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演奏中,技術與情感是兩個不可或缺的要素,精湛的技術是完美演繹樂曲的基礎,是演奏者寄托情感的載體,而情感則是演奏技巧的內化體現,是藝術內涵升華的關鍵所在。演奏者可以通過音符表達情緒,在音樂與情感交融的基礎上,打造旋律優美、情感豐富的優秀音樂作品。為此,二胡演奏中要做到情感的合理渲染與技法的嫻熟運用,通過二者的有效統一、深度融合與相互促進,實現二胡樂曲精髓的完整詮釋。
一、二胡演奏中情感與技術的內在關聯
(一)技法是情感表達的重要方式
二胡演奏的最高境界是運用精湛的技藝演奏出優美動聽的音樂,在音樂情感內在美展現的過程中,不可只運用一種音色結構,而是需要利用多種不同色調層次、采用多元化音色效果,在二者有機結合的基礎上實現所演奏作品情感的精準表達。[1]在二胡演奏中具有多種不同的弓法技巧,演奏者的弓法技巧掌握情況,決定著其能否通過技法的靈活運用展現音樂作品的情感意境。例如,部分二胡音樂作品的曲調較為低沉與悲傷,演奏者要采用揉弦技法,利用高幅度懸腕滑揉技巧將弓弦由高音區回滑至中低音區,從而充分呈現悲傷的音樂情緒。由此可見,演奏技法對情緒表達具有引導帶動作用。與此同時,演奏技法對二胡演奏的藝術情感表現效果也有促進作用。二胡演奏時,除了可以運用傳統技法外,還可結合西方音樂技法進行技術創新,可將大三和弦琶音、輪指滑音融合于二胡演奏中,能夠表達出陽光、快樂、積極的音樂情緒,此種先進技法的運用,可為二胡音樂情感的升華提供保障。由此可見,二胡演奏技法是音樂情感的外在體現。
(二)情感是技法提升的重要保障
情感表達是二胡傳播與發展的基礎,二胡的音色既可以低沉、憂傷,用于寄托憂思、傳遞鄉愁,也可以明快、激昂,以表達激動、愉快的情緒,還可以婉轉、細膩的語調訴說溫柔、甜蜜的情感。對于優秀的二胡演奏者而言,演奏時要飽含熱情,否則即便具備精湛的演奏技術,也無法演奏出震撼人心的優美音樂。情感的準確、深入表達,是音樂演奏的靈魂所在,所有技法的展現最終目的均應是表達情感,否則,所演奏的音樂將會空洞乏味,毫無內涵。處于不同時代的二胡音樂作品,所蘊含的音樂情感存在顯著差異,如以悲傷著稱的《二泉映月》表現的是20世紀初社會民眾的生活境遇,而《一枝花》則以歡快的情緒表達了新中國成立后民眾的喜悅心情。同時,不同地域的二胡演奏所傳達的情感也并不相同,如北方地區二胡演奏多是高亢、粗獷的曲調,所輸出的音樂語言則充滿力量感與節奏感,而南方地區則以婉轉、細膩的曲調為主,能夠展現出溫婉、柔和的音樂情緒。[2]因此,二胡演奏中,把握樂曲情感方能通過演奏技法的科學選用與創新應用實現情感的精準傳達,為此,情感對技法的提升具有一定促進作用。
二、二胡演奏中技法運用策略
(一)選用正確的演奏姿勢
二胡演奏時,演奏者的姿勢與其技法的展現關系密切,常用的姿勢有三種。一是平腿坐姿,這是合奏或伴奏情境下的常用坐姿,演奏者所坐的凳子要適合自身高度,確保雙腿能夠自然平放即可,大小腿相互垂直且腳后跟平行著地,大腿上部保持平直,而后將琴筒放置于左腿上。二是架腿坐姿,此方法主要用于二胡獨奏情境,演奏者坐在凳子上后,左腿置于右腿上方,而后在左腿根部放置二胡琴筒,此坐姿能擴大演奏者與琴筒間的接觸面,并能提升其身體穩定性,還能削弱左手施加于二胡上的壓力。三是站立姿勢,此方法通常不在正式演出中使用,演奏者要保持站立姿態,周邊環境對此種演奏姿勢的影響較小。這三種方法應根據具體的演奏情境合理選擇,但所有演奏姿勢應用時均要注意放松身體,挺直上身。保持良好的演奏姿勢能體現對觀眾的尊重,同時也是演奏者自身技藝專業性、演奏投入度的外在體現,是觀眾是否認同二胡演奏者的重要衡量依據。同時,正確的演奏姿勢還利于演奏者技法的合理展現,可為情感的融入奠定基礎。
