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青

新加坡警方從28億洗錢案中繳獲的大筆現金
10月初,新加坡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披露了一起洗錢大案的最新進展。截至當時,該案件涉案金額高達28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149億元)。
今年8月,新加坡超400名執法人員同時行動,抓捕了10名涉嫌洗黑錢的外國人,其中1人甚至跳樓拒捕。警方當場查封了包括房產、汽車和巨額存款等在內的共計價值超8億新元的財物。
《聯合早報》稱,涉案人士大多來自中國福建,被捕前曾瘋狂購買豪宅,不少資產是嫌疑人在海外實施詐騙、賭博等犯罪所得,他們企圖將這些資金在新加坡“洗白”。
此后隨著調查不斷深入,涉案金額也有所提升。9月5日,涉案資產上升至18億新元;9月20日,再度躍升至24億新元。沒有人知道,28億新元的數字是否就是最后的終點。

新加坡28億洗錢案的十名嫌疑人畫像
這起案件不僅是新加坡建國以來金額最大的洗錢案,也是全球近來最大的洗錢案。
多年以來,新加坡往往被認為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資產管理中心。2022年,流入新加坡的財富總額達到1.5萬億美元,該國也是全球最受富人歡迎的資產存放目的地之一。如何更好地監管這些資產,成為考驗新加坡金融中心成色的試金石。
洗錢案的端倪可以追溯至一年半前。
新加坡康寧河灣小區,毗鄰新加坡河和克拉碼頭,地理位置極佳,周邊坐落著大量金融公司和頂級商圈,是新加坡的繁華所在。
去年5月,一名來自中國的神秘買家,一口氣買下了這個小區20套住宅,全部是三房或四房的大戶型,每套價格在320萬新元和550萬新元左右,總成交金額超8500萬新元。
當時甚至還有消息稱,這位大金主還在考慮是否要再買10套,如果確認,總金額或許將突破1億新元,隨之而來的印花稅也將高達3000萬新元。
如此“壕”無人性、買房如買菜般的行為,甚至引發了《聯合早報》的關注,畢竟在2021年,考慮到國外房產投資者對新加坡的過度熱情,新加坡政府一度將外國購房者的印花稅從20%上調至30%,外國購房者因此也明顯減少。
這次的中國買家卻“逆市而上”,實在引人好奇。出手闊綽的中國買家也一度成為當地房產中介圈的推廣招牌,以及當地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當時,一些專家接受媒體采訪時分析稱,之所以外國買家如此青睞新加坡,是將該國認作投資避風港,預計接下來還將有類似的高額交易。
然而事實最終還是讓專家們失望了。在此后的一年多時間里,新加坡房產市場沒再出現這樣一擲千金的外國貴客,反倒是一則法治新聞,讓狂掃20套豪宅的購房者身份浮出水面。
今年8月15日,新加坡警方以涉嫌偽造文件及洗黑錢為由,逮捕了10名外國人,涉案的9男1女年齡在31歲到44歲間,祖籍均為中國福建,但分別持有塞浦路斯、柬埔寨、土耳其、中國、瓦努阿圖等國的護照。
執法現場,一輛輛停放整齊的豪車,與塞滿一個又一個保險柜的成捆百元大鈔,著實讓新加坡人大開眼界。警方隨后也對涉案人名下多達110處房產發出了禁止處置令。不久后,新加坡媒體才從知情人處獲悉,這次洗錢案件嫌疑人中就有此前神秘的中國買家。

