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做人做事做學問,盡心盡力盡責任
——記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系王曉民教授

2023-12-19 14:48:58張芃揚宮曉麗
首都醫科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生理學

張芃揚 賈 軍 王 可 宮曉麗 鄭 焱 王 偉 張 婷 王 韻

(1.首都醫科大學黨委宣傳部,北京 100069; 2. 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系,北京 100069;3. 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北京 100069; 4. 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 北京 100191)

他,成長于遼闊的東北大地,獻身科研,開拓出一片陽光萬里的事業晴空。

他,從知青到工人,從學生到學者,演繹著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

他,壯志凌云,博學篤行,醫者仁心,學者風范。

他,就是科技英才、學之大家王曉民。

1 鄉土情濃 榮辱不驚

1956年的春天,王曉民出生在遼南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醫學世家的耳濡目染,為年幼的他植下了一顆與醫學結緣的種子。1962年,早慧的王曉民提早一年上了小學。天資聰穎的他,少年時代就開始嶄露頭角。可惜“文化大革命”(以下簡稱“文革”)不期而至,王曉民在“九年一貫制”中完成了全部的中小學教育。

1972年,王曉民來到遼寧省營口市蓋縣蘆屯公社馬圈子大隊,開始了整整四年的知青插隊生涯。那一年,他16歲,正是朝氣蓬勃的青春年華。那個冬天格外的冷,但“扎根農村干一輩子革命”的理想,讓王曉民這個熱血男兒的心中溫暖如春。作為同年插隊的20多名知青中唯一的共青團員,王曉民帶隊來到了青年點。青年點最多時有50多人,做飯成了一個相當重要的任務。因為在知青中頗有威望,從未做過飯的王曉民被推選為青年點的伙食長,擔當起了執掌大勺的重任。與此同時,他還要養雞、養豬,參與種菜、挑糞、澆水等菜園勞動,生活的歷練就在這一簞一瓢的人間煙火中,朝王曉民走來。

因為熱心助人、工作勤懇、任勞任怨、勇挑重擔,8個月后,王曉民被推舉為青年點的點長。之后,年輕的王曉民歷任村團支部書記、大隊民兵連副指導員等職務,多次被評選為公社勞動模范和公社、縣、市先進知識青年,出類拔萃的表現贏得了上下一致認可。1974年,懷著忠誠與信仰,18歲的王曉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后,王曉民從大隊(村)革委會委員成長為大隊革委會副主任、大隊黨支部組織委員,成為了大隊的三把手,同時兼任生產隊一把手——政治隊長。18歲的他,從此挑起了大梁,處處身先士卒。

擔任政治隊長期間,王曉民以隊為家,住進了飼養員簡陋的馬棚土房,一住就是兩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不懼嚴寒,帶著小隊干部到各家各戶收尿積肥;為了發展一個黨員,騎車幾十里地去外調;身為公社民兵獨立團的副營長,帶著青年們“農業學大寨”,前往山區修筑梯田;作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的隊長,春節不回家,帶著大家邊扭秧歌邊歌唱毛主席歌頌黨;用自己的一手好字,寫遍村里所有墻皮上的宣傳標語……“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生活的磨練,讓王曉民學會了北方幾乎所有的農活:育苗、插秧、播種、扶犁、打場、趕車……都不在話下。王曉民始終秉承著“好事讓給別人,難事自己沖”的原則,憑著一腔壯志豪情,在滴水成冰的東北農村開辟出一片陽光燦爛的光輝天地。

少年錦時,筑夢農村,王曉民把自己如火的青春,拋灑在了這方廣袤沃土,農村也毫不吝惜地回饋了他:農民的善良、質樸、忠厚,對年輕的王曉民影響至深,對他世界觀的塑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村四載的人生經歷,讓他領悟了男兒的擔當,他成長為一個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專一行的有志青年。他那正直忠義的為人、樂觀豁達的心態,都是在這一時期煉成的。雖然一直當著知青之“王”,卻從來沒忘記如何做一個普通的農“民”——鄉土情濃,造就了一個榮辱不驚的王曉民。

時光荏苒,1976年底“文革”結束,回城的腳步聲在神州響起,王曉民揮別了“戰天斗地”的農村,被分配到大連鐵路分局瓦房店電務段,成為了一名信號工。一年倏忽而過,就在他擔任了段團委委員,掌握了工種要求的所有技術,干起來得心應手的時候,高考恢復了,這點燃了深藏在王曉民心底的那個大學夢……