(二)恰當使用左手演奏技法
1.合理運用揉弦技法
二胡演奏時,有滑音、揉弦、撥弦、顫音等多個技法,其中,揉弦技法最為常用,是指演奏者手指在琴弦的特定音位處采用扇面形式滾動撥弦的方法,揉弦時所發出的是波形聲音,此技法技術難度較高,屬于歌唱性較強的左手演奏技法。[3]揉弦時應保持上臂運用的主動性,以使手指自然屈伸。同時,揉弦過程中,第三指關節要保持微微彎曲狀態,并應確保虎口位置穩定不變,以免影響音色呈現效果。揉弦時,要控制好頻率,以免頻率過高或過低而導致音準出現偏差。此外,還要結合二胡音樂作品的主題,根據樂曲所要表達的情感意境有選擇性、靈活性地使用揉弦技法。
2.精準變換把位
二胡演奏時,演奏者要根據樂曲變化進行左手把位的變換,具體方法是演奏者左右虎口放在琴桿上方,順著琴桿上下挪動把位。換把技術的應用是否科學,決定著演奏時音準、音色的呈現效果。換把時,二胡演奏者首先要保持輕松,自然放松左手虎口,琴桿不可握得過緊,應采用半握拳握把法,盡可能放松左手手腕,并利用手臂牽引左手沿琴竿在縱向上平移,且左手虎口應向適合的把位移動。換把時演奏者要控制好上臂的平穩度及移動速度,以免出現把位移動不精準的問題。要使左手臂保持自然下垂狀態,并且要根據演奏時的聲音變化選擇適宜的換把時機。
3.控制左手撥彈力度及速度
二胡音樂曲目的速度并不一致,除了基本的慢、中、快三個速度劃分方式外,在快慢之間還有漸快與漸慢、稍快與稍慢等速度。除此之外,還可以自由速度演奏曲目。通過技法表達情感時,激昂歡快的樂曲應加快速度,而悲愴情緒表現時則要放慢速度。因此,二胡演奏者要牢記樂譜上所標記的速度,結合樂曲情感的變化實時、靈活地調控撥彈速度。二胡演奏曲譜上通常會標記出樂曲的力度,有弱、漸弱、強、漸強等多個層次,各層次均對應不同的力度,因而二胡演奏者要加強演奏時的力度控制,以不同的力度表達不同的琴音強度,從而通過音效變化提升二胡音樂作品的內涵。
(三)掌握右手持弓技巧
1.長弓技巧
長弓是由弓根到弓尖或是由弓尖到弓根,在手指、手腕、小臂、肩部及軀體共同運動之下進行演奏的方法。根據拉弓的速度不同,可將長弓技法劃分為三種類別。一是慢長弓,二是中速長弓,三是快長弓。長弓技法是其他運弓技巧的基礎,通常運弓速度較慢,可以在運弓時對動作感覺進行調節,且長弓訓練有助于提升演奏者的松弛力及平衡力。運用長弓技法時,要保證動作的精準度,應平直運弓,確保手臂力量能向琴弦有效傳遞,并且要控制適合的速度比例,進而實現音響效果的有效表達。拉長弓時,右手腕應向外突出,但要控制好大臂外伸時機,防止外伸過早導致肘部抬起幅度過大而影響演奏效果。伸直右臂后再向外側拉弓,推弓時應先收大臂,再使小臂跟隨大臂向左移動。長弓技法應用時,要確保弓子平直運行及順暢傳導力量,并應保持適宜的壓速。
2.連弓技巧
