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市農業農村局 楊軍輝
寧鄉市煤炭壩鎮煤炭壩社區(以下簡稱“社區”),把政治、法治、德治、自治作為農村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有效方式,激發鄉村治理新效能,促進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1.以政治“把舵領航”強引領發揮社區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鄉村治理的發展優勢。通過開展黨員“三亮三比”(亮身份比貢獻、亮立場比擔當、亮作風比作為)行動,推行“1+10”承諾制(1個黨總支向群眾承諾完成10件民生實事),社區黨總支的凝聚力進一步增強。采取“支部+合作社+公司+黨員+農戶”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新建8個美麗宜居村莊,惠及居民700余戶,創辦葡萄園、養雞場、生態農莊、紅色體驗餐館等產業基地,闖出一條“紅色引領、綠色發展、自力更生”新路子。2022年社區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0萬元。
2.以法治“定分止爭”強保障挖掘社區法治文化,加強法治陣地建設,深入打造法治鄉村。面對當地煤礦關停后各類矛盾接連不斷的“爛攤子”,社區成立法律工作領導小組,聘請社區法律顧問,組建以黨總支牽頭、各片區黨支部和黨員為核心的法治宣傳骨干隊伍,健全完善矛盾調解協調機制,營造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環境。近7年來,社區實現了矛盾糾紛不出社區、化解矛盾糾紛在當地的良好效果,形成了鄉風文明、民風淳樸、社區治理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
3.以德治“春風化雨”強教化健全居務公開、四議兩公開、村規民約、小微權力運行、民主協商、網格化治理等基層治理機制。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社區居民矛盾調解委員會、婦女權益保護委員會、志愿者服務協會、老年人協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組織立足自身職能積極作為,采取法治宣講和文藝表演等方式,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愛心幫扶、知識競賽等活動,進一步提升公民德治素養和社會治理化水平。發揮社區紅白理事會作用,常態化開展紅白喜事上門宣傳指導,從待客范圍、就餐桌數、飯菜煙酒標準等方面進行指導,嚴禁大操大辦、歌舞表演,形成了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事不辦的新風尚。建立黨群組織“手拉手”服務模式,舉辦“3·5”學雷鋒志愿活動、“七一”表彰大會等節會,在寓教于樂中拉近干群距離、提升黨群合力、提振精神面貌,激發社區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和激情。
4.以自治“共治共享”強活力以社區為平臺,以社會工作者為支撐,以社區社會組織為載體,創造性地開展“五社聯動 幸福鄰里”鄉村治理工作。廣泛動員群眾積極籌資投勞參與美好生活環境建設,籌措資金2000多萬元全域建設美麗宜居村莊,打造春天里文化廣場,有效推動鄉村治理與黨建文化、廉政文化、地方文化有機融合。全面建立民生檔案,精準聚焦社區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獨居老人關愛、生活困難家庭互幫互助等工作,建立專業社會工作者和志愿服務工作室。2022年以來,社區發展志愿者團隊102人,累計開展活動25場次,服務群眾3000余人次,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持續推進社區文化建設,充分發揮社區霞光藝術團等社會組織的作用,定期在文化園播放紅色電影、舉辦文化活動,為社區居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休閑、鍛煉、學習平臺,活躍社區文化藝術生活,進一步提升文明鄉風和淳樸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