2 天道酬勤 厚積薄發

從兒時開始,王曉民就夢想成為大學生,他覺得大學生無所不能,是真正的天之驕子。如今機會終于來了,他當然要好好把握。在鐵路工作期間沒有假期,王曉民只好利用業余時間抓緊復習;復習資料也沒有,只好把以前的課本翻出來惡補。迎難而上,鍥而不舍,經過一個月的努力,王曉民成為了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子承父志,走上了習醫的道路。

1978年,懷著對醫學的無盡向往,王曉民邁入了著名的“紅醫搖籃”——中國醫科大學(以下簡稱中國醫大)醫療系。父親早年也曾就讀于中國醫大,王曉民則在多年后機緣巧合地成為了父親的校友。入學那一年,王曉民22歲,已經“闖蕩江湖”近6年的他,因豐富的社會閱歷和沉穩的個人魅力而被推選為班長。五年里他處處為人表率,踏實穩健的作風贏得了良好口碑,校優秀共產黨員、校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干部這些榮譽始終圍繞著他。

說起學醫,自幼在醫院長大的王曉民并不陌生,家學的傳承令他充分汲取了醫學的天分和靈性。然而初入大學,喜悅卻被憂慮取代:由于中學學的是俄文,零起點學習英文讓他感到十分吃力;小學加中學一共讀了九年,基礎也不夠扎實……但王曉民對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倍加珍惜,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從隨時手握字典,上衛生間也背兩個單詞,到老外豎起大拇指:“Your English is so good”;從基礎薄弱到學業精進——背水一戰的大學生活,王曉民苦心天不負、有志事竟成。

當時的王曉民,已經意識到單純學習書本知識遠遠不夠,他組織志同道合的5名同學成立了全校第一個“學生課外科研活動小組”,在2位資深教授的指導下,采用當時先進的同位素標記技術,展開“四君子湯”作用機制的研究,并發表綜述文章。天道酬勤,王曉民成長為中國醫大聞名遐邇的“二代天驕”中的佼佼者。大學期間的奮發苦讀為王曉民之后的脫穎而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日后成績斐然的王曉民回首求學之路不由慨嘆:如果說我比別人強在哪里,那一定離不開大學那五年扎扎實實地學習。

1982年,王曉民以優異的成績大學畢業,分配到大連醫科大學(以下簡稱大醫)病理生理教研室。在基礎醫學院任教,是組織的安排,而選擇病理生理,緣于它是一門連接基礎和臨床的橋梁學科,這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王曉民未盡的醫生夢。從此王曉民投身基礎醫學領域,四十載矢志不渝。雖然臨床上缺失了一名帥氣敬業的醫生,而基礎領域卻收獲了一位孜孜以求的學者。

1985年,王曉民考取了大醫的碩士研究生,師從知名中西醫結合專家裴德愷教授,并成為了“文革”后大醫第一屆校研究生會主席,兼任研究生黨支部書記。這些行政管理任務對于青年時代就指揮若定的王曉民來說,可謂駕輕就熟,因而被評為校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學生干部。

千里馬的縱橫馳騁,總是有賴于伯樂的知遇之恩,而王曉民的騰飛崛起,也離不開兩位恩師的傾心栽培——首先,得益于裴德愷老師的慧眼識珠,日后王曉民能夠拜在后來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韓濟生教授門下,也離不開裴老師的鼎力舉薦。而跟隨北京醫科大學(現北京大學醫學部,以下簡稱北醫)韓濟生教授學習的經歷,更是讓王曉民受益匪淺。作為大醫和北醫聯合培養的研究生,王曉民如魚得水地投入了科研工作。

求學期間,王曉民忘我學習:每天去得最早,走得最晚,在一年半的時間里,完成了4篇論文,均發表在國內一流專業期刊,在碩士生中鳳毛麟角。同時,王曉民的大局意識和團隊精神也有口皆碑,黑板報宣傳他信手拈來,過節他帶領2個技術員給北醫生理學系近百名師生聚餐掌勺做飯……大家驚奇地發現:王曉民這家伙干什么都行!王曉民以一名聯合培養碩士生的身份獲得了韓老師的賞識,也用“王”者風范,贏得了“民”心。

