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天翔,施維新,宋 敏,畢顯杰,王 林,余 璐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烏魯木齊 830011)
葡萄(Vitisspp.)是葡萄科葡萄屬藤本植物[1]。我國是葡萄屬植物的世界起源中心之一,擁有約占世界葡萄屬植物種類60%的品種資源[2-3]。葡萄營養價值高,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鈣、鐵、鉻、鉀、磷、硒等)、可溶性糖、白藜蘆醇、花青素、單寧、類黃酮、果膠質等營養物質,可用于鮮食、釀酒、制干、制汁等,是加工比例最高、產業鏈最長的水果,經濟效益顯著[4-5]。研究認為,隨著我國葡萄品種不斷更新,葡萄品質顯著提升,鮮食葡萄進口量和出口量逐漸接近,進口單價與出口單價的差距也逐漸縮小,但階段性供過于求、價格波動大的問題仍然存在[6-7]。
新疆地處北方埋土防寒葡萄產區,栽培歷史悠久。果樹資源調查發現,新疆長期種植無核白、和田紅等50 多個品種[8-9]。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葡萄栽培面積72.62 萬hm2,新疆葡萄栽培面積12.29 萬hm2,占全國葡萄栽培面積的16.9%;全國葡萄產量1 431.41 萬t,新疆葡萄產量304.90萬t,占全國葡萄產量的21.3%[10]。據統計,2020 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葡萄栽培面積3.96 萬hm2,是新疆重要的葡萄生產地[11]。兵團葡萄生產在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同時,相比于農業現代化的新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12-13]。
1.1.1 栽培面積和產量
兵團最新農業統計數據顯示,葡萄是除紅棗之外兵團種植面積最大的水果。2020 年,兵團葡萄實有面積3.96 萬hm2,較2019 年增加2.1%,其中無核葡萄1.51 萬hm2,較2019 年增加1.9%;紅地球葡萄0.98 萬hm2,較2019 年減少0.7%;釀酒葡萄0.91 萬hm2,較2019 年增加0.4%。2020 年末,兵團葡萄總產量85.01 萬t,較2019 年增加0.6%,其中無核葡萄34.05 萬t,較2019 年增加0.8%;紅地球葡萄22.56 萬t,較2019 年減少0.5%;釀酒葡萄19.32 萬t,較2019 年增加0.6%。綜合分析發現,兵團葡萄品種正逐步優化,市場需求量大的無核品種正逐步替代一些有核、品質較差的當地品種。2019年,兵團農業農村局出臺了《兵團南疆林果業發展獎補政策》,對新建標準葡萄園及推廣應用“廠”字形栽培模式及其配套技術的老果園,每667 m2一次性補助2 000 元,調動了職工建園的積極性,建園的標準也進一步提高。
1.1.2 栽培的主要品種
新疆有600 多個葡萄品種,種質資源豐富[14]。據報道,兵團北疆師團葡萄以紅地球為主栽品種,以巨峰、夏黑、里扎馬特、新郁、火焰無核、克瑞森無核、無核紫、無核白雞心、紫香無核等為輔助品種。南疆師團以木納格、紅地球為主,以和田紅、克瑞森無核、維多利亞、里扎馬特等為輔。東疆師團以無核白為主,以紅地球、克瑞森無核、奇妙無核、優無核等為輔。釀酒葡萄以赤霞珠為主,以霞多麗、白詩南、梅鹿輒、白玉霓、黑比諾、雷司令等為輔[15-16]。從栽培品種上分析,當地品種和引進品種均有分布,多為歐亞種品種。
1.2.1 栽培模式
兵團地處埋土防寒線以北葡萄主栽區,多為露地栽培,少有設施栽培。從調研的情況來看,兵團栽培的葡萄多為引進品種,借鑒了引種產區葡萄的栽培模式,因此架式結構、行株距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近年來,兵團推廣應用了順溝高“廠”字栽培模式,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樹體扭傷、病蟲害、日灼等風險,增加了透氣性,提升了果品品質,得到了職工群眾的認可[17]。目前,新建園普遍以“廠”字栽培標準建園,符合條件的老果園正在進行“廠”字形改造。
1.2.2 修剪整形
修剪主要結合樹形和架面因地制宜進行,分為越冬修剪和葉幕整形,傾斜主干水平龍干一般配合水平葉幕,主蔓順溝綁縛,新梢分別垂直于主蔓向南、北兩個方向水平延伸綁縛,根據品種、生長勢、坐果率采用一次成梢或兩次成梢技術,除延長枝外,新梢一般四葉摘心[18]。長期以來,兵團采取企業化管理,由專業的技術生產部門依據品種、架式結構等推廣應用了適合本地的生產技術,目前仍在沿用。
1.2.3 花果管理
花果管理是提升葡萄商品性的關鍵配套技術,也是關注度較高的一項技術。大多數職工以“一枝一穗、合理去除副穗”為管理目標,通過疏花疏果、修穗等工作合理控制負載、提升品質。據調研,部分合作社如南疆和碩縣雅曼葡萄專業種植合作社和第五師雙河市天益誠專業合作社每年專門從云南聘請專業修穗人員對社員進行現場培訓,細化花果管理,葡萄的商品果率明顯提高。果實套袋技術在兵團葡萄生產應用相對較少。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赤霉素(GA3)、氯吡脲(CPPU)等拉長葡萄穗軸、誘導無核、提高坐果和促進果實膨大的安全使用技術在無核品種上應用較為廣泛。
1.2.4 水肥管理
