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聶小倩與寧采臣》音樂劇概述
(一)音樂劇簡介
音樂劇《聶小倩與寧采臣》故事取材于《聊齋志異》,講述了書生寧采臣和女鬼聶小倩的凄美愛情。本劇以現代思想的全新視角,將原故事改編,用現代演唱方式進行舞臺演繹,對文學故事中的人物進行立體化人物塑造,對人物的唱詞、表現方式和劇情發展方向進行了細膩的改編。劇本汲取了大量中國戲曲元素,歌詞充滿詩意,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和藝術性。
全劇在音樂上以古典民樂為主要風格,充分展現中國傳統音樂的藝術魅力。舞臺制作完全貼合故事發展,該劇有十九個唱段:寧采臣獨唱、遇玲瓏客棧、聶小倩出場、燕赤霞獨唱、寧采臣與聶小倩二重唱、聶小倩訴說《身世》、合唱《偷歡》、寧采臣獨唱《夜奔》、聶小倩獨唱《貪念》等。
(二)創作團隊簡介
本劇編劇是著名劇作人關山,他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代表作有電視劇《中國刑警》《我非英雄》等,音樂劇《聶小倩與寧采臣》《金沙》《蝶》等,話劇《思凡》《安道爾》等。
本劇作曲是著名音樂人三寶,他本名那日松,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三寶是中國流行音樂第一代作曲家,創作了大量經典作品,曾與眾多流行歌手合作,為演唱會、影視劇、大型賽事開幕式等創作了許多經典曲目。
二、聶小倩的演唱分析
(一)典型唱段與唱法分析
1.聶小倩出場唱段
聶小倩出場獨唱,在女聲合唱中出現,旋律舒緩,歌詞是“如此步履蹣跚,何不干脆就 放下身段。已是酒意闌珊,還不如索性就醉個完全”。以四個樂句完成女主人公的出場。歌詞以“an”開口音為韻腳,句句押韻。開口音的演唱需要打開口腔,氣息隨音高升高,在口腔中形成高低不等的氣柱。每個樂句的單字,基本是以開口音歸韻吐字,故這四句的演唱是 建立腔體,利用橫膈膜力量拉動整體肌肉,打開口腔,伴隨舒緩音樂完成樂句演唱。“我的醉話連篇,只想讓你聽見,恐怕吐氣如蘭,到底只是嬌喘。”第二個樂句延續第一個樂句的韻腳,在演唱上保持飽滿的咬字發音,在中高音區進行演唱。
聶小倩出場的整個唱段歌詞都歸韻在開口音“an”上,整體旋律舒緩流暢,歌詞押韻郎朗上口。開口音“an”以元音“a”起始,后綴“n”為韻尾,以圓潤飽滿的發音打開口腔;“n”帶有鼻腔共鳴,從口腔靠前位置發音到鼻腔共鳴收尾,形成過渡,使演唱發聲和咬字都較為容易。
本唱段是聶小倩出場亮相的唱段,對于人 物角色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從歌詞可以看出女 主人公是一個女鬼的設定,這段演唱嬌媚柔和,以舒緩的旋律節奏和直白又具有詩詞性的歌詞,體現了其角色本性是引誘男人,讓男人展露出人性的貪念。
2.唱段《身世》
這一唱段是本劇最為經典的唱段之一,也是傳唱度最高的唱段。本段為聶小倩的獨唱,音樂以模進形式進行,歌詞以排比手法創作。本唱段旋律凄婉,以中國傳統樂器竹笛作為前奏演奏,在唱段中用弦樂進行空拍處的伴奏,音樂速度較慢,整體演唱氣息偏多,呈現凄婉悲傷的情感狀態。
唱段由聶小倩獨唱,交代自己是如何變成一個女鬼的。全曲以“en”歸韻,大量的口腔和鼻腔共鳴增加了音樂的流動性,同時在演唱中連哼帶唱,以氣息遞進急促的方式演唱。唱段每一樂句的旋律用模進方式行進,結合歌唱形成曲與詞的雙重排比。
歌詞歷數聶小倩生前遇到的十二個男人,按照聶小倩的成長經歷為敘述線索,講述聶小倩的悲慘命運。第一句,講述聶小倩出生后被親生父親賣掉,演唱時帶有嘆息,發聲時伴隨大量氣息鋪墊, 表現出對命運的無奈。第二句,講述女子青春時期被懵懂愛情傷害,抒發情緒情感上的悲傷難過。咬字時在“明媚青春”輕
咬字,多氣息, “不留一絲歡欣”加重,用橫膈膜力量帶動聲帶發聲,利用鼻腔共鳴和口腔共鳴,以氣帶聲。第三句, “第三個,不知其名,他送給我一夜噩夢,作為交換,順手奪走我的豆蔻童真”,這一句在演唱時氣息減少,著重單字的咬字發音,并且需要每個字以頓音的方式演唱發音。第四句, “家門”在高音處做延長音和重音處理。伴隨歌詞表達的悲慘遭遇,聶小倩的演唱在這一句達到高潮。第五句和第六句做排比,在演唱中力度漸強,速度漸快,演唱中需要橫膈膜發力和氣息配合,有輕微哽咽聲。第七句和第八句“鐵打的牢籠”“火燎的烙印”演唱聲音靠前,減少氣息,以堅定且失去感情色彩的聲音演唱,表現聶小倩在歷經折磨后的麻木和無奈, 在“我的罪惡我來認”一句達到本段獨唱的最高音,演唱做突強后弱和延音處理。第九句至第十一句,弱氣節奏帶來弱唱聲音, 再次加大氣息的使用。第十二句,歌詞上也是對第十二個人的描述,做最后的強力度演唱,形成與前三個樂句的強烈對比。在尾聲處,與唱段開頭對應,做減弱減慢處理,演唱者需要用大量氣息鋪墊,以中低音結束全曲。