10月25日,新加坡警方把嫌疑人名下的四輛名車拖走

新加坡康寧河灣小區,其中一名嫌疑人在此買下了20套住宅
從房地產和加密貨幣到賭場和上市公司,洗錢可以通過各種渠道進行。
事后來看,這名買家批量購房的行為,確實透著些不尋常的意味。在去年6月的報道中,新加坡媒體就曾援引熟悉交易情況的業內人士說法稱,買家來自福建,他買房的資金是從印度尼西亞轉入新加坡,只是這一線索在當時未引起輿論的更多關注。
買房是這10人的洗錢手段之一。據《新明日報》報道,嫌疑人之一蘇海金也曾在新加坡買了不少房產,他非常高調,和家人租住在一個外國人不可購買但月租金高達8萬新元的豪宅內,生活相當奢華。
其鄰居表示,蘇海金平日很愛炫富,但不知從事何種行業,即使是在疫情期間,蘇家也常常有派對聲傳來。
對于這樣一起巨額洗錢案,新加坡官方也相當重視。警方行動后不久,金融管理局也發文表態,不會容忍金融體系被濫用于非法活動,將重罰相關監管不足的金融機構。
新加坡媒體指出,除了10名嫌疑人被捕外,另有12人被要求協助調查,還有8名嫌犯或已離境,新加坡警方未披露這些人的身份,但將向國際刑警組織發布紅色通緝令。
目前,這一案件正在審理中,計劃在11月初至中旬開始預審。《新明日報》稱,10名被告均聘請了本地資深律師,單是律師費或將高達1000萬新元。
按照新加坡的法律,洗錢最高將面臨10年刑期及50萬新元罰款,而此案10名被告中,9人還被加控了持有贓款、偽造文件等罪名,新加坡檢方指控被告人的涉案款項多為從事線上賭博、詐騙和非法放貸所得的贓款。
新加坡國家法院認定,除了被扣押的財物外,多名被告在海外仍有共計近9000萬新元的資產。法官也以被告存在潛逃、毀壞證據、串供等風險,對他們拒絕保釋。
若這10人最終被認定有罪,他們將在新加坡服刑完畢后,遣送回所持護照國家或引渡至與新加坡有引渡協議的國家。
楊莉明表示,早在2021年,反洗黑錢部門就發現了此次犯罪的相關線索,但因嫌疑人數眾多且金融巨大,所以在充分掌握證據后才決定收網。
這場大案也在新加坡掀起了新一輪的反洗錢風暴。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英蘭妮稱,政府將從內政、律政、人力等部門抽調精英,組成跨部門委員會,以此次案件為例,學習和檢討現有的反洗錢制度,加強跨部門合作,持續打擊反洗錢犯罪,后續還將對公司、金融機構、房產中介加強監管和指導,幫助其更好地識別和對抗洗黑錢活動。
在這里洗錢的好處,是可以更容易地將資金轉移到英國、歐盟等處。
反洗錢的浪潮同樣影響到了一些外資背景的金融機構。據彭博社報道,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將對瑞士信貸在該國的分支機構進行調查,監管部門將與相關人員面談并審查文件資料,以評估其在處理高凈值客戶需求時是否合規。
而之所以瞄準了瑞士信貸,是因為該案一名嫌疑人在瑞士信貸銀行的賬戶中,持有9200萬新元—這也是此次調查中金額最大的賬戶。
作為洗錢流水線的潛在下游,房產行業也是此次審查的重點。新加坡房地產代理理事會已啟動調查,以確認是否有房產中介在洗錢案中違規操作以促成交易。
按照規定,一旦發現買家從事可疑的洗黑錢活動或恐怖主義融資,開發商都必須向商業事務局通報,而如果中介明知客戶資金來源成疑,依然參與交易,也涉嫌違法。《聯合早報》稱,約有60名房產中介或牽涉其中。
此外,雖無明確說明,但有當地自媒體博主發現,案發后銀行相關業務所需時間變長。
對于洗錢零容忍的新加坡,之所以會發生如此大案,也與疫情后大量資金涌入該國有關。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數據顯示,該國整體資產管理規模從2018年起連年攀升,疫情期間年均增長率都在15%以上,2019年這一數字約為4萬億新元,2020年則升至4.7萬億新元,而2021年則增長了16.4%,升至5.4萬億新元。
巨大財富的背后,則隱藏著罪惡。錢浪翻涌之下,黑灰產似乎從不缺席。新加坡政府披露,2020—2022年間,每個工作日平均收到超150個可疑交易報告,有240人因洗錢被定罪,涉案金額超12億新元。
金融科技進步為用戶提供便利之余,也讓洗錢者有了更多渠道。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公司治理專家麥潤田在接受半島電視臺采訪時表示,從房地產和加密貨幣到賭場和上市公司,洗錢可以通過各種渠道進行。
而這次的案件就與“家族辦公室”這一近來在新加坡非常火熱的概念有關。所謂“家族辦公室”,是指為富裕家族管理財富的私人機構,其核心工具多為家族信托。
為了更好地吸納國外的財富,新加坡對于家族辦公室在稅收和入籍方面都有一定的優惠政策。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里,新加坡的家族辦公室數量從400家增長到1100家。
這次案件被捕的多人籍貫相同,互相之間也有一定的親緣關系,而在案發前,新加坡當局才剛剛提升了家族辦公室的門檻和審查標準。
一方面,新加坡所面臨的,或許是所有快速增長金融中心的共同挑戰。但另一方面,新加坡被罪犯盯上,又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國際組織“透明國際”去年發布的全球清廉指數中,新加坡排名第5,該國金融業也一直以廉潔高效而聞名。
可如今,新加坡嚴格的法律與執行,如今卻被洗錢者視為“高風險高收益”的象征,竟頗有幾分“懷璧其罪”的意味。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副教授陳慶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加坡對洗錢者很有吸引力,因為一旦資金進入這里的金融系統,就不太可能受到懷疑。“洗錢者愿意冒險,在這里洗錢的好處,是可以更容易地將資金轉移到英國、歐盟等處。”
責任編輯吳陽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