兵團滴灌條件較為完善,葡萄園基本實現了水肥一體化管理,具備根據土壤水肥條件以及葡萄需水需肥規律,配合階段性營養診斷合理投入水肥的基礎條件。隨著有機和綠色食品發展需要,控制了化肥的使用量,加大了有機肥的投入,地力條件和葡萄品質均有所提升。同時,元素投入不平衡,氮肥投入過量,導致枝葉徒長的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增加了修剪的人工成本。盲目投入水肥,增加了成本,降低了經濟效益。
1.2.5 病蟲防控
兵團建立了兵師團三級病蟲害測報體系,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病蟲害防控策略,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等相結合的防治手段,有效降低了病蟲害帶來的經濟風險和環境風險。隨著綠色防控技術逐漸成熟,兵團正在推動農藥減量行動,推廣應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農業防治、生態調控、農藥的科學使用等為主的綠色防控技術,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
兵團葡萄多為集中連片種植,單個職工管理面積在0.67~1.33 hm2不等,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對機械化需求極高。調研發現,兵團葡萄生產機械應用現狀如下:一是機械型號復雜,部分為改裝機型,如施肥機有開溝-施肥一體機、開溝機等多種機型,清土機多為改裝機械;二是高強度環節機械應用較多,精細化環節人工投入多,施肥、施藥、清土、埋土、枝條粉碎等高強度環節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修剪、整形、修穗、采收等精細化環節用工非常集中,多以人工為主;三是不同區域機械選擇和應用水平差異較大,北疆機械應用水平高于南疆。
2017 年全面深化改革之前,兵團采取企業管理,部分師團成立園藝公司,負責轄區內葡萄生產全程管理。改革后,兵團不斷推進政企分開,葡萄地也確權給職工作為身份地,職工成為生產經營的主體,負責日常經營管理。目前,一部分職工選擇自我管理,主要從事葡萄生產,然后按照市場價格將產品銷售給經銷商;另一部分職工選擇加入合作社,抱團取暖,在農資采購、生產管理、產品銷售等方面由合作社統一管理。
兵團以鮮食葡萄為主,釀酒葡萄主要分布在天山北麓和伊犁河谷。鮮食葡萄主要供應國內市場,少部分出口東南亞等國家。近年來,隨著國內葡萄酒市場日趨成熟,釀酒葡萄產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以第八師為例,新疆張裕巴保男爵酒莊有限公司、新疆天珠葡萄酒業有限公司、新疆裕源酒業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有效帶動了葡萄酒產業的發展,產品備受消費者喜愛。據統計,2018 年兵團生產葡萄酒6 729.4 萬L。同時,受契約可靠性下降、運輸和銷售環節成本高、產業鏈不完善等因素制約,葡萄酒產業也面臨諸多困境。依托鮮食葡萄種植基地、葡萄酒莊等建立的集體驗銷售、文化傳播、旅游觀光等為一體的新業態正在穩步發展。
品種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是品牌打造的基石。兵團葡萄品種選擇和布局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品種布局不科學,部分師團盲目引種,存在品種不適應的問題,導致葡萄產而不優,品質不高;二是南北疆師團主栽品種相似度較高,葡萄上市時間普遍集中在8—9 月,市場同質化競爭嚴重;三是紅地球在兵團的種植面積偏大,無核品種占比較低,不滿足市場對無核品種的偏好需求;四是師團內部品種雜、亂、多,沒有形成特色生產基地,核心競爭力不強;五是缺少儲備的優質品種,跟風選擇品種,盲目性大,增加了生產管理的難度。
生產管理是決定葡萄品質的關鍵環節,好葡萄是種出來的。兵團在葡萄生產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缺少適合的標準和可操作的技術規程,生產管理環節缺乏科學依據,據統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布了涉及葡萄地理標志和種子種苗標準、栽培技術、采后加工與貯藏技術、產品標準、設施農業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等方面累計54 項地方標準,現行標準46 項,廢止了8 項標準,占全國現行地方標準總數的15.4%,但仍然不滿足不同區域、不同品種葡萄生產管理的實際需求;二是缺少高效的生產組織管理機構,單個職工作為生產經營主體不具備標準化生產管理的基本條件,科學意識、市場意識、安全意識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自我約束力不強,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以合作社為代表的新型經營主體處于起步階段,生產管理制度不完善,沒有建立嚴格的考核獎懲機制,沒有抓好生產管理的抓手,社員從事標準化生產的積極性不強;三是單個職工管理面積多在0.67~1.00 hm2,勞動力短缺,勞動成本過高,機械化程度不高,很難適應精細化管理要求。
