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玥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在新時代的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各種新科技的出現也逐漸進入到了社會的發展中,成為推動社會不斷前進的一個重要因素,影響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思維意識的拓寬。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形成的新媒體技術也自然進入到了社會生活中,影響著各行各業的創新發展,同時也為人們的生活和思想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新媒體技術對各行各業的影響也植入到了舞蹈藝術的發展中,這一影響最直接的便是對舞蹈藝術教學實踐的發展,多媒體以自己特有的技術讓舞蹈教學在社會的發展和舞蹈藝術自身發展需求下進入到了大規模的網絡開放教學模式中,這樣的模式俗稱“慕課”,該模式的課程意在指舞蹈課程以一種開放共享的模式予以教學,人們只需要在對新媒體技術的掌握下就可以學習舞蹈,舞蹈從業者和舞蹈愛好者在這樣的模式下可以更多地對專業性的舞蹈進行學習。可以說,社會文化的交流促使了這樣模式的形成,同時舞蹈藝術的交流發展和自身發展也促使了這一教學模式的直接推進,這是社會發展下舞蹈教學的一種進步,也是舞蹈藝術發展下一個必然的趨勢。
在新媒體技術的語境中各種相關的慕課在高校的舞蹈教學實踐中層出不窮,讓舞蹈的教學不斷變化和發展,教學內容在新媒體的助力下變得更加豐富、教學方法在新媒體的影響下變得更加超新,這為舞蹈藝術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教師不僅自己在網上教學,還會將一些大咖的舞蹈教學與學生進行分享,以此來加強教學更為精良的豐富性、專業性和多樣性,這使得教學內容不再像之前一樣單一匱乏,學生們也能在廣闊的知識海洋中學到更多專業性更強的舞蹈知識,從而助推著舞蹈教學走向了更加精良、質化的發展之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新媒體的到來和進入,為舞蹈藝術在教學上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更多的空間,為舞蹈教學打開了全新的思域,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等的發展上,都顯示出了前所未有的超前和創新。
新媒體技術以一種全新的上課方式進入到舞蹈的教學,打破了之前只在教室上課的傳統教學模式,打開了教師教學的新視界,增加了教學內容上的更新和多樣,讓教師找到了新的教學方法,提高著教師職業能力,同時也讓學生進入到了新的學習氛圍中,這是舞蹈教學在社會發展的語境中必然的發展走向,也成為舞蹈教學在新時代發展中的必然趨勢。其中積極的影響我們可結合高校的舞蹈教學進行分析。
在高校的舞蹈教學中,首先站在教師的層面思考,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大多只按照教材的選定進行單一教學,教師在教學中墨守成規地完成的教授內容,這讓學生在學習上接受的知識非常有限,學生也只是在這樣教與學的教條主義中進行著沒有思考空間的學習,這促成了學生身上被動的學習狀態,導致學生在學習上懈怠。而新媒體技術的融入,從一定層面解決了這一教學內容上不靈活的局面。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教師隨機應變地為其增加了更多在新媒體技術下可完成的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因時制宜地從實踐到內涵注入新的思考。除了在其實踐上為學生引入了高尖端的精品課程之外,還在教學中為學生們注入了淺顯的內涵教學,如在教學實踐中為學生帶進了更多專業大咖的課程教學,讓學生在明星效應中感受舞蹈的魅力和價值,從而讓學生在心生敬畏中去自然主動對舞蹈進行學習,以提高自身的舞蹈專業能力,同時在新媒體的教學中還為學生提供經典劇目的觀看和學習,讓學生在觀賞中進行對舞蹈作品賞析的教化,在欣賞中讓學生對舞蹈作品給以理論上的分析,提高對舞蹈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理論內涵,從而實現自身在舞蹈方面全面而整體的發展。可以看出,新媒體在教學的融入中,很大程度豐富了舞蹈教學的內容,這也讓學生的思維意識和專業技能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推動了舞蹈教學的有效發展。
其次,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在自身性格、能力等因素的成長中形成了不同主觀意識、能力和偏好等,造成了在學習上的需求差異化,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因材施教。但在傳統的教學內容安排上,很難實現差異化的教學內容制定,也無法解決這樣差異化教學的實際問題和矛盾。但新媒體技術的使用為這樣的矛盾提供了解決的方法,新媒體技術可以利用網絡的大數據優勢豐富其教學內容,讓不同類型的學生在豐富的資源中找尋與自己肢體相吻合同時適合自己風格和喜愛的舞蹈,進行興趣基礎上的學習,在舞蹈藝術上多樣化發展。學生也可自己在新媒體的資源中展開學習活動,提高自己的能力,加深自己在舞蹈藝術上的造詣。總體來說,新媒體技術豐富了舞蹈教學內容在形式和內涵上的發展,將視頻、圖片以及文字化的東西帶進課堂,一方面提高了舞蹈教學的質量,在多樣化的教學內容中可以讓學生對舞蹈的學習不斷深化。另一方面,提高了舞蹈教學的吸引力,其多樣性、豐富性教學內容的進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深化舞蹈教學的發展。
