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鵬翔,趙榮生*
單位:1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劑科,北京 100191;2 北京大學醫學部藥物評價中心,北京 100191
2023年秋季開始,肺炎支原體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抗感染藥物與糖皮質激素作為肺炎支原體肺炎的“主要武器”被廣泛關注,甚至沖上了“熱搜”。兒童是本次肺炎支原體肺炎的重點人群,考慮到部分患兒對大環內酯類藥物耐藥,需要啟用新型四環素類藥物與喹諾酮類藥物進行治療。如何保障這類藥物在臨床安全合理使用?本文將圍繞肺炎支原體肺炎抗感染治療和激素治療,為您詳細解答。
答:大環內酯類藥物是肺炎支原體肺炎的首選治療藥物,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紅霉素、羅紅霉素和乙酰吉他霉素等,常見的用法用量見表1。治療療程以及由靜脈用藥轉為口服用藥的時機根據病情而定,需要叮囑患者不要擅自停藥。

表1 肺炎支原體肺炎大環內酯類藥物常用方案[1]
答:使用大環內酯類藥物時,需要重點監測消化系統(如肝功能受損、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心血管系統(如心電圖顯示QT間期延長、心律失常)、免疫系統(如急性超敏反應)等不良反應,靜脈使用還需關注靜脈炎的發生[2]。若患者發生輕微可耐受的不良反應,考慮到治療作用的利大于弊,無需停藥,密切觀察即可;若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應及時停藥并就醫,調整治療藥物。
答:新型四環素類藥物用于大環內酯類藥物治療72h無效者或起病即持續高熱者或明確對大環內酯類耐藥者。該類藥物主要包括米諾環素和多西環素,用法用量見表2。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不建議8歲以下兒童使用[3],臨床可在權衡利弊且家長充分知情同意后謹慎使用。

表2 肺炎支原體肺炎新型四環素類藥物常用方案[1]
答:米諾環素和多西環素在使用時,均應多飲水。在抗感染短期治療時,重點監測中樞神經系統(如頭暈、頭痛等)、消化系統(如胃腸道不適、肝功能損傷)、皮膚(如藥疹)不良反應,需要注意避免強烈日曬。在推薦劑量和療程下,米諾環素與多西環素尚無牙齒永久性黃染的報道[3],因此患兒家屬無需過度擔心。
答:對于重癥或起病即持續高熱的患者,在明確大環內酯類藥物耐藥后,在患兒家長知情同意簽署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喹諾酮類藥物。主要包括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用法用量見表3。短期(14天)內使用這類藥物未顯示其對兒童軟骨發育產生影響,因此患兒家屬無需過度擔心。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不建議兒童使用喹諾酮類藥物,但臨床可在權衡利弊且在家長充分知情同意后謹慎使用。

表3 肺炎支原體肺炎喹諾酮類藥物常用方案[1]
答:短期抗感染治療,應注意監測神經系統(如頭暈、頭痛)、心血管系統(如心電圖顯示QT間期延長、心律失常)、胃腸系統(如腹部不適、惡心、嘔吐、肝酶升高)、肌肉骨骼(如跟腱斷裂、肌腱病)、超敏反應(如皮疹)、光敏性(暴露于強光后皮膚表現為過度曬傷的反應)以及血糖指標等[4]。若患者發生輕微可耐受的不良反應,考慮到治療作用的利大于弊,無需停藥,密切觀察即可;若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應及時停藥并就醫,調整治療藥物。
答:糖皮質激素在重癥和危重患兒發熱5天左右應用最佳,輕癥不推薦使用。應用甲潑尼龍,初始劑量為2mg/(kg·d),療程一般1周左右。臨床表現為肺部整葉高密度均勻實變或C反應蛋白超過100mg/L的患者,初始劑量至少4~6mg/(kg·d)。在大劑量應用激素后,應根據體溫、炎癥指標和影像學改善情況,逐漸減量至1~2mg/(kg·d),療程多不超過14天。
答:肺炎支原體可混合病毒、細菌或真菌感染,導致病情加重、病程延長。不應常規聯合使用其他抗感染藥物進行覆蓋,應結合臨床病程(尤其是病程超過10天)、病情變化以及病原學結果綜合判斷,并根據相關指南與規范選擇敏感藥物聯合治療。當所使用的抗肺炎支原體肺炎藥物對混合感染的細菌同時敏感時,不建議額外加用其他抗菌藥物。

米諾環素minocycline分子式:C23H27N3O7

多西環素doxycycline分子式:C22H24N2O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