本唱段作為整部劇中最重要的獨唱段落,在音樂上,符合角色人物設定,整體以較慢速度演唱;在演唱技巧上,根據歌詞內容和旋律 行進,做強弱、氣息以及力量的多次轉換;在情感表達上,要準確傳遞出人物經歷的跌宕起伏和悲劇性,為整部劇增加戲劇色彩。
3.唱段《貪念》
此段講述了與寧采臣相愛后,聶小倩遭受嚴重懲罰,在與寧采臣分別之際,表示自己無怨無悔,只存一剎那的貪念。這一段充分體現了女主人公雖為女鬼,但視愛情為神圣的存在,塑造了善良、獨立和勇敢的形象。
本段整體音樂較為舒緩, 整段以“an”歸韻,延續了整部作品風格。本唱段最大的特點在于使用了大量的裝飾音,提高了音準難度。裝飾音的演唱需要共鳴腔體的快速調整,在練習中需要核對譜子和鋼琴,逐音練習確保音準。
唱段以念白開始: “我們從此別過,兩不 相欠。”用強的力度念白, 瞬間引觀眾進入劇情,既可銜接劇情,又可以獨立演唱。唱段開始弱起,在每個小樂句最后一個音做裝飾音演唱,需要 嚴格唱準各種倚音的時值長度,不可過長也不 可不唱。前半段演唱聲音較輕,以較為輕快的 聲音演唱,展現為了安慰男主人公而故作輕松 的狀態。樂句間的大音程需要大量使用真假混 聲演唱,嘴形為誦讀式偏橫向咬字,旋律以模 進形式行進。相似旋律的演唱,需要在每句的 氣息分配上做調整。從“可你不會有你自詡的 那么勇敢”開始,速度漸快,氣息需做短和急 促的調整,橫膈膜增加力量,鼻腔和口腔共鳴 增加。最后以“不過是一剎那的貪念”重復三 個樂句,歌詞以情緒遞進方式呈現,演唱上要 以聲斷氣不斷的方法發聲,漸快漸弱后漸慢, 最后以氣聲結束全曲演唱。
這一段是聶小倩“大女主”形象塑造的重 要唱段,可獨立成曲。本段賦予女主人公現代女性的愛情觀,聶小倩敢愛敢恨,能夠正視自己的感情,同時以大量弱聲展現其對命運的無奈和憂傷的情緒。
通過對以上三個唱段的分析,不難發現聶 小倩的獨唱在音樂上以大量模進形式編曲;在 歌詞編寫上,文學性和藝術性相結合,句句押韻,郎朗上口;在情感表現上,以跌宕起伏的情節 展現人物內心,將人物善良、忠貞、勇敢的形 象立體呈現出來。
三、聶小倩的表演分析
從整部劇的人物設定看,聶小倩需要在重唱表演中表現出既堅強又柔媚的風格,所以在舞臺調度上以曲線為主。在與男主人公寧采臣的二重唱中,從開始引出男主人公的貪欲,到兩人相愛,展現出女子的柔弱,增加了舞臺上跪坐的動作,從跪坐、癱倒等方式塑造出柔弱可憐的形象。在獨唱中,舞臺多為空曠狀態,演員可走動和發揮的空間較大。根據角色設定,舞臺上的走動多以碎步表現出輕盈狀態。在全劇結尾處,聶小倩走上高臺,身后女聲合唱以影子的形式跟隨,在劇情中是聶小倩的分身,同時也是其生前遭遇的意象化表達,聶小倩的表演應在靜中有動,跟隨音樂節奏以最緩慢的步子向前行進,同時完成演唱。
在角色的塑造中,舞臺表演為演唱增加了 色彩,是塑造角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除了服裝、物美、燈光等方面的輔助,演員本身的演繹尤為重要,需要大量練習和長期打磨,才能在舞臺上演繹好劇中角色。
四、結語
音樂劇《聶小倩與寧采臣》融合了中國傳 統民樂元素,具有很強的創新性。其中對女主 人公聶小倩的塑造跳脫出了中國古代傳統女性 形象,以現代獨立女性思想為核心展現了一個 敢愛敢恨、勇敢善良的女性形象。從演唱角度看,其唱段難度較高,對于氣息的要求較高,對音 程跨度、強弱、速度等基礎元素變化的把握有 較高要求;從情感表現看,要以唱表現聶小倩 在不同階段的狀態,做到唱和演相結合。
綜上所述,想要詮釋好這部音樂劇中聶小倩的角色,需要充分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揣摩演唱方法和表演方式,實現情感表達的流暢自如,才能準確傳遞出整部作品的理念。
[作者簡介]張雅雯,女,漢族,山西臨汾人,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助教,藝術學碩士,研究方向為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