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力達


產業興則農村興。做好“土特產”文章,根在水土、在農民、在文化。
近年來,南雄市瀾河鎮深入部署實施鄉村振興“12345”工程,依托自營“豐怡瀾山”線上商城和瀾河鎮強鎮富村公司(瀾云經濟),助推“瀾貨出山”,重點開發瀾山蜂蜜、農家花生、葛坪胡須雞、瀾云絲苗等多款農產品,全域全面開展農特產品產銷對接,邁出農業農村現代化新步伐。
竹筍,味恬淡而清鮮,氣美醇而蘊藉,清脆鮮嫩,自古有“寒土山珍”美譽,自古被當作“菜中珍品”。新筍萌出,拔節有聲,味香質脆。
過去,南雄客家人在每年的中元節祭祀親故時必用鴨血涂在祭祀品上。中元節當天,家家戶戶都會宰殺鴨子,烹飪鴨子則成了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品。為了能長年吃到竹筍,勤勞智慧的當地人除了把筍曬制成筍干外,更把鮮筍放入山泉水中發酵腌制成爽脆、酸醇、風味獨特的南雄酸筍。筍干、酸筍與本地放養的麻鴨燜制,猛火陰油放入姜片、蒜頭、鴨肉炒至淺金黃,放入沙姜、香葉等調料炒勻,烹入香醇米酒,小火翻炒至香料出味,加入啤酒、上湯,加蓋大火燒開轉中火燜至肉質軟滑,聞而不腥、酸而不膩,成了一道家喻戶曉的經典菜品,具有濃厚的地方風味,是當地飲食的地標美食。
“沒想到在廠區就能買到質優價美的特色山貨。”夏日炎炎,張師傅走進中核錦原鈾業公司營業廳接收商品,瀾河筍干、高山蜂蜜、百香松茸干、山茶籽油……只見營業廳內陳列著琳瑯滿目的農特產品。“特色山貨成色就是不一樣,獨特的瀾河筍干清香四溢……”張師傅連連稱贊。
眼下,土特產成為不少人購置禮貨、走親訪友的一大選擇。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號角吹響的時刻,適時融入創意,把田邊不起眼的土產做成了鄉村文創飲食手信,融入設計感與情懷,讓鄉村特產既看得見又帶得走。瀾河駐鎮工作隊隊長何榮生介紹道:“2023年1至5月,全鎮消費幫扶數額達82.5871萬元,同比增長85.9%。瀾河鎮土特產農產品的生態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日益凸顯,注重開發農業產業發展多種功能、挖掘鄉村飲食文化多元價值,有效帶動瀾河鎮脫貧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春爭日,夏爭時,在瀾河鎮上瀾村鄉村振種植興示范基地內,伴隨著插秧機的突突聲,一排排碧綠秧苗插入波光粼粼的稻田中。近年來,瀾河鎮以甄選優質品種、加大示范推廣、培育特色品牌為核心目標,大力推進一批稻米產業鏈重點項目建設。幾個月后,這片“翠綠”將蛻變成“金黃”,收獲濃濃稻香,而豐收的瀾河香米,將遠供市場,香飄萬家。
晶瑩油潤、米香濃郁,夾起一筷子,放入口中,蓬松軟糯,勁道有彈性,細細咀嚼,口齒留香。富含有機質和礦物質的土層、來自佛嶺的溫潤水源、年均長達2500多小時的日照和恰到好處的晝夜溫差,使瀾河香米成為當地黃金水稻。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一口鍋、一碗大米、一舀清水……每天傍晚,羅老都會給自己做上一鍋米飯,在瀾河鎮種了半輩子地的他最愛還是瀾河香米的香味。一畝田,一捆秧,從日出到日落,精耕細作,瀾河鎮農人用“糧”心種厚“稻”,牢牢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也讓瀾河香米品牌越叫越響。
“良好的氣候和地理環境保障了瀾河香米的特有品質,也決定了瀾河香米是一個區域品種,具有品種唯一的特性。”瀾河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瀾河香米種植歷史悠久,先民時期,當地百姓就開始種植水稻。后來,農民采用蓄水法調節更適合水稻生長的灌溉水溫,有效提高了瀾河香米品質,留下了“粒粒大米香”的好口碑。
如今,瀾河香米的種植將過去傳統方式與現代農業科技相結合,采用鴨、稻共生的自然種植方法,保證大米的清水灌溉,確保每一粒大米均能得到充分的生長。“特別是在水稻的加工技術環節,我們采用先進研磨技術,保留大米胚芽,不僅保證了勁道口感,其營養成分得到了更多保留,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比普通大米含量高出許多。瀾河香米也由此成為有生命、有活力的大米。”瀾河鎮相關負責人說。
“新米下來,別忘了給我留點!”每到播種期,就有老主顧上門預訂瀾河香米,羅老望著生機勃勃的稻田,盤算著今年再購買幾臺農機,提高生產效率。距離羅老的稻田不遠,鎮上稻米加工企業的機器正在轟鳴……
圍繞建鏈、補鏈、延鏈、強鏈,瀾河鎮與南雄市鄧坊鎮、江頭鎮各景區開展瀾河鎮三農產品展銷對接,并就用好游客采購力,推進每張門票贈一袋瀾河香米幫銷合作計劃進行洽談,達成初步展板宣傳與幫銷合作意向。
花生,自古以來,有著美好的寓意,它象征財丁兩旺、繁榮昌盛。據《本草綱目》載:“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氣、清咽止癢。”
瀾河鎮農家花生以優質新鮮花生為原料,采用南雄古傳配方低溫烘制而成,保持自然本色,果均殼薄,顆顆飽滿充盈,富含蛋白質、鉀、鈣、鋅及其它微量元素,屬于一款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純天然健康食品。
生吃,自然的農家花生香在舌尖久經不散;熟吃,還未剝開,醇香的氣味直沖鼻尖。生吃,吃的是大自然的味道,熟吃,吃的是“二次加工”的味道,吃的就是市井煙火味兒。
“啪”!清脆的瀾河農家花生在手指間剝開,露出飽滿的花生仁,一兩粒扔進嘴里嘎嘣脆!再細細咀嚼,香!真香!三五好友在路邊大排檔再配上兩瓶雪花啤酒,有什么天大的壓力也都在這里得到釋放。一碗素面,些許搗碎的瀾河農家花生碎,清爽可口,怎一個“香”字了得!一碗螺螄粉,必少不了幾粒炸熟的花生,酸辣辛香,怎一個“爽”字了得!
近年來,圍繞做好“產”字文章,尤其要延鏈補鏈,形成產業共同體,畫出產業鏈的“微笑曲線”,瀾河鎮因地制宜選準品種,提高農產品品牌價值,發展更多特色鮮明、業態多樣的鄉村集群產業,堅決抓牢守穩山區糧油安全,擦亮鎮強鎮富村公司品牌,打好“百千萬工程”攻堅戰。
產業興,人才旺,農民富。瀾河鎮緊緊圍繞當地特色資源,擦亮“土特產”金字招牌,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發揮組團優勢發展集群產業,打造一批彰顯地域特色、承載鄉村文化的“土特產”鄉村產業,扎實拓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農村電商、民宿、康養等新三產新業態,真正讓農民的口袋鼓起來、日子火起來,鄉村美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