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假靳東”現象浮出水面,大批偽裝成演員靳東的虛假賬號,利用短視頻、直播手段向中老年粉絲斂財。2023年10月,上海市靜安區檢察院對8名以假靳東身份實施詐騙者提起公訴。如今,“假靳東”的陣地由短視頻轉移到公眾號,新一輪的情感收割,手段更加私密……
姥姥戀愛了
董雪如(化名)在偶然的機會下翻看71歲姥姥的關注列表,發現了大量名稱相似的公眾號和視頻號——“瑞東弟弟陪伴你”“東弟陪姐姐”“瑞弟溫暖相伴”“瑞瑞一直陪伴你”等。公眾號文章的標題都很長,在“瑞東弟相伴一生”的公眾號界面,他聲稱自己將參加唱歌比賽20強,董雪如的姥姥鼓勵他加油。隨后公眾號發來一個付款二維碼,并附上一句:“弟弟忙完工作就會陪姐姐嘮家常。”
這個帥氣貼心的假弟弟在一些人的生命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從留言中,可以窺見粉絲熾熱的內心。她們是“蓮花”“彩英”“平安幸福”或“明天會更好”,她們說,“姐姐知道了,姐這一輩子認識你,姐姐最開心”,“謝謝你關心我”。
董雪如的姥姥是四川人,住在北京,朋友很少。她每天要發很多信息,“感覺有特別多的話想說,只要坐下來就會拿著手機躲在屋子里發語音”。董雪如和家人多次勸解未果后,把姥姥帶到當地公安局,接受網絡安全教育,但姥姥聽不進去,只是問警察,能不能找到網上的人。
在網絡發聲后,董雪如的帖子收到了近四千條回復。很多網友表示家人遭遇過類似狀況。
假弟弟卷土重來
運營了一批情感類公眾號的馬凱很早關注到這批弟弟類公眾號,它們話術統一,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弟弟參與演唱會,需要人氣支持;一類則是生病住院,需要醫藥費。從視頻號引流到公眾號是收割的開始,運營者在視頻號評論區留下公眾號的鏈接,又在公眾號文章里放置付款碼,或者留下企業微信或私人微信。
這些公眾號的注冊主體大多數是企業。記者發現,大批同類賬號的注冊企業是幾家位于海口的百貨店,名稱為“秀才唱歌百貨店”“瑞瑞之百貨店”等。據工商信息顯示,許多百貨店的經營者不同,但注冊時使用了同一個手機號。
記者聯系上其中一位運營者Y。Y名下有四家海南百貨店,專門用于注冊弟弟類公眾號。微信方面規定,一個個體工商戶可以注冊兩個公眾號。Y告訴記者,他的團隊一共三人,共計注冊了12個個體工商戶,從事這個行業近一年的時間,最大的公眾號有七八萬粉絲,都是通過視頻號引流和積累。他不肯透露收入,僅說“賺得不多”。
一款名為“贊揚”的小程序為弟弟類賬號提供了贊賞服務。與微信的直接打賞不同,第三方程序通過跳轉鏈接進行打賞,可以規避遭用戶舉報后被凍結賬戶的風險。馬凱觀察到,一個來自福建的瑞東弟訂閱號團隊,最巔峰時,每天收到至少四百個打賞,預計一天收入高達到兩三萬元;另一個來自河北的訂閱號,每天閱讀量約七八千,公眾號粉絲不算多,被封之前累計贊賞三千多次。據他了解,這類賬號起初從福建開始,一直蔓延到廣東、江西、重慶等地,持續了大約一年。
“她需要愛情,真正的不孤單”
在《老年人情感關懷與短視頻使用價值研究報告》中,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彭華茂對全國2000位老人進行了調研。調研組發現,在網絡中追逐網紅的老人,線下生活中還是“太寂寞,太缺少關注了”。調研時,彭華茂詢問受訪的老年人,老年人還需要愛嗎?絕大部分回答,需要,大部分是孩子的愛,當然還有異性的愛。
“無論多大歲數的男性還是女性,他們都會孤獨,特別是單身的情況。作為親人來說,你能給予他的關愛只是一部分,她需要愛情,真正的不孤單。”董雪如說。
(摘自《南方周末》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