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彥
摘 要:高中學生正處在人生發展的關鍵階段。因此,在這一階段的英語學習對于高中學生而言至關重要。但是,目前的英語閱讀課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學生對英語閱讀課程的興趣不高。因此在實際的高中英語閱讀課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充分發揮、利用課堂導入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因此,文章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導學環節發揮的積極作用進行剖析,為提高英語課堂中閱讀教學的學習質量和教學效率提出建議,旨在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成效,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導入環節;策略探究
在新課標背景下,現在的英語教學更加明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他們以學生的個人特點為出發點,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如何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完善的英語閱讀教學導入環節能夠提高他們對英語閱讀的興趣。而英語學習活動觀在英語閱讀導入環節的應用,能夠讓高中學生對其所閱讀的內容有著更為充分的了解與認知,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遞進式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對于英語閱讀課堂而言,課堂導入環節既能夠讓學生提前對閱讀內容有所了解,提高課堂效率;同時,高效的課堂導入也能夠持續推動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積極性。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探究英語活動觀在閱讀教學導入環節中的應用能夠不斷提高英語閱讀質量,幫助高中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
一、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概念探析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指出: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指學生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體現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使學生基于已有的知識,依托不同類型的語篇,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展、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維發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換言之,英語學習活動觀就是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基于學生已經形成的認知結構,開展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遞進式的教學活動,以達到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因此,英語學習活動觀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導入環節中的應用具有其獨特的價值,使用得當能夠有效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
二、英語學習活動觀下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導入環節的策略探究
(一)開展創新性小組閱讀活動
在開展高中英語閱讀導入環節時高中學生更容易因為同輩群體的帶領作用投入到英語學習過程中。因此,在英語學習活動觀下開展閱讀教學導入,可以采取小組閱讀形式。在開展英語閱讀導入環節時,教師基于閱讀教學文本主題,設置合理的問題鏈,可以給每個小組安排讀前討論,讓組內學生思考在這個英語閱讀主題語境之下可能會發生的故事情節,并讓組內學生用英語將故事描述下來進行課堂分享,再指導學生在分享后通過閱讀檢測自己的讀前預測,加深對閱讀語篇的學習理解。而這種以小組成員合作進行的閱讀課堂導入環節,更能夠提高學生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的積極投入程度,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開展閱讀,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符合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教學宗旨,在英語學習中鍛煉了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合作能力。
(二)利用思維導圖開展課堂導入
思維導圖,作為傳達思維的一種形式,相較于冗雜的書面符號,其更加具有發散性的特點,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中不同的層級之分,引導學生在閱讀導入環節中利用思維導圖對閱讀主題有所理解。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課堂上能夠發揮積極作用,主要歸因于思維導圖的特點,在思維導圖中進行體系的構建,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學習印象,同時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也是一個頭腦風暴的過程,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通過繪制“發揮自己想象力”的思維導圖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而這一特點恰恰與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教學視角有很多共通之處。同傳統的英語教學課堂相比,思維導圖的引入摒棄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固有的教學方式,以往的課堂教學局限了學生的思維將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忽視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身所具備的特色和創造力。因此,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在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利用思維導圖開展閱讀導入,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自由表達能力,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從而培養他們的閱讀與寫作能力。例如在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一Unit 3 Travel Journal中,教師可以基于主題語境,設置問題鏈,讓學生在閱讀之前,借助思維導圖思考并討論以下問題:1. What should we prepare before travel? 2. How do we make a travel plan?讓學生對“旅行”這一閱讀語篇主題更加了解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他們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導入環節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的自由表達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這一學習工具在一定的框架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高中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引導下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構建真實閱讀情境
英語學習活動觀強調要在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其英語核心素養。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始終清醒地認識到學生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和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教師需要借助各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工具來幫助學生更多地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教師在課堂上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人發展狀況充分了解。同時,在高中英語閱讀導入環節中,教師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導入,鼓勵學生將閱讀內容與實際生活展開自由的討論,加強閱讀文本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這樣也是幫助學生培養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的過程,在生活情景中引導學生進行表達和分享,利用生活情境中的內容拉近高中學生與閱讀內容之間的聯系。如,在教學新人教版必修一Unit 1 Friendship這篇語篇時,教師可以創設相關情境進行導入,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情境對話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對于友誼這個話題有深刻的理解。這樣以生活情境導入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場景中暢所欲言,更能夠拉近學生與閱讀文本之間的聯系,更有利于學生進入深度學習。
綜上所述,英語學習活動觀在提升高中英語閱讀導入效率方面具有其重要的意義和效果。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目標,探索多種課堂教學模式,利用小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課堂導入教學中通過思維導圖、閱讀情境創設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閱讀文本的興趣,拉近學生與閱讀文本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更好地提高英語閱讀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陳永萍.核心素養下高中英語課堂導入必要性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04).
[3]汪富金,宋順生.基于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J].基礎外語教育,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