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
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我們也可以根據生活經驗編創故事。在創作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故事是什么。
故事重在描寫事件的過程,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真人,也可以是虛構的人物;故事中可以寫真實發生的事件,也可以寫虛構的事件。故事應該關注人物,用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活動推進情節的發展。故事的語言要充滿生命力,口語化的語言即可。描寫手法可以多用一點兒,這樣故事中的人物就能栩栩如生。
我們在寫“筆尖流出的故事”時,具體可以從記敘文的六要素著手,也就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事件的發生,肯定會在一個時間段。首先,我們可以想一想打算寫什么時間發生的故事。
比如,一名學生打算寫未來某一天發生的事情。
不管是真實的事件,還是虛構的事件,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必然在一個地點。比如,校園內、小區中、森林里、太空艙內,不同的地方,才能發生不同的事件。當然,我們最好選取我們比較熟悉的地點,這樣寫起來也會輕松一點兒。比如,我們確定地點為熱帶雨林。
當我們把時間和地點確定以后,想一想這些地點可能有哪些人物,人物的身份要和時間地點一致。比如,戰爭年代的戰場上可以有戰士和軍醫,但不可能有讀書的學生和熱情的商販。
有學生根據未來的一天和熱帶雨林這兩個信息,確定了以下人物——探險隊員小明和小強。
我們把時間、地點、人物確定以后,就要想一想這里會發生什么故事。
比如,事件是探險隊員們到熱帶雨林找到吸血樹人,摸清吸血樹人的弱點,幫助人類打敗了吸血樹人。那事件的起因可能就是熱帶雨林附近出現吸血樹人攻擊人類,然后又躲進熱帶雨林。
事件的經過,是敘事作文的重點。我們在講述事件的時候,一定要將事件的過程盡量講清晰、講完整。
比如,我們大概想象故事情節是這樣的:小明和小強進入熱帶雨林,終于找到了吸血樹人,卻被吸血樹人攻擊,小明臉上的汗滴到吸血樹人的嘴里,吸血樹人害怕地逃進了森林里。小明和小強回到科研基地,在傷口上提取到吸血樹人的DNA,經過研究,明白了吸血樹人為什么怕汗水——是因為吸血樹人怕汗水里的鹽分。
我們除了要寫清楚事情如何結束,還可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仍以上面的例子展開,故事的結果可能是:科學家們制出病毒疫苗,并利用大型飛機在熱帶雨林灑水,水中混雜著食鹽,大量吸血樹人被消滅,剩下的吸血樹人從此再也不敢傷害人類。
我們可以綜合運用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人物描寫方法,豐富人物形象。在虛構的故事中,可以對人物心理合理想象,以推動情節的進一步發展。
一個好的故事,絕對不是平鋪直敘,而應該是有起有伏,所以,我們可以在故事中制造一些緊張氣氛和意外,以調動讀者的閱讀興趣。
我們既可以用環境描寫來襯托人物的心情,又可以用環境描寫來推動情節的發展。
以上就是“筆尖流出的故事”的寫法,如果我們按照上面的方法,一步一步認真完成,相信大家一定能夠寫出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