1989年,王曉民考取了北醫生理學系博士生,師從著名神經生理學家韓濟生院士。1991年,王曉民作為國家教委(現教育部)公派中德聯合培養博士生之一,前往德國慕尼黑大學生理學研究所開啟了留學生涯。在德期間,王曉民幾乎每晚十一二點甚至凌晨一點離開實驗室,第二天9點前趕在其他人之前到達實驗室,刷新了導師對中國人勤奮的認知。留學經歷使王曉民強化了語言、開闊了視野,人生的新抉擇也在收獲滿載之際悄然降臨:是回國效力回報恩師,還是順應“出國潮”留居德國,抑或去人人向往的美國發展?這個在別人看來躊躇不定的選擇,王曉民做來卻毫不猶疑:雖然再多逗留一年半載就能拿到德國學位,1993年,王曉民依然信守承諾,情系母校,懷著一顆赤子心毅然回到了祖國,并留校任教。留任北醫期間,王曉民先后赴美國洛克菲勒大學成癮研究室、美國印地安那大學遺傳系、美國冷泉港實驗室任客座研究員或訪問科學家,依然以勤懇好學而著稱。

彼時起,王曉民一直追隨在韓濟生院士左右,成為了恩師的左膀右臂。韓濟生院士給了王曉民機遇,但機遇總是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兩人此后共事10年,10年里王曉民以學生、助手、同事的身份,以講師、副教授、教授的力量,協助韓濟生院士發展壯大著實驗室。師徒二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建立了無比珍貴的戰斗友誼。

回望韶華,王曉民無限感慨:人,總要有一顆感恩之心。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沒有兩位恩師的悉心教誨,就沒有我日后的厚積薄發。

3 躬耕杏壇 啟智潤心

未能懸壺濟世,唯求治學育人。1993年回國后,王曉民在北醫生理學系/神經生物學系承擔教學科研工作,人生又開啟了新篇章。從此穿行在教育與醫學之間,師德醫德并駕齊驅。

王曉民常說:教學是教師的天職。他始終把教學和人才培養放在首位,每學期雷打不動為本科生講授《神經生物學》《生理學》《高級生理學》課程,為研究生講授《神經生理學》課程(圖1)。他授課從不滿足于照本宣科,始終將科技前沿進展、國家戰略需求和綜合素質教育融入教學當中,每一頁講義都傾注了他栽培科技人才的信念和抱負。他從時間、空間兩個維度入手講授緒論課,縱跨神經科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橫貫國際、國內及首都醫科大學(以下簡稱首醫),帶給學生耳目一新的課堂體驗。王曉民以“人類腦計劃”為基礎構建課程新體系,關注腦疾病診治與腦機智能技術的結合,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以“諾貝爾獎科學史”結合“中國生理學發展史”勾勒課程版圖[1-6],深化課程內涵,激勵學生爭做世界一流。他能從一個小小的知識點展開討論,通過環環相扣的提問,帶領學生從世界格局到祖國發展再到學校文化,最終回歸學生自身,帶動學生從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

圖1 王曉民教授在為研究生講授《神經生理學》課程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89名畢業的研究生(其中包括科研型碩士生27名、博士生55名,管理型碩士生3名、博士生4名),12名指導出站博士后,是王曉民篤志培養研究生的盈盈碩果。王曉民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他充分尊重學生觀點,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同時也要求他們嚴謹求實、縝密規范。無論行政事務多么繁忙,王曉民始終堅持每周日下午召開組會,與學生分享最新研究動態。他會仔細檢查學生的實驗記錄本,格外關注學生組會和答辯的幻燈片質量,于細微處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科研精神(圖2)。一旦學生取得科研突破或論文發表,王曉民總是第一時間表示祝賀并高度贊賞。智含淵藪,行絜冰霜,王曉民以學高身正的可貴品質和奮發篤學的治學理念,激勵著學生在學術和人生道路上勤耕不輟。

圖2 王曉民教授指導研究生開展實驗

盡履繁花醉,摯為育樹人。王曉民注重對研究生的人文關懷,幫助他們尋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成為他們成長的引路人。旅居海外學習的學子尤為感動的是,每逢年節,都能收到王曉民號召大家發去的微信祝福,那份來自故鄉、導師和同窗的牽掛,讓他們獨在異鄉卻非異客,每逢佳節倍感溫馨。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王曉民認為,只有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學者。他的一句“中醫藥和針灸的研究需要中國學者來做”,勉勵著一屆又一屆研究生,懷著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為中醫藥和針灸走向世界孜孜不倦。首醫很小,小到甚至上課遲到的概率都不大;首醫又很大,大到莘莘學子在王曉民教授的引領下,胸懷天下。

