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西藏唐卡》一書釋為“彩緞裝裱而成的卷軸畫”①西藏自治區文管會編:《西藏唐卡》,文物出版社,1985,第14頁。。唐卡在藝術形式上豐富多彩,涵蓋了民族歷史、政治、經濟、宗教、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唐卡的繪制要求嚴苛、程序復雜。在繪畫技法上,善繪唐卡較為規范和嚴格,多用金、銀、馬毛繪制;蒙著唐卡用紅色和橙色調試,在繪畫上突出線條和輪廓;貼紙唐卡則使用印刷和貼畫技法制作,具有良好的黏合效果。
唐卡的歷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紀到8世紀之間,當時的吐蕃王朝正式接受了印度佛教,并逐漸在藏區興建了大量佛教寺院。這些寺院需要用到各種佛教圖像,唐卡便應運而生。最初唐卡是由印度特派的師父在吐蕃制作,經過多次創新、改進,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唐卡藝術。
最早的唐卡是用棉布、帆布或絲綢繪制的。在唐朝時期,唐卡通過絲綢之路到達了西藏。此后,唐卡的制作工藝和風格得到了不斷的改進和發展。在14世紀,西藏出現了一批以唐卡制作為主要手藝的職業畫家,他們將唐卡制作技藝和佛教教義相結合,成為西藏的重要文化傳承。到了20世紀,學者開始記錄和研究唐卡的歷史、風格和制作工藝,同時也將唐卡藝術推廣到國際市場。唐卡藝術逐漸發展成為傳統的藏族文化藝術形式,流傳至今已經有千余年歷史。
唐卡繪畫起源于印度,后來通過吐蕃王國傳入西藏,在西藏得到了廣泛發展和傳播。在歷史上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唐卡文化成為藏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西藏唐卡文化不僅在藝術方面具有獨特魅力和美學觀賞價值,更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唐卡中蘊含著的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極具哲學深度的思想,是人們了解和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
唐卡是西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了西藏燦爛的文化,記錄了各民族間交流、交往、交融的深厚史實。唐卡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獨特文化遺產,為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和增強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支撐。新時代,西藏唐卡文化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西藏唐卡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深度挖掘西藏唐卡文化的現實價值,以西藏唐卡文化為載體,可以更好地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化中華民族認同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唐卡文化的創造性轉化體現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能力、文化豐富性和文化包容性。唐卡文化在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過程中,促進了中華民族與其他國家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加強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唐卡文化的傳承需要各民族中對唐卡文化有情感認同、文化自信、傳承熱忱之人的持續努力,這種跨民族、跨區域的創造性轉化也有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唐卡文化的創新性發展也有利于促進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傳統文化需要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唐卡文化的創新性發展,是對傳統文化的再創造和再發展,有利于唐卡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唐卡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不僅有助于培養新一代的藝術家和文化傳承者,更有助于激發大眾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推動中華民族文化的創新發展。唐卡文化作為民族文化的傳承和表達,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唐卡文化的創新性發展需要眾多藝術家和文化傳承者不懈努力,可以促進人們的文化交流和互動,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和共同體意識。
我們要在西藏唐卡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唐卡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在創新發展中,才能使傳統文化具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強的生命力,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唐卡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唐卡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性發展,使唐卡文化能夠走向更加繁榮的未來。
在這個多元文化交融的時代,唐卡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僅能夠推動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更有助于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同時豐富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因此,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對西藏唐卡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使其能夠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閾下唐卡文化的創新發展十分重要,可以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升中華民族的文化軟實力。“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內容十分豐富,經過多年的努力,許多少數民族文化事項的積極要素已經得到發掘,這些整理出來的積極文化要素已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資源。”①段超:《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創新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實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6期,第28-33頁。唐卡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僅能夠推動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更有助于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增加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因此,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對唐卡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使其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民族文化的真正發展,歷來都是在保持民族文化的特點,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實現的。”②金炳鎬:《民族理論通論》(修訂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第152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最深沉、最久遠、最豐厚、最精彩、最鮮活的體現。唐卡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僅僅是傳承不足以滿足文化發展的需要,只有充分發掘西藏唐卡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將其與當代藝術相融合,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特點的同時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才能創造出更具現代感和時代感的作品。未來唐卡文化的發展需要更多的文化創新,傳統的唐卡繪畫技法與網絡交互方式相結合、色彩運用多元化、唐卡文化藝術與現代科技結合等,都是文化創新的方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唐卡的傳承經歷了從曲折到繁榮的發展歷程。唐卡繪畫具有嚴格的規范和技法,傳承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通過師徒相傳的方式傳承。唐卡的制作過程十分煩瑣,需要精湛的畫技和耐心,每一幅唐卡畫都是藝術家的心血,通過了解唐卡的制作過程人們能夠受到心靈的觸動。唐卡在傳承制作技法的同時也必須適應時代的需求,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發展必須相適應,不斷創新和發展才能讓傳統文化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價值。
