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寒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嚴管厚愛相結合,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完善干部擔當作為激勵和保護機制,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今年年初以來,全省各地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在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激勵黨員干部敢闖敢試方面做了積極探索,旗幟鮮明地為那些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黨員干部撐腰鼓勁。通過綜合施策、持續用力,正向激勵效應不斷顯現,推動形成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三個區分開來”的重要論斷,給作風正派、銳意進取的黨員干部吃了一個“定心丸”。精準容錯糾錯,對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具有重要意義。在推動改革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和錯誤,如果不加以區分,不包容失誤,就會束縛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手腳。落實好“三個區分開來”,重在實事求是。
精準容錯糾錯,要明確“可容”的“底線”和“不容”的“紅線”。要準確把握政策界限,防止混淆問題,對不該容的要堅決不容,對觸犯道德底線、法律紅線、黨紀高壓線的,絕不試圖寬宥、縱容;對該容的要大膽容錯,容為公之失、探索性失誤。對于黨員干部在推動事業發展中的失誤錯誤,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讓擔當作為者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決不能不分情況、不分性質搞“一刀切”,讓人流汗又流淚。
用好容錯糾錯機制,堅持容錯糾錯并舉,使黨員干部既敢于創新、敢于擔責,又慎獨慎權、行有所止。容錯是手段,糾錯是目標,要始終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則,對犯錯誤的黨員干部不是“一處了之”,更不能“一棍子打死”,要促使干部“及時止損”、汲取教訓。要注重做好“后半篇文章”,對待給予容錯的黨員干部不戴著“有色眼鏡”,考核考察要客觀評價,選拔任用要公正合理,不能讓勇于擔責者寒心。摒棄容錯就是“戴罪立功”的思想,為黨員干部卸下“包袱”,教育引導他們重燃斗志、提振信心,從而凝聚起忠誠履職、干凈擔當、心無旁騖、真抓實干的強大合力。
用好容錯糾錯機制,要大力營造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良好氛圍。容錯糾錯是全面從嚴治黨形勢下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的有效方法,糾錯的本質是確保理想信念不移、改革目標不變、發展方向不偏,滿足的是人民群眾對于更加美好生活的期待。要加大對容錯典型案例宣傳力度,引導人民群眾理性看待改革創新中的試錯行為,讓“為想干事的人撐腰、為敢擔當的人鼓勁”成為共識,真正調動起黨員干部“敢”和“干”的勁頭,充分激發“闖”與“創”的活力,使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鑄牢對黨忠誠,以政治忠誠提升政治能力,鍛造過硬本領,從而推動黨員干部在奮力譜寫東北全面振興新篇章中敢闖敢干加實干,向著重振雄風再創佳績的目標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