連弓是指利用同一把弓連續性完成不少于兩個音符演奏的技法,二胡連弓技法具有演奏方式相對復雜的特征,在表達豐富音樂情感時較為常用。連弓時要合理分配弓段,把握無盈余、不超支的連分段原則,防止出現弓子數不足以滿足連弓需求的情況。在時值存在差異的音符連弓時,要以最小時值作為分配依據。若同一弓具有多個音符,或是所用弓過長,弓的杠桿作用會影響連弓效果。[4]連弓時若以弓根部作為起始點,應降低連弓的壓力與速度,盡可能節約前半弓在各個音符上分配的有效弓段,確保后續弓子在弓尖位置處的加壓提速需求可得到有效滿足。連弓時要均勻、緩慢運弓,確保所有弓獨立運行,且在無特殊要求時,不可在分配單元上用弓打拍。此外,弓區及弓段長度存在差異時,可以結合運用分弓等其他弓法,以便增強二胡連弓音質的均衡性。
3.跳弓技巧
跳弓是在弓子自身彈跳力作用下發出高彈性且短促聲音的演奏技法,具有自然跳弓、控制跳弓兩種不同方法。采用自然跳弓法時,應利用右手拇指、食指及中指固定弓桿,之后將無名指放在中指下方,用于繃緊弓毛,在最佳彈跳點處略微抬起弓桿,使之脫離琴筒,然后自然放松手腕。利用手臂運動帶動手腕,確保手甩動幅度不小于小臂運作幅度,弓子按V字形運動,使弓毛及琴弦相互摩擦進而發出聲音后再使弓子彈離琴弦,進而再次觸弦發聲,弓子會在兩個不同琴弦之間跳動,從而形成均勻、快速且時長較短的聲音。控制跳弓時,應利用小臂,在手腕及手指的配合下,使弓毛與弦摩擦后再快速將弓彈離琴筒,使之發出短、急、強的音符。控制跳弓法應結合其他弓法使用,以擴大運用范圍,且要注意此技法運用時手、腕、臂三者間的協同配合,以便呈現出不拖拉、較短促、彈性強的聲音。
三、二胡演奏中利用演奏技法渲染情感的策略
(一)深入分析演奏主題
情感表達是激起觀眾情感共鳴的重要方式,具備豐富情感的二胡演奏,更能吸引觀眾注意力,進而打動觀眾。二胡的演奏主題多以敘事、抒情、寫景為主,主題類型較為繁雜,為在演奏過程中實現演奏者音樂情感向觀眾的有效傳遞,演奏者要精準把握演奏主題。[5]通過細分主題類型,深入體會創作者要展現的音樂畫面,并對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內涵進行深入體會,以精準把握樂曲靈魂。除了用心感受情感外,演奏者還要加強自身演奏技巧的練習,實現演奏過程中各種技法的靈活運用,運用飽滿的情緒以及精湛的技法演繹二胡曲目,并將音樂風格完整呈現在各個樂段之中。演奏者應結合多種情境,重復性打磨曲目,用心感受情感抒發的過程,從中篩選出最契合的演奏節奏。同時,還要做到各個音符的精準分析,加強各個音符長短及節奏控制,并應將演奏者自身生活經歷、個性意志融入其中,從而實現音樂情感的有效渲染與科學表達。
(二)關聯現實世界與想象世界
想象是藝術表達的重要途徑,作為表演藝術之一的二胡演奏,也要通過開發演奏者的想象力,激發演奏者的技術創造力,進而實現演奏技法與演奏情感的巧妙融合,以此提升二胡音樂情感的渲染效果。因此,在二胡演奏過程中,要以現實世界為基礎,深入開發二胡演奏者的藝術想象能力,為現實世界與想象世界的有機融合產生驅動。應在與創作時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中,對曲作者的心境、情感波動進行把握,以鍛煉演奏者的想象力。同時,二胡演奏者還應在日常演奏過程中,注意開發自身想象力,通過大量的技術練習積累想象經驗,進而消除現實世界與想象世界之間的屏障,在想象及現實有效銜接的基礎上,創新樂曲演奏方法,根據樂曲的變化巧妙融入演奏者的自身情感,實現自身精神與音樂精神的深度契合,從而在情感與音樂深入融合的基礎上,實現引起觀眾情感共鳴的目標。