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王曉民搭建平臺助力青年教師發展,面對面指導為青年教師開拓學科思維,令其更加注重教學方法和知識傳授的有機融合。在他的引領下,首醫生理學教學團隊榮獲“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和“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2008),《生理學》課程獲“國家級精品課程”(2009)。王曉民潛心教材編纂,他主編MedicalPhysiology、《生理科學進展》《神經科學進展》等專著, 其中《臨床生物樣本庫的探索與實踐》被認為是目前國內外最系統的一部臨床生物樣本庫建設理論與實踐的參考書。

4 創新的破局者 科研的解題人

行遠自邇,篤行不怠。王曉民專精于針刺鎮痛、阿片肽和抗阿片肽基因調控的機制、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防治等研究,相關科研成果已蜚聲國際,他開辟了傳統醫學創新的嶄新領域,使中醫藥學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應用受到廣泛關注。1994年,王曉民帶領團隊嘗試將民族傳統醫學瑰寶之一的針灸學研究拓展到神經變性病領域,率先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針刺療法——電針對帕金森病模型動物具有治療作用[7-10],并對其治療機制進行了開創性系統研究,深入探討了電針對基底節神經遞質平衡調節的新機制,開啟了針灸治療帕金森病機制的全新探索[11]。該研究獲得歐盟第七框架計劃-中醫藥研究的針灸研究課題[12]資助,推進了我國傳統醫學研究登臨世界前沿科技殿堂的進程。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王曉民團隊進一步開發其他非侵入性神經調控手段如聲、光、電、磁刺激對神經變性病等功能性腦疾病的防治效用,聯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開展基于超聲輻射力的深部腦刺激與神經調控儀器研制;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的防治,采用無創性新型磁刺激手段,創新性發現了海馬環路在阿爾茨海默病樣病程中可被調控的機制[13]。

深諳中國傳統醫學精髓,又擅于融合現代醫學技術,王曉民充分挖掘中醫資源,在國際上首次發現天然中藥雷公藤單體(T10)的神經營養和抗炎保護作用[14-15](《雷公藤屬植物提取物在預防和治療神經系統疾病中的用途》,2003年6月獲專利授權)。通過對藥物作用機制的深入探討[16-17],為進一步尋找帕金森病可干預的潛在作用靶點提供了反向藥理學線索[18]。在此基礎上,又研發了海帶褐藻多糖硫酸酯[19-20]和遠志皂苷[21-22]等5項授權的發明專利先導藥物,并深入研究其對帕金森病的防治作用及機制。學之大者,為國為民,王曉民須臾不忘將中醫智慧惠及全球,他提出,腦重大疾病要確立新的藥物靶點,開發具有神經保護作用的藥物是首選,而中藥是極具價值的寶貴財富。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王曉民課題組首次提出將神經營養效應與增加遞質合成相結合,進行雙基因轉染來治療帕金森病[23-24];并開展了神經干細胞、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肌肉干細胞體外增殖、分化和體內移植治療帕金森病模型的研究,以及原位神經干細胞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研究[25-28]。同時,在基底神經節環路以及神經免疫等方向揭示帕金森病發病機制的研究也取得突破[29-30]。王曉民任首席科學家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發計劃(“973”計劃)項目“神經變性病的機制和防治的基礎研究”(2006-2010),并在項目結題同年滾動第二個973計劃項目“帕金森病發病機制和干預策略的基礎研究”(2011-2015)[31](圖3)。

圖3 王曉民教授主持 973項目《帕金森病發病機制和干預策略的基礎研究》結題總結會

科研漫漫路,赤子拳拳心,在奔赴夢想的大道上,王曉民堅定而執著。他帶領團隊先后主持歐盟第七框架計劃、科技部863計劃、科技部“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等國家和部委級科研項目26項,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70余篇;獲部級獎項3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醉心科研的王曉民以過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毅力,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5 初心如磐 至誠報國

多年磨礪的組織才能和日隆的學術聲望,使得王曉民必然要擔當一系列行政管理工作。2003年,王曉民的事業更上一層樓,他揮別了熟稔的北醫,來到了首醫,任學術副校長(主管學科建設、人才引進、科技研究、研究生教育、外事工作和臨床專科院系等)。王曉民的到來,構建了百舸爭流的學術生態,營造了蔚然成風的科研氛圍。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王曉民破天荒地拿下了北京市屬高校第一項“973”;而作為一名科研管理者,在任學術副校長的14年里,他全身心投入到首醫“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醫科大學建設藍圖中,10個學科進入國家重點學科行列,獲批了6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獨占全國高校鰲頭。

