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要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抓緊制定實施方案。要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把種業振興行動切實抓出成效,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也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物資。糧食安全是指保證任何人在任何時候能買得到又能買得起為維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夠食品。
糧食安全與社會的和諧、政治的穩定、經濟的持續發展息息相關,是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的重要基礎,是最重要的民生問題。完善糧食應急儲備體系,確保糧食市場供應,最大限度減少緊急狀態時期的糧食安全風險,是政府的職責,也是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解決好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提出“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確立“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提出一系列糧食安全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伴隨著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實施,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2022年糧食總產量實現13731億斤,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完全做到“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本期雜志推出《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繪就農業現代化好“豐”景》《糧食安全 “國之大者”》一組文章,全面報道在確保糧食安全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深度解析“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國家戰略。藏糧于地,筑牢糧倉“耕”基;藏糧于技,則是用現代科技和裝備,提高糧食生產的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從而保障糧食需求、增加農民收入、推動糧食產業可持續發展。依靠科技發展糧食生產,藏著深厚的中國智慧。
倉廩實,天下安。2023年的金秋時節,又值秋糧豐收,滿目皆“豐”景,處處秋收忙。從東北平原到中原大地,從西南山區到魚米之鄉,廣袤的中國大地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滿載著祥和、安全和希望。
中國新時代 202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