(三)把握二胡曲目誕生地特色
由于我國地域廣袤,不同地區的音樂發展特色不一。在二胡演奏方面,各個地區所呈現出的風格也不盡相同。因此,地域特點也會對二胡演奏中的情感渲染方式及效果產生影響。二胡演奏時,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地域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融合演奏技巧及演奏情感,進而深化情感渲染效果,實現二胡音樂作品的完美呈現。二胡演奏者要對所要演奏的曲目進行深度的了解,要明確樂曲誕生地,了解該地域的文化特征,同時還要收集同地區的其他二胡樂曲,通過多個曲目的對比分析,總結出該區域二胡曲目的共通之處,進而選用最為適合的演奏技巧演繹曲目,同時把握適宜的情感融入時機,采取適合的情感融入方式,充分彰顯地區特色,使觀眾在欣賞二胡音樂作品時感受到該區域二胡曲目的特色,并結合這些特色深切體會樂曲所要表達的情感。
(四)分析二胡曲目創作背景
二胡曲目創作時,曲作者往往會融入自身情感,將二胡音樂作品作為自身情感寄托與傳播的重要載體,演奏者與欣賞者可通過演繹曲目或是傾聽曲目,體會到曲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內涵及精神理念。為此,二胡演奏時,為實現演奏技法與演奏情感的深度融合,要對二胡曲目創作時所處的時代背景進行解析,從而了解曲作者是在何種情境之下產生的創作靈感,并明確二胡曲目創作時曲作者的心理波動,進而準確把握二胡曲目中所蘊含的精神思想及情感理念。應在演奏二胡曲目之前,全面收集曲目創作相關資料,分析創作時所處的年代背景、社會環境情況,也可以對曲作者的人生際遇展開深度分析,結合曲作者的心境感受探究二胡曲目的情感內涵,結合演奏者自身的理解,運用相契合的技法進行情感的完美表達,在演奏頻率、速度、力度等各個維度有效調控的基礎上,實現曲作者情感的精準詮釋與傳達,進而激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四、結語
二胡音樂作品演奏過程中,情感渲染程度會對音樂呈現效果產生直接影響。通過分析發現,情感與技法之間存在密切關聯,不僅要通過技法表達情感,融合情感演繹音樂作品時,也可對演奏技法的優化產生有力驅動。在演奏者精湛技藝、豐富情感的深度融合之下,才可呈現出更加優美動聽的二胡樂曲。
參考文獻:
[1]高宇燕.二胡演奏技法與情感的融合——以《紅梅隨想曲》為例[J].戲劇之家,2023(11):106-108.
[2]雷建超.戲曲音樂中二胡演奏情感的表達[J].大眾文藝,2021(09):105-106.
[3]谷一.二胡協奏曲《雪山魂塑》演奏技法的合理運用與情感表達[D].貴州民族大學,2020.
[4]高玲.二胡演奏中的技法運用與情感表達[J].大眾文藝,2017(01):143.
[5]蘭冰玉.談二胡作品《紅土印象》演奏技法分析和情感表達[D].哈爾濱音樂學院,2022.
(作者簡介:王雁,女,大專,甘肅省敦煌藝術團,三級演奏員,研究方向:二胡)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