告、比喻等手法,來表達純真的人性美。我們讀《繁星·四七》:
兒時的朋友:
海波呵,
山影呵,
燦爛的晚霞呵,
悲壯的喇叭呵;
我們如今是疏遠了么?
在這首詩中,冰心不僅以超功利的美感觀照大自然,而且把海波、山影、晚霞、喇叭等大自然中的景物擬人化為自己兒時的朋友,與它們共同分享對童年的留戀,對時光流逝的感傷。這些豐富的人生況味,讀來親切感人、純真。
冰心還親切而真摯地吟誦親子之愛等。她在《繁星·一五九》中寫母愛:“母親啊!/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簡短的詩句,詩人巧妙地把大自然的物與母親的愛相結合,以描述大自然的方式突出母愛這種平凡而偉大的人性美,內容扼要十分明確,令人產生共鳴。
冰心把人性美與大自然和諧統一起來,使人感到親切,一直感受著愛。正如巴金談到少年時代他和哥哥共讀冰心作品時的感受:“過去我們都是孤寂的孩子,從她的作品里我們得到了不少的溫暖和安慰。我們知道了愛星,愛海,而且從那些親切而美麗的語句重溫了我們永久失去了的母愛。……現在我不能說是不是那些著作也曾給我加添過一點生活的勇氣,可是甚至在今夜對著一盞油燈,聽著窗外的淅瀝的雨聲,我還能想起我們弟兄從書上抬頭相對微笑的情景。”巴金的話也印證了冰心在描繪大自然的詩歌當中,具有人性美的特征。也正是這種蘊含的人性美的特質,讓《繁星》《春水》在現代文學史上具有了獨特的價值和深遠的影響。
三、詩歌中對大自然的描繪具有深刻雋永的哲理美。冰心的小詩中有很多是哲理詩。這種詩內容深沉、渾厚、含蓄、雋永,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寓于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繁星》《春水》這兩本詩集中,冰心把許多深刻的思想與詩中描繪的具體形象以及詩人深沉的思緒糅合在一起,既營造出詩的美感,也在字里行間蘊藏著雋永、樸素的哲理。
蘇雪林說:“冰心的詩將那些常人抓不住和猜不透的人生、哲學內涵,通過一朵云,一片石,一陣浪花的嗚咽,一聲小鳥的嬌啼,都能發現其中的妙理;甚至連一秒鐘間所得于軌道邊花石的印象也能變成這一段神奇的文字。她的詩雖是幾句,有時數萬言的哲學講義都解釋不出來,而她只以十幾字便清清楚楚表現出來了。”讀《繁星》《春水》里的詩,就像在品嘗永遠都含不化的糖,回味無窮,我們從中得到的是經驗,是教訓,是關于人生、大自然的哲學箴言。《春水·三三》,就是她面對大自然之物時思考人生的代表性作品。
墻角的花!
你孤芳自賞時
天地便小了。
短短十五字,就道出了人生的某種真諦。詩人用“墻角的花”來形容孤芳自賞者,準確生動,形神兼備,足見詩人視角之獨特,構思之精巧。生長在墻角的花,當它“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此語既是說“墻角的花”生活的空間處于偏狹的一隅,可能缺少陽光雨露的滋養,又指困于狹小視野之物,看不到廣闊的天地,一語雙關,發人深思。這首詩通過對墻角小花孤芳自賞的委婉嘲諷,告誡人們為人處世應當謙虛,切勿驕傲。生命之花,要在謙遜的心境中絢爛開放。
沈從文曾評價冰心的作品“‘是以奇跡的模樣出現’的”。他還說:“……冰心,并沒有費勁于試探,她好像靠她那女性特有的敏銳感覺催眠似的指導自己的徑路一尋便尋到了一塊綠洲,這塊綠洲也有蓊然如云的樹木,有清瑩澄澈的流泉,有美麗的歌鳥,有馴良可愛的小獸……冰心便從從容容在那里建設她的詩的王國了。”這樣的評價,正契合了詩人的寫作特質和《繁星》《春水》兩本詩集的內蘊。
讀《繁星》《春水》,領略冰心詩中有畫的意境,感受純真的人性美,品味深刻雋永的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