當時的首醫有18所附屬醫院,如此豐富的臨床資源未能充分利用,王曉民憂心如焚。他不辭辛苦地深入每一所醫院,一場場地宣講打造“學院型醫院”的建設理念,全面提升了臨床人員的學科意識,“大首醫”理念也正式確立。王曉民深度整合各附屬醫院的臨床資源,橫向聯合,優勢互補,在全國率先建立了“臨床專科學院(系)”管理體系,先后創建了38個臨床專科學院或學系,打造了全國最大規模的臨床學科發展平臺,大大提升了首醫的學術影響力和人才培養水平。

王曉民與科研人員一道建立了全過程管理、細節化服務的模式,為科研工作保駕護航。對有固定申報周期的項目,定期舉辦輔導講座;對于國家級的重點和重大項目進行兩輪以上預答辯、專家預評和修改輔導,就每一個課題提出“挑剔性”建議,一鼓作氣進行到深夜兩三點是常事。沖刺的關鍵時刻,王曉民與大家一起戰通宵、伴日出——點滴皆是淚,辛苦總得償:2003年全校獲批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僅有22項,而到了2017年,這個數字竟奇跡般地攀升到了278項!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圍繞國家重大需求,王曉民組織搭建了神經變性病的轉化醫學平臺。“神經變性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于2007年正式掛牌,成為首醫系統內第一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的運行極大地增強了首醫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基礎-臨床轉化能力,鍛煉了一支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人才隊伍[32]。2010年,王曉民籌備成立“首醫轉化醫學研究中心”,2012年建立“北京腦重大疾病研究院”“國際轉化神經科學聯盟”和“腦重大疾病防治協同創新中心”三位一體的聯動平臺,形成高校-研究院所-企業一體化腦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體系[33],在助力首醫神經科學學科在國家級領軍人才培養、國家級科技獎和國家級科技平臺獲批、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全國做出了示范。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王曉民的管理理念是“細節決定成敗”,他要求大家以科研的嚴謹態度來做管理,以科學的奉獻精神來搞建設。他以盡善盡美的態度完成每一項工作,報送給他的文件報告,他都會逐字逐句審讀,連標點符號也不放過。很多工作人員未能發現的細小問題,都被他一一糾正。他常說,管理者不是收發員,要有分析有見解。他用實際行動,帶動了下屬的工作熱情;他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促使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正如他所推崇的《給加西亞的信》一書中所傳達的-—恪守敬業、忠誠的理念,不惜一切代價完成既定的目標和任務。

惺惺自古惜惺惺,越是人才,越重視人才。在王曉民的引智努力下,首醫在2004到2015年間先后引進學科、學術帶頭人及學術骨干68人。與此同時,王曉民勇當“教育先鋒”,加緊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嚴控導師遴選,推動素質教育,提升畢業門檻,大幅提高了研究生培養質量。首醫的SCI醫學論文收錄數、MEDLINE論文收錄數、國內論文數以及國內論文被引次數等排名因而連續進入全國高校20強,2017年SCI論文收錄已達到了全國獨立醫學院校第二名。首醫的發展駛上了快車道,甚至在業內掀起了“首醫現象”,壯美首醫的畫卷就這樣延展開來。

王曉民這個出生在春天的東北漢子,集智攻關,嘔心瀝血,與首醫的領導團隊群策群力,帶領首醫走進了春天。這其中,王曉民的付出功不可沒。可他總說,這是集體的功勞,我所做的微不足道——這就是王曉民,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大音希聲,大氣磅礴。

白發千莖雪,丹心一寸灰。作為神經生理學界的一面旗幟,王曉民在學術社團工作上也傾注了大量心力,在國內甚至國際舞臺發揮著重要作用。自2002年起,他歷任中國生理學會秘書長(2002-2006)、副理事長(2006-2010)、理事長(2010-2018)和首屆監事長(2018-2022),整整工作20年,為學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圖4)。

