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舟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武力奪取政權,一靠“槍桿子”,二靠“錢袋子”。打仗,在很大程度上是打后勤保障仗。后勤保障主要包括糧食供應、武器裝備和士兵軍餉三大類,說到底都是“錢”的問題。

1906年中華革命軍銀票100元1906年初,孫中山在河內與同盟會分會籌備、設計、發行。上有孫文中文印章、英文手簽印刷。
辛亥革命前,從18 94年廣州起義開始,到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成功推翻清王朝,在此17年間,孫中山及其成立的會黨發動了大大小小共10余次革命起義。因被清廷通緝,孫中山從事反清革命活動基本上是在美洲、南洋、日本等海外各地進行,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籌措革命經費。
籌款方式有收取會員費,向親友、富商及華僑華人募捐、發債等。據統計,孫中山共籌集資金超過70 0萬港元(注:當時的港元是銀元代用券)以上。其中,所需軍餉大部分籌自海外華僑,以采取募集、發債等方式為主。無論從已經發現的票券實物品種、數量還是籌資總額規模來看,孫中山都堪稱中國歷史上“籌款第一人”。
從金融投資的角度來看,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發行的各類籌餉票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第一,籌餉票券名稱繁多,名稱包括會股券、債券、收據、憑據、憑券、憑單、軍需票、金幣券、銀票等。但從內容來看,包括相當部分冠以“捐助”之名的票券,絕大多數都屬于需要還本付息的未來“準政府”債券性質。
第二,作為投資性債券,籌餉票券具有投機性強、風險高的明顯特征。所有票券還本付息的基本前提是革命必須取得成功,必須成立新的政府??上攵锩晒εc否的政治風險和償還時間的不確定性都很大,購買籌餉票券明顯屬于風險投資性質。

1904年軍需債券10元1904年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創立“中華革命軍”組織,為籌集革命經費,發行面額10美元、100美元兩種軍需債券,以一折方式貼水發行,實收則分別為1美元、10美元。共籌得資金約4000美元。該券正面文字為:“此券實收到美金壹圓正,本軍成功之日,見券即憑還本息拾圓。”

1907年捐助中華革命軍軍需銀20元憑券該憑券券面印有文字承諾:“大功告成之日,由軍政府照約償還并酬以特別權利。”

1911年中華國民軍軍需票5元孫壽屏(即孫眉)中文手簽軍需票印有文字:“大功告成之日,當由軍政府照約償還,并酬以特別權利,發回收執,以照公信?!?/p>
第三,籌餉票券的風險溢價體現了回報率與風險高低的匹配關系。興中會時期最早發行的兩種票券,即18 9 5 年“中國商務公會股券”和19 0 4 年“軍需債券”,風險最高,回報率也很高,都是“一可報十”“十可報百”,連本帶息10倍償還,實際回報率高達9倍。
同盟會中期簽發的票券,如19 0 8年“捐助中華革命軍軍需銀憑據”,則規定“本利四倍償還”,即實際回報率為3 倍。同盟會后期、辛亥革命爆發前夕(1911年)發行的“中華民國金幣券”,實際回報率只有1倍。武昌起義爆發之后臨時發行的“中華革命軍義餉憑單”則沒有利息和其他任何回報,只能在新政府成立后按票面金額等同現鈔參與流通使用。
可見,隨著滿清政府風雨飄搖、垮臺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民國新政府成立的可能性越來越高,籌餉票券本息償還的風險呈逐年下降趨勢,規定的投資回報率也就越來越低。
第四,部分籌餉票券還享有“商業優先權”及其他“特別權利”的綜合回報。如19 0 7年“捐助中華革命軍軍需銀貳拾圓憑券”,規定“軍政府照約償還并酬以特別權利”。19 0 8年“捐助中華革命軍軍需銀憑據”上除了規定“ 本利四倍償還”之外,還享有“各項路礦商業優先權利?!?911年“中華國軍需票伍圓券”,規定“由軍政府照約償還,并酬以特別權利”。19 11年9月“中華革命軍籌餉局拾圓收據”,則寫明“中華民國成立之日,準列名為優先國民,概免軍政府條件之約束而入國籍”。

1911年中華革命軍籌餉局10元收據收據上有李公俠手簽,印有文字:“中華民國成立之日,準列名為優先國民,概免軍政府條件之約束而入國籍。”
第五,籌餉票券普遍具有較強的金融投資屬性?;I餉票券雖然貫以“捐助”稱謂,實際上多為有償性質,如“捐助中華革命軍軍需銀憑券”、“捐助中華革命軍軍需銀憑據”等,都具有高額回報的投資性。而凡是沒有明確規定回報率的票券,則發售十分困難。如“中華民務興利公司債券”和“中華革命軍銀票”等,票面上都沒有利率的明確表述,資料顯示其發行量也極少,甚至一票難售。由此可見,辛亥革命前發行的籌餉票券多數具有較強的金融投資和投機屬性。這也是符合人性的一種社會常態。
第六,籌餉票券多采用折扣貼水的發行方式。如“中國商務公會股券”和19 0 4年“軍需債券”,以1折貼水發行;“捐助中華革命軍軍需銀憑據”,以2.5折貼水簽發;“中華民國金幣券”,則以5折貼水發行。
綜上所述,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發行的各類籌餉票券,基本上屬于承諾以未來成立新政府的信用作擔保而發行的“準政府公債”;投機性強,風險高;風險定價體現了風險與收益的匹配關系;多采用折扣貼水的方式發行;籌餉票券的收益,除了資金回報率之外,部分還有“特別權利”“各項路礦商業優先權”“優先國民”等其他經濟、政治等方面權利優惠的綜合收益。

1905年中華民務興利公司債券1000元券面有孫文中文手簽。1905年10月,孫中山離開日本赴越南籌集革命經費。其臨行前在日本橫濱印制票面為1000元的“中華民務興利公司債券”2000張,計劃籌款200萬元。當年11月到西貢堤岸后,建立同盟會分會,并以投資方式進行掩護,發行債券募集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