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東陽,韓思遠
(天津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天津 300382)
時尚產業是以文化為依托、技術為基礎、傳播為手段、消費為目的,通過創新對資源要素進行整合、提升、再造、有機組合后形成的一種集設計、制造、營銷與延伸服務的新興商、產業模式,是新時代都市產業的典型代表,能夠體現一城之人的生活態度、審美情趣、文化需求與消費質量[1]。國際上很多城市都將時尚產業作為城市發展的重頭戲、風向標。天津作為20世紀“上、青、天”紡織工業格局中的重要成員,曾與上海、青島共同“衣被中華”。高質可靠的紡織工業是先進卓越的時尚產業之根本,歷經百年崢嶸,輕紡工業一直作為天津的特色優勢產業而從未被歷史輕視。同時,天津被規劃為首批五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之一。在既有優勢與時代趨勢的雙重驅動下,建設全鏈條、高質量、多元化的時尚產業集群,滿足個性化、品質化的時尚消費需求,培養原創性、本土化、引領型的時尚文化,踐行綠色、可持續的時尚發展目標,應作為天津城市產業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的要義。
企業單位數量與利潤總額能夠直觀反映出產業的規模與運行效益,從而反映產業發展質量與水平。近年來,天津市時尚產業規模上較為平穩,根據天津市統計年鑒可知,2017-2018年因天津城市產業戰略性調整,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大幅降低,天津時尚產業發展模式迎來轉型——由產能效益至上轉向質效并舉;2018-2021年天津市紡織服裝和服飾業規模以上企業單位數量增減較穩定,經營所獲利潤總額浮動較小。在此環境下,天津時尚產業開發、制造、營銷、服務各環節逐漸適應市場改革陣痛并緩慢優化升級。若將天津與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進行橫向比較,不難發現天津紡織服裝和服飾業利潤總額與這些城市差距較大。因此,天津時尚產業規模與其城市體量不相匹配,發展潛力十足、空間廣闊。同時,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布局的有序推進與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天津逐步承接北京市轉出的紡織服裝制造、批發等傳統產業,如何將傳統服裝產業轉化為現代時尚產業亦是天津時尚產業發展亟待有效解決的問題。
產業發展要落實到具體的經濟區域來進行,清晰且良好的產業布局是產業規劃的基礎,也是實現產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前提。天津市立足京津冀、面向國內外,圍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加快推進時尚產業區域合理布局與優化升級。截至2023年7月,天津已經形成北有京濱文化創意產業園、云海創意產業園、紅橋文化產業園,南有海河文化創意產業園、光合谷生態文化產業園,東有智慧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天津創意產業園,西有凌奧創意產業園、意庫創意產業集聚區,中有棉3創意街區、C92創意聚集區、京津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時尚產業布局。這些時尚產業園區涵蓋了藝術審美、知名影視IP、時尚創意設計、時尚教育以及時尚消費等多個時尚領域,對于豐富天津時尚產品、提升時尚服務質量、活躍時尚消費市場、打造天津時尚文化名片、培養人民時尚感知力等方面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產業政策是政府指引產業發展方向、規范產業市場行為、調控產業發展生態、保障產業發展效能的有力手段。天津市為擴大時尚產業規模、規范時尚市場運行、深化時尚品牌培塑,出臺了一系列助力天津時尚產業發展的政策規劃。在領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的文件精神上,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天津市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十四五”規劃》,將文化旅游融入時尚產業建設作為城市發展的重點項目,文旅與時尚產業協同發展,促進時尚消費擴容提質,為天津時尚產業多元化、國際化賦能。同時,天津市有關部門還出臺了《質量品牌建設工作的通知》《天津市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行動方案(2023-2027年)》等文件,在財政鼓勵、市場規則、技術轉化、金融支持等方面為天津市時尚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時尚傳播作為時尚產業的主要宣傳媒介,是時尚產品與文化的展示窗口,是時尚宣傳與推廣、塑造時尚品牌形象、創造時尚消費需求和引導時尚市場消費行為的重要手段,亦是打造城市新名片與影響力的核心要素。2019年5月,首屆天津時裝周在棉3創意街區1921藝術空間成功舉辦,邁出了天津時尚產業謀求高質量發展、加快轉型升級新的一步。2023年5月,在天津民園廣場開啟的“皮爾卡丹·2023天津時裝周”秀場,安踏、白玫瑰、皮爾卡丹、jnby by JNBY等24個國內外知名品牌同臺競秀,為期9天的時尚旅程中包含了26場時尚秀、三場時尚學術會議、四場時尚展覽以及時尚購等活動。五年間,天津時裝周的規模、專業性、產業輻射力不斷提升,持續探索天津時尚文化傳播新渠道,進一步鞏固以“潮”引秀、以“秀”聯會、以“會”聚展、以“展”促商的時尚傳播與發展模式。天津時裝周在構建天津時尚產業全媒體傳播新格局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在天津時尚產業發展的新篇章中,時裝周應是一筆重彩。
