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麗
(河南省國有洛寧縣呂村林場,河南 洛寧 471711)
在大力發展生態文明的過程中,國有林場始終堅持著“生態建設、生態文明”的發展戰略,在多項森林資源保護、建設政策的指引下,森林資源儲備量大幅增加,森林面積明顯提升,環境問題明顯改善。但是,實際的國有林場森林管護中,仍舊存在一定問題,制約著林業的發展。為推動林業的新發展,要對國有林場森林管護中存在的問題加以重視,結合實際問題優化國有林場森林管護工作,提升森林資源儲備量,奠定林業發展穩定根基。
國有林場森林管護工作看似簡單,但是實際上工作十分繁瑣,且由于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總量大,分布廣,各林場情況也存在差異性,整體管護難度較大,所以,需要有一定的管護制度。然而,國有林場森林管護制度不全,缺少相應的問責機制、管理制度等,影響了國有林場森林管護水平。一是相關問責制度尚未形成,管護人員責任意識不強,職責劃分不清晰,導致基建項目侵占林地等問題突出,最終加大了森林資源的浪費問題;二是部分林場尚未形成系統的管護制度,制度涉及面不全,影響了國有林場森林管護工作的開展。
大部分國有林場面積都極大,蘊含著豐富的森林資源,所以整體管護工作難度也就大幅增加,顯然,以往以人工巡視為主的管護方式已經不合適,如瞭望、人員值守等傳統方式,再加上林場管護人員數量不足,地毯式的管護工作難以開展,存在很多巡視死角、盲區,巡護工作落實有待強化。另外,部分國有林場的監督工作以考勤、巡查報告等為主,監督不足,導致國有林場森林管護出現了很多問題,大大降低了管護效果。
完善的森林管護基礎設施是保障這一工作的關鍵,但是很多林場缺乏基礎設施,導致很多管護措施不能落實,影響了森林資源管護工作的開展,基礎設施如監控設備、管護裝備等。雖然,很多林場都配備了防火帶、視頻監控的設施,但是由于資金有限,部分設備無法及時更換,且缺乏先進設備。此外,林區附近的城鎮不斷減少,導致很多管護建筑無法就近建設,日常巡護路程更遠,加大了國有林場森林管護的難度。
國有林場一般遠離城市,十分偏遠,管護工作者的生活、工作環境都異常艱苦,很少有年輕人愿意從事這一工作,現有林場管護人員年齡均偏大,雖有管護經驗,但是由于文化水平、學習能力的限制對新技術的應用不熟練,從而影響了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管護工作的現代化發展。
保護森林資源是整個社會的責任,要提升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管護效果,要重視公眾森林保護意識的提升,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國有林場可以通過宣傳,提升民眾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形成共建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第一,林場可以借助固定宣傳板,如展板、橫幅、宣傳手冊等向各種宣傳保護森林資源的價值,使公眾真正地了解保護森林資源的意義,并主動地參與到森林資源保護中,有對違法行為監督舉報的自覺性;第二,可以借助宣傳教育活動普及森林資源保護法,定期地開展宣傳教育法,普及各種保護森林資源的法治意識,讓各種自覺參與到不法行為的監督中,并認識到破壞森林資源要受到應有的懲罰;第三,加大防火工作的宣傳,尤其是在火災高發季節,要采用走訪宣講的形式進行森林防火宣傳,可以以管護站為主體,結合林區周圍的基層干部進行防火會議的宣傳,即在火災高發季節設置崗守卡,嚴禁火源進入林區,以防止火災的發生。
制定有效的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管護制度,可以確保各項管護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所以,國有林場要結合管護工作,建立實用有效的管護制度:第一,制定管護責任制度,結合森林資源分布、總量,根據管護人員數量安排管護工作,劃分管護區,實施“林區管護責任制”,并將林區劃分為核心區、重點區、一般區,將管護區域按照地塊劃分到具體的責任人,并督促責任人簽訂責任書;第二,建立明確獎懲制,管理者要做好管護人員日常巡視工作的管理,結合具體出巡記錄、管護績效進行檢查,保證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管護報表和實際工作相統一,并結合具體的工作情況進行獎懲,以激發管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第三,制定監督制度,做好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管護工作的監督,確保管護各項工作的落實。
由于國有林場資源整體上的差異性,實施差異化的管理,可以發揮不同林業資源的優勢,提升管護水平,可以從管護成本、森林類型等方面入手,建立差異性的林業管護體系。
因地制宜:落實差異化管護的要點之一,結合不同林區的資源情況進行針對性管護,如林區分布、資源總量等,然后形成不同的管護區域,制定不同的管護措施。例如,在遠離居住地的林區,可以在關鍵路口設置卡口;在鄰近村莊等地,除了安裝監控,還要建設通信設施,借助無人機進行全天候的巡視,并輔之以人工巡視,確保不漏一處。
季節不同,重點管護:林場管護工作也可以結合季節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管護策略,并重點對特定季節的防火工作予以強化,緊抓不同季節的管護重點,提升管護效果。例如,春秋季節空氣干燥,要加大防火工作;冬季干燥,林地落葉多可燃性多,也要重視防火;夏季高溫季節易發生雷電而引起火災,要進行防火巡視。另外,在春夏交替季節,蟲害蠢蠢欲動,要加大防蟲防害工作,做好消殺。結合具體的季節,采取針對性的管護措施,當然也要結合綜合性的管護策略,才能提升管護效果,實現重點管護和常態工作的結合,進而減少森林管護難度。
為了提升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管護效果,要科學應用現代化設備,將云技術、大數據等技術應用在森林資源管護中,形成現代化的森林資源管護體系。第一,可以引入數據分析系統,將云技術、大數據等現代化技術結合在一起,并依靠地理信息系統,迅速地獲取海量的森林資源信息,同時借助這一系統,可以實現森林資源信息數據的收集和整合分析,為多功能的森林資源管護系統的形成提供了技術支撐。例如,可以借助生物監測技術和紅外線監測技術,采集森林資源信息,可以對火災、病蟲害等問題進行實時監控,為森林資源病蟲害的預防提供了數據支持;第二,建立森林資源綜合數據庫,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建立森林資源綜合數據庫,對森林資源的各種信息可以進行整合分析、儲存,如木材產量、林木成長情況等,借助這一綜合數據庫,可以實現對森林資源的數字化管護,大幅提升了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管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