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龔榮茂

臺山鰻魚 許銳翔 攝
臺山鰻魚養殖始于1993年,最初的養殖面積只有3.3公頃,年產值130多萬元。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斷擴大發展,截至2022年底,臺山鰻魚養殖面積達5萬多畝,年產量約50408噸,年產值約62.13億元。臺山鰻魚在業界中具有重要地位,2022年出口鰻魚及其制品達14.6億元,占全國鰻魚總產量的60%左右,占廣東總產量的90%以上,被譽為“世界鰻業看中國,中國鰻業看廣東,廣東鰻業看臺山”,主要出口國家為日本、韓國。
2011年,臺山鰻魚養殖出口基地被授予“全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典型示范區”,同年11月3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臺山鰻魚”產地還先后獲評為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國家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廣東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榮譽稱號。
臺山發展鰻魚產業做法和經驗,一是構建科技支撐體系:臺山主動對接國內外高端科研機構、企業,構建全面的科技支撐體系,從源頭上加強監管,確保鰻魚生產的安全衛生。二是構建質量檢測體系。臺山鰻魚產業園內的食品生產企業建立了獨立的檢測中心,對產品質量嚴格把關,確保產品達到國內綠色食品標準及《出口鰻魚商品技術指南》中的要求,且滿足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比國內更為嚴苛的質量要求。三是充分發揮鰻魚行業協會協調溝通作用。通過分析市場需求、商定各階段的出魚數量、價格以及規格,并根據公司能力高低、規模大小、近幾年出口平均數等情況,確定企業份額,避免出口企業之間壓價競爭,增強養殖戶信心,牢牢掌握著鰻魚國際貿易定價權。四是推行聯農帶農模式。臺山鰻魚產業堅持“產業園+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聯農帶農,包括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探索完善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引導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民建立緊密、穩定的合作關系。企業為周邊農戶提供標準化養殖技術、資金等支持,擔起質量把關責任。
目前,臺山鰻魚產業正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更大動能。

烤鰻加工 許銳翔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