為了保護和傳承唐卡文化,可以通過更多樣的推廣方式,如建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唐卡博物館,通過展覽、活動和講座等形式來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唐卡藝術,弘揚西藏民族文化。唐卡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可以更好地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理解,有助于西藏唐卡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使人們充分認識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符號,了解西藏的歷史文化和宗教信仰,更好地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促進民族團結,增進各個民族之間的心靈交流,增強文化自信,從而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唐卡藝術涉及西藏的民族審美和藏民族生活的各個方面,藏族群眾一有大事都要請一幅唐卡。為此,我們希望以傳統唐卡技藝為支撐促進西藏文化產業的發展。”③周明江、段敏:《用唐卡撬動文化產業發展大門》,《西藏日報》2010年9月2日。唐卡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也是一種文化產業。文化產業是國家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卡文化的商業化既可以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也可以促進相關行業的繁榮。唐卡文化作為文化遺產,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推廣和傳承,例如博物館展覽、文化藝術展演、出版發行等。同時,也可以通過商業運營推廣,例如在旅游景點開設唐卡工藝品店、在網上銷售唐卡相關產品等。唐卡繪畫藝術作品不僅是藝術品,更是一種商業化的文化產品。在推廣唐卡文化的過程中,需要保護原創、注重品質、注重市場營銷等,提升唐卡文化在商業運作中的核心競爭力,使唐卡文化產業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唐卡的制作過程、歷史文化等因具有獨特價值,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參觀了解,唐卡產業也可以進一步發展壯大。通過產業的發展壯大,唐卡產業中的畫師、染工、絹扎工、雕刻師等也可以得到發展。同時,唐卡產業也可以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如維修保養、銷售、旅游等,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唐卡產業不僅可以創造就業崗位和提高收入,還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消費,帶動當地旅游業發展,助力當地經濟轉型升級。
隨著時代的變遷,推動西藏唐卡文化由文化遺產到唐卡產業的發展既能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又能為藏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做出積極的貢獻。鼓勵和支持唐卡產業的發展,不僅是推動西藏地區經濟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同時,在唐卡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也需要加強對唐卡文化、技術和版權的保護,建立健全的產業規范和標準,推動西藏唐卡文化產業向可持續的發展方向邁進。
唐卡文化是藏族文化中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唐卡藝術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和文化內涵,具有跨文化的特性,因此在面對西方文化的沖擊時,唐卡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更加具有意義。“牢固的中華民族共同意識意味著各族人民認知、交往、交流中存在心靈的互信與滿意歸屬感。”①青覺、徐欣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概念內涵、要素分析與實踐邏輯》,《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第1-14、123頁。唐卡文化的推廣和傳承,不僅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密不可分,而且還能增進民族團結。在過去,唐卡是一種宗教信仰和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只在少數地區被傳承和發揚。但是,隨著社會的變遷和人民文化需求的提高,一些現代唐卡作品開始將傳統題材與現代題材相結合,呈現出新生的藝術特色,唐卡文化的創新發展可以進一步推動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唐卡的寓意非常深刻,常常體現著人生哲理,如善良、智慧、忍耐等。這些哲學思想能夠引發人們的共鳴,增強心靈上的交流。西藏唐卡文化的推廣有助于加強西藏和其他地區之間的文化聯系。唐卡作為藏族傳統文化的代表,是藏族人民對其信仰和文化的深情表達。唐卡的推廣可以幫助藏族人民樹立文化自信,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唐卡文化具有超越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含義,更容易引起跨文化、跨民族人民的心靈共鳴。這種心靈上的共鳴推動著唐卡文化從民族文化匯入世界文化的洪流,在不斷碰撞中走向融合。
發展唐卡文化既可以推動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還可以推動中國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和交流。我們可以將唐卡文化引入國際展覽中,使更多的外國人了解、喜愛和購買唐卡藝術品,促進世界不同文化間的了解和交流,建立跨文化之間的良好互動。同時,唐卡文化的傳播也需要適應當今數字化的時代。通過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平臺進行傳播,可以將唐卡文化介紹給更多的人,使西藏唐卡文化在新時代變化中把握新機遇。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其實就是中華民族的認同問題。”②徐杰舜:《鑄牢中華民族意識:中國民族研究戰略方向的反思》,《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3期,第5-9、2頁。唐卡文化體現了中國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視閾下西藏唐卡文化的創新發展可以促進民族認同感、增強文化自信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唐卡文化的創新發展可以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認同感。通過學習、傳播唐卡文化,可以使民族文化得到保護和傳承,增強中華兒女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唐卡文化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有力地推動了文化交流和民族團結,更有助于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唐卡文化的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文化意義,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