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中央網信辦發布通知,即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為期1個月的“清朗·網絡戾氣整治”專項行動,將重點堅決打擊7方面問題,包括:“網絡廁所”“開盒掛人”行為;借社會熱點事件惡意詆毀、造謠攻擊;污名化特定群體、煽動地域對立等等。《通知》特別要求,堅決取締以“網絡廁所”“開盒掛人”“拉踩引戰”等為主題的賬號、群組,嚴肅查處組織斗狠PK、直播約架的主播賬號,集中關閉一批以侮辱性詞匯命名、網絡戾氣扎堆的圈子、超話、貼吧,下架關閉提供有償代罵等服務的商家店鋪。
“網絡戾氣”四字進入網信部門的文件標題里,足以說明網絡戾氣之嚴重、社會危害之大、治理之刻不容緩。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通知》出現了一些讓普通人感到陌生乃至不明所以的“網絡黑話”——“網絡廁所”“開盒掛人”等。黑話的背后,是網絡極端暴戾的侮辱、喊話的方式,之前流離于傳統的網絡規范之外,成為烏煙瘴氣的所在。
所謂“掛廁”,是指網友向“廁所號”發送私信投稿,“廁所號”再將投稿以匿名形式發出,因為“發稿不審稿”,實際就是一個可以匿名誹謗、謾罵的灰色空間。
所謂“開盒掛人”就是指通過曝光他人隱私、個人信息的手段實施報復。此前,對虐貓事件公開發聲的張馨予、趙露思、王一博等一眾明星,其身份證、手機號、社??ǖ葌€人信息都遭到了“開盒掛人”。
一言不合,就跑到“廁所”里謾罵、誹謗他人,違法曝光他人的個人信息,祭出最誅心的言論、動用最刻薄的語言、掀起足以致命的網絡暴力、升騰起對陌生人最刻骨的仇恨,以澆灑心中的偏執塊壘。這些“鍵盤巨人”可能日常生活當中是工作學習努力、性格溫順的年輕人,但是一上網、一進入“網絡廁所”就成了猙獰的野獸,恣意放縱內心的負面情緒。這恰恰是“網絡戾氣”可怕的地方,普通人一旦沾染了戾氣,就成了網絡暴徒。
這次中央網信辦明確宣示了戾氣嚴重的、現實的社會危害性,必須拿出強硬的政策措施予以治理,強制解散問題號組、清理下架“網絡廁所”、依法打擊“開盒掛人”。網絡空間是所有人的共同家園,絕不能淪為骯臟的“人性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