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的到來,使人們的閱讀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紙質閱讀某種程度上正在被電子閱讀所取代,音頻、視頻等資源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在這一背景下,數字圖書館應運而生。相較于傳統的圖書館,數字圖書館能夠將不同載體、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資源用數字技術進行存貯,并實現多區域、多對象的傳播,而在傳播過程中,流媒體技術的應用是不可忽視的。
一、流媒體技術概述
(一)流媒體技術的概念
流媒體就是指采用流式傳輸技術在網絡上連續實時播放的媒體格式,如音頻、視頻或多媒體文件。而流媒體技術就是把連續的影像和聲音信息經過壓縮處理后上傳網站服務器,由視頻服務器向用戶計算機順序或實時地傳送數字資源,并保證用戶順暢接受的網絡傳輸技術。在傳統的媒體環境下,用戶想要觀看音頻、視頻等數字信息,需要經過下載、解壓、存儲等流程。這種信息傳送方式耗時較長、資源存儲空間大,且難以滿足人們多元化的閱讀需求。而隨著流媒體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網絡傳輸可以通過緩存的方式來實現,也就是說,用戶不需要將整個文件下載完成才能瀏覽,他們可以一邊下載、一邊觀看,還可以根據個性化的需求選擇內容形式。這樣的技術手段不僅優化了信息傳輸方式,也方便了人們的多元化閱讀。[1]
(二)流媒體的系統構成
通常來講,流媒體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編碼工具:用于流媒體文件生成的編碼工具,負責對音視頻文件編碼壓縮;第二,流媒體服務器:用于控制、傳送流媒體數據,負責對數據包進行容器封裝以及負責網絡協議打包;第三,CDN網絡:用于支撐流媒體的全網分發網絡;第四,網絡協議:用于支持特定的流式傳輸的網絡協議:第五,播放器:各操作平臺用于顯示流式數據,負責對圖像進行解碼顯示。
(三)流媒體技術的特點
流媒體技術能夠將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數字資源轉化為一種特殊的壓縮格式,并在服務器端口以壓縮包的形式連續不斷地傳輸,保證用戶能夠及時閱覽。基于此,流媒體技術在運用中主要顯現了如下特點:需要采用本身能夠實現高壓縮率以及高品質的音頻和視頻編輯器,通過流媒體編解碼技術,能夠實現對音頻和視頻內容的高壓縮率編解碼,同時還能夠確保視頻和音頻自身的品質在當前并不會受到明顯的影響。在流媒體技術中,大部分的編碼器允許一個文件對視頻進行多重編碼以及多重傳輸,當前可以完全滿足用戶在使用時對多元化閱讀的實際要求。這樣用戶就可以一邊緩存、一邊瀏覽。
從流媒體技術的特點可以看出,在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中,技術的創新可以彌補傳統形式下多媒體發展的局限,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的閱讀選擇,同時也能讓信息傳輸更加流暢、快捷、準確。
二、流媒體技術在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的運用優勢
數字圖書館的出現能夠為更多用戶提供方便快捷且具有高信息化水平的內容。通過數字圖書館能夠提高圖書館服務的整體質量,并且確保服務機制在進行構建時,其構建質量得以提升,滿足當下人們對閱讀服務的實際需求。在當前的數字圖書館建設過程中,工作人員會將已有的文字、圖像、聲音等一系列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通過互聯網對所有的信息進行傳輸,實現信息資源的有效共享。每一個智能終端均可以通過聯網、登錄網站這種方式實現隨時隨地享用圖書館中的數字化信息資源。但是,在數字圖書館推動信息資源共享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難題,例如不同的數據庫各不兼容,資源共享困難;信息傳輸效率低下,用戶難以獲得順暢、多元的信息資源,等等。基于此,流媒體技術的運用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思路。具體而言,在數字圖書館建設中流媒體技術的運用優勢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在信息資源存儲與共享方面的優勢
