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博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佳木斯分院/三江平原主要作物育種栽培重點實驗室,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湯原縣屬于黑龍江省第二,三積溫帶,玉米種植面積大,在選擇玉米種植品種上,應在當地平均年份積溫基礎上少100~150℃為宜。隨著玉米種植者對玉米高產的追求,出現了玉米品種越種越晚的現象。晚熟玉米品種表現為生育期長,產量高。但是生育期長造成正常年份玉米不能正常成熟,在非正常年份玉米籽粒含水量大、品質下降、減產甚至絕產,株型高大增加了玉米倒伏的風險。針對湯原縣越區種植的玉米管理技術總結如下。
塑料薄膜地面覆蓋是一種早熟、高產、優質、抗逆栽培技術。育苗移栽技術是一種集約高產、充分利用當地積溫、搶抓農時的栽培方式。湯原縣地區種植的晚熟品種可采用上述兩種方法促早熟、彌補當地積溫不足。
在發生澇害時,應積極行動,立即采取措施,迅速排除積水,改善玉米根系生長環境,促進玉米根莖葉健康生長發育,保證玉米正常生長。
在玉米灌漿后期,放壟鋤草,可疏松表土,中耕斷根,提高土壤透氣增溫,促進早熟。根外追肥要保證使用促早熟、促進生長明顯的葉面肥。此外,玉米生長調節劑還具有提高百粒重、籽粒品質、增產等優點,生產中應積極推廣應用,如玉黃金、噸田寶、玉米健壯素等。
晚熟品種盡量避免種植在低洼的地塊,以免貪青晚熟。噴施DA型高效玉米脫水劑可以加速籽粒脫水速率,促進玉米干物質向籽實器官運輸,還能促進玉米早熟,提高品質。
苗期采取深松措施,可明顯提高土壤溫度,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改善根系周圍生長環境,促進土壤養分的分解和轉化利用,促進根系的生長和吸收,為玉米的生長發育和籽粒成熟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玉米群體中,有一定數量的空桿和小株,它們不但消耗養分和水分,而且影響通風透光,對這樣的空桿和小株,一旦發現應該立即除掉。
在玉米蠟熟期后,站稈扒皮晾曬,玉米果穗扒掉苞葉,通過自然通風降水,促進玉米籽粒降水,促進早熟。但是,扒皮晾曬必須在蠟熟末期進行,太早了要減產,太晚了溫度太低,降水效果不明顯。
晚熟玉米品種不能正常成熟,收獲后的玉米果穗須降水后方可脫粒,以減小破損率。需將收獲的玉米果穗墊高并碼成長條形垛,或將玉米果穗存放在離開地面的苞米樓里,通過空氣流動自然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