圖4 王曉民理事長為中國生理學會名譽會員頒發證書(2014年10月,上海,中國生理學會第24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他創新辦會理念和模式,加強與臨床合作,創建多學科交叉分會,吸收企業會員,聘請國際著名生理科學家為學會名譽會員,聯合多國生理學會舉辦的系列《國際生理科學學術大會》;主編《根深葉茂 蔚然成蔭——中國生理學人物記》[34]和《根深葉茂 蔚然成蔭——中國生理學團隊記》[35],《執著和奉獻——紀念中國生理學會成立90周年》[36],為傳承中國生理學的歷史和弘揚科學家精神豐富了史料。他和同道們共同努力,把學會工作開展得風生水起。

2015年,王曉民被推選為亞大生理學會聯合會主席,籌備并主持亞大地區國際生理學大會(FAOPS 2019),帶領學會獲得第39屆國際生理學大會(IUPS Congress)北京主辦權(圖5)并于2022年成功舉辦,實現了幾代生理學人的心愿,在進一步推動中國生理學會國際化進程中貢獻頗豐。

圖5 王曉民理事長接棒IUPS會旗,正式啟動IUPS2022北京的組織工作(2017年8月,巴西里約熱內盧,第38屆IUPS大會)

2013年,國家啟動“中國腦計劃”(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的籌備工作,旨在助力我國在腦科學這一前沿領域處于領軍地位。王曉民作為腦計劃專家組成員,提出我國的腦計劃應走中國特色發展之路,要首先聚焦腦重大疾病的研究戰略;研發應將重心前移,促進早防、早診、早治;未來神經變性病的防治將可能通過神經調控、藥物干預、基因治療和干細胞治療來實現[37]。作為旗艦學者,王曉民在國家層面發揮著學科發展的戰略科學家作用。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半生輝煌歲月,王曉民投身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社會工作……諄諄不倦,孳孳不息,時光知味,歲月沉香。繁重的工作量,使王曉民被冠以了“鐵人”的稱號。而在王曉民看來,坐在這個位置上,是組織和群眾對你的認可,你義不容辭要把它做好。專業、職業、敬業的王曉民一切以學校利益為先,個人和家庭的事都可以延后。他經常每晚伏案到8點后才離開辦公室,燈光下疊映著他執著的身影,家于他而言,成了驛站;周六日也照常來校工作,一年到頭休息不了幾天,無聲的行動詮釋著“業精于勤”的箴言。更遑論那些帶傷不下火線的堅強:在率團出訪美國期間,患嚴重腹瀉仍堅持洽談合作,鎮定自若的背后是何等的毅力;鼻中隔偏曲矯正術剛剛完成,說話稍多,鼻腔填塞的止血紗布條就會有滲血,他仍不顧勸阻,投入組織學校申報國家重點學科的預答辯,從下午直至次日凌晨2點,導致高燒不退也無怨無悔;心臟血管險些放上支架幾乎無人知曉,每次工作累了、心臟不適,只是悄悄含一粒藥……為了這份事業,王曉民在拼命,哪里有什么鐵人,無非是責任心和使命感使然。

做人做事做學問,盡心盡力盡責任——這是王曉民一生的信條。六十余載東逝水,王曉民說:人活著,總要為這個世界做點什么,往小了說你能為一個單位做什么,往大了說,你能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做些什么。“男兒志兮天下事,但有進兮不有止!”先天的資質和后天的勤勉,使王曉民注定處處為“王”,成為人生的王者;而低調的風范,又使他不計名利,一心為“民”。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張芃揚、賈軍、王可、宮曉麗、鄭焱、張婷:共同撰寫論文;王偉、王韻:修改并審定論文。

猜你喜歡
生理學
《現代電生理學雜志》稿約
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PBL在《動物生理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現代電生理學雜志》稿約.
《現代電生理學雜志》稿約
《現代電生理學雜志》稿約
《現代電生理學雜志》稿約
《現代電生理學雜志》稿約
《現代電生理學雜志》稿約
《現代電生理學雜志》稿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熟妇无码人妻|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日韩区欧美区|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无码AV动漫|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黄色在线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超碰91免费人妻| 91精品国产91欠久久久久| 亚洲免费毛片|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亚洲手机在线|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久久公开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青青青草国产|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午夜| 麻豆精选在线|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91麻豆国产视频|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精品视频91|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 91精选国产大片|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啊嗯不日本网站|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专区第一页| 无码 在线 在线|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男女天堂|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91无码国产视频|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99er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性视频一区|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99re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网址|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91青草视频| 国产成人凹凸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