在傳統模式下,圖書館的多媒體資料主要通過磁帶、DV、CD、VCD以及錄影帶等形式存儲,這種形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紙質文獻存儲的弊端,但是仍需要人工管理,且難以有效滿足用戶自主獲取信息的需求。而在流媒體模式下,數字圖書館可以利用技術手段實現對多媒體圖書資源的重新編碼,形成便于存儲的數字資源,提高了文獻存儲效果,也為資源共享創造了條件。軟件在引入數字圖書館后能夠實現對多媒體資源的綜合存儲,同時也為用戶搭建了共享資源平臺。
(二)在改善圖書館信息服務方面的優勢
流媒體技術在數字圖書館中的應用能夠將不同類型的數字資源以多元化方式傳遞給用戶,滿足用戶閱讀需求。例如某數字圖書館軟件中的視頻播放采用先進的流媒體點播技術,Windows平臺單服務支持1000并發以上,Linux系統單服務器支持2000并發以上同時瀏覽,客戶端無須下載任何播放插件,支持各種移動終端接入,包含安卓Android、蘋果IOS等移動設備;同時,視頻播放支持原清、普清、標清、高清、超清等多碼率切換,支持外掛字幕、多字幕切換,字幕格式支持SRT及WebVtt等,支持懸停預覽、視頻標注,充分滿足了用戶的瀏覽需求。電子書則支持顯示比例調整、全屏顯示、查找并高亮文本、文檔分頁預覽、頁面跳轉、單雙頁模式切換等操作,也支持離線觀看,從而為用戶提供了多樣化的閱讀體驗。由此可見,在流媒體技術的支持下,數字圖書館中的信息服務逐漸完善,有效滿足了現代用戶的閱讀瀏覽需要。
(三)在提高信息傳輸效率方面的優勢
在傳統模式下,大體積的文件在傳輸過程中經常面臨卡頓等問題,同時還存在耗時長、不支持在線同步傳輸等局限性,讓用戶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困難重重。基于此,流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壓縮文件,讓信息的傳輸更加迅速,并實現同步傳輸。此外,流媒體技術采用了“邊傳輸、邊播放、邊丟棄”的資源傳輸模式,用戶所下載的資源在到達客戶端并完成播放后,其相應的存儲空間即刻就會被釋放出來。這樣用戶只需存儲少量的緩存文件就可以獲得大體量的信息資源,有效緩解了硬件的壓力,提高了信息傳輸效率。[2]
三、運用流媒體技術建設數字圖書館的策略
流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改變了傳統模式下數字圖書館的多媒體信息存儲、傳播方式,更是讓信息服務上了一個臺階。當然,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人們在信息獲取方面的需求也不斷變化。數字圖書館需要充分挖掘流媒體的運用優勢,調整數據資料,以便于給用戶提供更適合的服務。
(一)構建視頻點播模式
視頻點播是一種服務,它使用戶能夠從范圍較廣的數字圖書館中選擇和觀看視頻內容,并控制時間順序以觀看內容。視頻點播服務向用戶提供電影、音樂、電視劇等廣泛的視頻內容以供流式傳輸和下載。此外,該系統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計算機、有線電視等多個平臺和連接設備向用戶提供服務電視和智能電視。
數字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可以通過投放設備來構建視頻點播系統,以方便用戶自行獲取圖像、文字、靜態圖片等信息資源,獲得優質閱讀服務。例如,某數字圖書館通過引入交互式VOD系統構建了視頻點播模式。整個系統具備統一并完善的認證、計費和綜合管理功能、完善的內容CDN分發策略、可靠的負載均衡方式和先進的DRM數字版權管理系統,以及強大的后臺管理功能,能夠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自服務系統。例如,系統可滿足用戶點播節目庫中的各類節目,在觀看節目時可進行控制,包括播放、暫停、快進和快退等;系統采用了Linux操作系統,具備Linux多用戶多進程、穩定性強和不易受病毒感染等特性,同時基于Linux體系的開放特點,視頻服務器的操作系統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視頻資源,保證了點播效率;服務器采用流式傳輸,保證節目可被用戶點播收看,也可以基于相關協議進行下載,以有效保護數字版權。
綜上,視頻點播模式在數字圖書館中的構建能夠充分發揮流媒體技術的優勢,讓用戶能夠更加自由地獲得優質信息。當然,隨著視頻點播技術的開發,數字圖書館還應進一步探索信息服務過程中不同主體之間的交互性,以促進信息資源的共享。
(二)打造智慧服務體系