我國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天津時尚產業發展面臨新的挑戰,但挑戰中孕育著機遇,天津需要順勢而為、化優勢為動力,在問題中尋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在順應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環境與要求下,推動完善天津時尚產業配套政策,擴大時尚設計人才儲備,培塑天津時尚文化、數字時尚、綠色時尚的時尚產業新生態,助推天津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6月,天津市政府印發了《天津市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行動方案(2023-2027年)》,為將天津建設成為高知名度、美譽度、繁榮度的國際消費向往地、消費資源聚集地作出戰略部署。隨著天津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能力不斷提升、消費需求不斷升級、消費意識更加自主、消費結構更加合理與多元,天津時尚消費市場規模將隨之擴大。同時,區位條件絕佳、經濟實力強、對外開放程度高、商圈數量與規模龐大、全球性交通系統完善等優勢為天津匯聚國際時尚消費資源、引領時尚消費趨勢奠定了堅實基礎[2]。天津時尚產業應緊抓這一發展機遇,聚焦天津特色時尚資源,通過打造海河沿岸時尚消費場域、建立“親海”時尚文化消費新坐標、實施時尚消費品進出口促進策略等舉措,彰顯天津城市時尚魅力與活力,打造國際時尚消費目的地。優化時尚產業空間布局,構建由國際到國內、國內到城市、城市到社區的系統性時尚產業布局規劃。建設國際時尚消費地標性商圈,打造現象級時尚名片,盤活、做強津派高品質時尚生活空間。另外,豐富時尚產品供給、提升時尚消費能級、壯大天津本土時尚品牌、加快“商旅文體”深度融合等舉措也是天津時尚產業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背景下的著力點。
產業發展離不開創新驅動,創新驅動的實質是人才驅動,時尚設計人才是支撐時尚產業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在時尚設計人才的培養上,天津應專設時尚產業學院,高校、企業與政府共同發力,達成人才與企業對接、高校與政府協力、教育與行業合作的學院建設模式[3]。高校制定專業與產業直接聯動、深度共融的課程建設方案,實踐與理論并舉,組織學生實地考察、參與企業項目,同時引入時尚行業課程資源,進行更具針對性的課程開發。高校還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由政府、時尚企業或時尚協會命題的設計類大賽,實現以賽促學、以賽驗能、以賽選才。出色的師資隊伍是時尚設計人才培養的前提與保證。因此,天津高校要注重培養、引進一批在時尚設計、傳播、市場、數字時尚等領域頗具建樹的應用型師資隊伍。
在時尚設計人才的聚集方面,天津首先要完善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在個人生存與發展上給予引進人才良好的扶持,使其在時尚產業領域就業、創業過程中少遇阻礙。引進國際國內時尚設計大咖,聯合天津高校時尚領域師資團隊成立天津時尚產業研究院,從事時尚設計、技術、消費、流行趨勢的研究與發布等工作,同時可利用這一平臺培養本土設計師,共同助力天津時尚產業科學化、創新性發展。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引起了各行業生產要素的巨變,效率的極大優化、產能的迅速擴張與消費體驗的巨大提升帶來的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使全球大多數產業選擇將數字技術融入企業運行的各個環節。在天津實施的“雙城、五區、四廊道”產業布局戰略中,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作為重點產業進行大力發展,為天津數字時尚產業體系的構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天津時尚產業應趁此東風,利用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技術打造數字化的時尚街區、秀場、展會、賣場等全局性的線上時尚消費場景[4],為消費者提供身臨其境的消費方式;創建集產品信息預告、發布展示、交易及售后服務于一體的數字時尚消費平臺;依托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準確描繪消費者畫像,進行時尚產品的定制,滿足時尚消費的個性化需求;建立智能化供應鏈系統,實現時尚生產、倉儲、物流等環節的數字化運營,為天津時尚產業發展提供更低耗、更精準、更有效的服務。
時尚產業是一個地區人文風貌、文化底蘊與主流審美的直接反映,地域文化深刻地影響著時尚產業發展模式、形態與質量。天津本土文化資源極其豐厚,不僅有運河文化、碼頭文化、漕運文化、民俗文化等“老城津韻”,還擁有意式風情區、五大道文化旅游區、海河文化旅游帶等中西交融、古今共爍的文旅資源,更有棉3創意街區、國金購物中心、和平印象城等新興時尚文化消費場域。對于天津時尚產業而言,應重視本土文化財富,亮出經歲月洗禮仍熠熠生輝的文化底色,培育具有天津特色的時尚文化氣質,樹立“津派”時尚風格,支持天津老字號服飾品牌創新升級,加大新生時尚品牌的扶植力度。同時,天津要順應全球化發展趨勢,尊重并歡迎外來時尚文化進駐天津時尚市場,學習并吸收國際時尚品牌優秀的文化因子[5],反哺天津時尚產業發展,從而提升天津時尚品牌影響力和話語權,讓天津時尚文化“站出來”“立起來”“走出去”。
“可持續時尚”這一概念自提出到成為行業共識,展現了社會對綠色發展理念的認同與理解不斷加深、行業對發展模式變革的信心與決心。天津時尚產業應努力實現時尚全過程綠色可持續,在原材料選擇上使用有機纖維、再生纖維等可降解、低污染的環保型材料;優化生產流程,通過技術和工藝創新推動廢棄物減量和循環利用,降低碳排放,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環境傷害最小化;在時尚產品包裝環節要摒棄過度包裝,同時對包裝進行設計,采用美觀且環保的包裝方式;天津時尚產業可在時尚消費環節給予消費者如“綠色消費,持續美麗”等理念的引導,鼓勵慢時尚,提升公眾對可持續時尚的認同度,引領消費者形成可持續時尚的環保意識與消費決策。
時尚產業已然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戰略訴求和重要環節。天津要順應時代趨勢,破除困境,創造、把握歷史發展機遇,厚植天津特色文化,以時尚人才與數字技術為抓手,以構筑天津時尚文化體系為主線,以可持續時尚發展為補充,走好天津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