傳統的教學方法下師生之間課上交流的機會很少,感性直觀的視覺理解和學習占據了課堂教學中的高地,學生只能在模仿中學習舞蹈動作、感官中感受老師所表現出的舞蹈美觀,以此在其自我體悟中去進行模仿式的學習和表現。在只注重身授的教學方式中,對舞蹈藝術中涵蓋的邏輯思維和理性內涵知識缺乏引導,會造成學生對舞蹈藝術中文化內涵、思維意識和審美意蘊等的欠缺,學生沒有在意識層面上對舞蹈藝術進行內涵性和邏輯性的思考延展,也沒有形成深層內涵的舞蹈意識。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的舞蹈教學,教師可以在網絡教學的模式中對學生給以內涵性教學,教師通過新媒體的優勢,將口傳身授的動作教學方式變成文化內涵的帶入式教學,用文字的形式對舞蹈給以講解,聲情并茂地對舞蹈進行講解,讓學生在深厚的文化內涵中結合肢體表現對舞蹈予以認識,在對舞蹈內涵的認知中從心里去體悟和表現動作,讓學生更好地將身體與內心進行融合,進而表現出更具內在美、心靈美和肢體美的舞蹈。可以說,教師深入引導帶動學生產生深入學習的效應,為學生提供優良的教學,學生才能將優良的學習成果回饋于教師,這一互為的關系促進著教學效果的達成。
除此之外,在新媒體技術下的舞蹈教學,教師可以不受空間時間限制,通過實時互動,增進與學生的交流。教師除了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教授之外,課外也可和學生進行實時互動教學,這一課外互動的教學方式可以增進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讓學生在交流中學到更多的舞蹈知識。同時,在這樣互動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可以通過視頻錄制的方式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和讓教師檢閱學習成果,實現教師對學生在另一個空間的監督和教學。
在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中,它為舞蹈的教學帶來了諸多影響,我們可以利用其中積極的因素為舞蹈的教學創造更多的可能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新媒體是一門以電子為主要載體的技術,它電子化的技術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廣闊的思路,除上述在教學內容上的影響和發展外,我們還可對其予以新的思考和實踐。如在舞蹈編創的教學中加入以新媒體軟件為基礎的編排,讓學生在新媒體技術下進行電子軟件融合式的舞蹈創編和構思。在編創中讓學生結合電子的編程進行數字化的舞蹈動作呈現,一方面為學生打開了思維想象的活躍度和靈敏度,讓學生在超新的思維引領下和接受新鮮事物的語境中發揮自身更加新穎又天馬行空的思維想象,同時還調動了學生另類化、超新化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新媒體技術的助力中創作出更具潮流性、科技性和時代性的舞蹈作品,這是一個大膽的嘗試,讓學生在學習上有著更大的發揮空間,促使學生在全新的教學引領下完成學習。另一方面,為舞蹈的教學內容走向了更加數字化和創新化的發展提供了可能,也為舞蹈藝術的教學構建新興學科創造了更大的空間,推動舞蹈教學的新發展。
在新媒體技術不可避免地進入到舞蹈的教學中時,教師在教學上的方法創新成為重要問題,如何改善教學中的學習環境、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地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成為教師在新媒體技術下網絡教學的重要解決之事。在這一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上,教師需要在自己的教學方法上下足功夫,不斷提升自己的舞蹈教學水平。在新媒體技術的融合下,教師要=將多媒體的技術和軟件予以學習和鉆研,從中創新自己的教學手段,除了傳統的教學之外,還可以舉辦多種形式的舞蹈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讓學生利用多媒體的軟件在課堂上進行講學一體的學習發展,鍛煉學生的輸出能力和學習自主性,從而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促進教師在教學上的進步和發展。
高校舞蹈的教學是培養舞蹈專業人才的重要過程,面對不斷發展的社會環境,在新媒體技術的注入中,人們的思想和意識不斷前進和發展,而舞蹈的教學在新媒體技術的影響下其創新改革的命運也勢在必行。學校和教師要主動運用好這一點,將它恰到好處地移植到舞蹈中,充分將新媒體技術所承載的價值發揮出來,創新舞蹈的教學,從而讓舞蹈的教學走向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