傳統的信息檢索之所以漸漸地被人們所淘汰,原因之一就是傳統的檢索模式更多的是將用戶所輸入的查詢內容進行分析,并且實現與系統文獻中的標語相匹配,判斷兩者之間所存在的相似性,但是這種方式卻忽略了用戶與信息檢索之間本身所存在的交互性,甚至忽略了用戶在實際信息檢索過程中,其本身所占據的主導位置,導致其應用質量無法進一步得到提升,難以滿足當下用戶在實際使用時的需求,更無法提高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滿意程度。當下在進行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時,要對其檢索方式進行改變,應明確在進行檢索時,其不僅僅包括用戶本身的信息需求,還包括情境影響、認知發展等,如果忽略了用戶在使用時的信息行為以及信息習慣,會導致其信息檢索質量不佳,這也是傳統信息檢索無法實現用戶和系統直接進行有效交互的根本原因。由于忽略用戶的信息行為和習慣,傳統的信息檢索系統遭遇瓶頸而無法有效支持用戶與系統之間的交互。流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形成信息的雙向傳輸,即一方面用戶通過設備獲取信息資源,另一方面系統平臺也能夠對用戶的閱讀行為進行數據采集,并建立用戶動態數據庫,通過大數據分析對用戶進行畫像,進而打造智慧、精準的閱讀服務。基于此,數字圖書館在建設中應重點關注用戶在使用前、中、后的體驗,為其構建便利化、人性化的用戶網絡服務平臺。這樣的技術應用能夠優化圖書館閱讀服務模式,提高閱讀服務質量。
(三)構建線上閱覽空間
數字圖書館不僅能夠滿足用戶查詢信息或搜集資料的需要,還能夠滿足特殊群體更高層次的學習、交流以及討論等需求。而通過流媒體技術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轉變傳統的信息服務模式,推動信息共享,讓用戶之間的交流更加順暢,為高層次的閱讀、學習、研究等活動提供支持。例如,某數字圖書館引入了數字語言室軟件,專門為語言學習者的線上學習創造條件。軟件能夠為學習者提供講解、討論、分組或個別的語言練習空間,強調鍛煉學習者的“聽”“說”“讀”“寫”“譯”等各方面的技能,也可將影音視頻、圖形圖像、動畫以及文字等各種多媒體信息以及控制實時動態地引入學習過程中。數字圖書館系統中的網絡影院模塊支持播放720P或1080P高清片源、DVD文件、VCD文件及幾乎所有流媒體格式文件,流媒體傳輸保證音視頻同步播放且流暢無延時;實現視頻展臺、錄音卡座、DVD、VCD、硬盤播放機、USB攝像頭等設備內容的實時廣播,最大限度地共享音視頻資源。這樣學習者就可以根據需要獲取資源,并通過線上平臺與其他用戶進行分組討論、主題討論、電話會議等,從而提高線上學習效率。
(四)實現閱讀宣傳推廣
圖書館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機構。但是,由于技術層面的限制,實體圖書館中大量的圖書資源難以實現最大范圍地輻射,影響了其文化服務職能的實現。而在流媒體技術環境下,圖書館的一些重要信息不僅能夠傳遞到更多特定人群,同時還可以采用線上直播的方式,來面向一些偏遠地區的大眾進行科普宣傳活動。如此,不僅能夠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而且也能進一步體現圖書館的服務職能,使其能夠更好地向群眾傳遞知識信息。例如,某市數字圖書館整合多個數據庫,推出海量資源一站式檢索服務。數字圖書館包含了最全面的免費檢索平臺,用戶可以登錄知網、讀秀、萬方、維普,實現綜合檢索與學習,享受優質閱讀資源,進行學術研究;包含免費影音平臺,用戶可以登錄雅樂經典視頻數據庫等,瀏覽、下載影音視頻;包含海量免費電子圖書及期刊資源,讀者可以點擊下載或者在線閱讀。通過這樣的技術運用,數字圖書館有效實現閱讀推廣,在最大范圍內為用戶免費提供方便、快捷的閱讀服務。
四、結語
在數字圖書館建設過程中,流媒體技術發揮著顯著優勢,對提升線上閱讀服務質量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結合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實際情況對流媒體技術的運用進行了闡述,并針對如何利用流媒體打造數字圖書館特色閱讀服務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但是其中依然存在諸多不足。因此,在數字文化發展的背景下,相關主體應進一步挖掘流媒體技術的應用價值,提升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哈萬芬.流媒體技術在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的運用探討[J].數字通信世界,2022(12):111-113.
[2]崔志超.流媒體技術在數字化信息傳輸中的運用[J].新媒體研究,2017(10):35-36.
(作者簡介:邱海,男,本科,張掖市甘州區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數字圖書館建設、讀者服務)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