專業的技術服務是標準化、精細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兵團農業技術服務體系不健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農業技術服務人才隊伍嚴重不足,從事葡萄育種、栽培、病蟲害防控、保鮮貯運的研究團隊較少,公益性技術服務力量薄弱,特別是師團基層農業技術服務人員缺口較大;二是產學研聯結不緊密,兵團沒有地方標準的立項和審批權,技術成果轉化應用難度較大,技術集成程度不高,如精準施肥、綠色防控等多項技術的最新成果在兵團推廣應用面積不大,適用技術的保障能力不足;三是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為葡萄提供專業社會化服務的企業較少,社會化服務的供給能力不足,另外,單個職工同社會化服務企業對接能力不足,專業合作社業務范圍還沒有拓展到農業社會化服務領域,沒有形成高效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緊密的利益聯結是推動葡萄產業健康發展的內生動力。在利益聯結機制方面,兵團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產業鏈不完整,產業鏈是利益聯結的重要載體,產業鏈不完整導致各環節信息流不暢,增加了利益聯結的難度。二是產業各環節分屬不同的利益主體,不同利益主體之間追求利益最大化。以鮮食葡萄銷售為例,等級果主要供給水果客商,等外果主要供給制干、制汁等加工企業。市場行情好時,客商與客商之間、客商同加工企業之間搶購,放寬收購標準,低品質葡萄容易流入市場,導致客商、加工企業的風險上升;市場行情不好時,客商、加工企業降低收購價格,提高收購標準,容易造成葡萄滯銷,種植戶的利益被壓縮,種植意愿降低。不同利益主體的博弈增加了彼此的風險,不能實現利益共享。三是利益主體分散,組織化程度低,很難維系長久的利益聯結關系。調研發現,一些連隊簽訂的鮮食葡萄收購協議,80%以上都存在中途毀約的情況,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組織,契約的約束力下降。
營銷渠道單一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標準化管理措施不到位,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精品果占比低,達不到高端市場的質量標準,沒有打開高端市場;二是冷鏈基礎設施薄弱,銷售期集中,運輸距離較遠,銷售成本過高,不滿足網絡營銷的需求;三是品牌意識弱,沒有形成有市場影響力的品牌,好葡萄賣不上好價格的現象比較突出;四是企業的作用發揮不夠,特別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處于起步階段,沒有制定產品營銷策略和搭建產品營銷體系。
按照兵團“穩糧、優棉、精果、強畜、促加工”的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的方針,“精果”是重要內容。一是發揮新疆優勢資源,做精一產。依據各師團自然氣候特征,統籌謀劃全兵團葡萄種植布局,選擇適宜品種。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強二產。按照羅國光等提出的我國北方葡萄栽培氣候區劃[19],新疆屬釀酒葡萄優良產地,同時,葡萄加工潛力巨大,要依托一產謀劃二產,發展葡萄深加工,增加產品附加值。三是發展三產,更好地服務一二產業發展,發展農業服務、金融服務、信息服務等產業,不斷壯大休閑農業、鄉村旅游、“互聯網+”農業等新業態,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組織各領域專家,統籌謀劃兵團葡萄產業布局,研究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
品種對產業發展至關重要。一是要堅持市場需求導向,謀劃品種布局。研究發現,消費者對鮮食葡萄的內在屬性(果穗緊密度、單穗重、果粒大小、果粒顏色、果粒形狀、葡萄香氣、果肉質地、葡萄口味以及有無籽粒等)有明顯偏好,要結合市場導向、迎合消費者需求選擇適宜品種。二是要堅持科學的引種原則,選擇優良品種。研究發現,不同葡萄品種和砧木品種在抗逆性、抗病性、熟期、果穗大小與形狀、坐果率等方面均有顯著差異,應建立優良品種和砧木的適應性評價標準,充分利用種質資源研究成果,積極開展砧穗組合適應性評價,科學劃分早、中、晚熟品種適宜生態區,依據師市基礎條件,細化鮮食、釀酒、制干品種的優勢產區,科學選擇適宜的種植品種。三是建立優質品種示范推廣體系,儲備優良品種。依托科研院校、現代農業產業園、合作社等平臺建立葡萄種質資源圃,培育、引進優良品種,綜合考慮品種特性、生態適應性、經濟效益等諸多因素,綜合評價品種,集成栽培技術,鼓勵農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等在主要種植基地建立品種示范園,為職工提供可看、可選、可引的優良品種,按照“培育一批、儲備一批、推廣一批”的原則確保葡萄品種更替的持續性,夯實葡萄產業發展的基礎。
科技創新是葡萄產業發展的動力。一是加大隊伍建設力度,依托科研院校引進高層次專業人才,開展葡萄產業各環節核心技術研究,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公益性服務力量,培養基層專業農業技術人才,構建新型農業技術服務體系,集成推廣應用核心技術,促進葡萄產業提質增效;二是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針對影響葡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設立項目(課題),以項目推動科技創新,積極開展基礎、技術、應用領域研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特別是葡萄精準施肥、綠色防控、保鮮貯藏等方面研究成果轉化,為葡萄產加銷環節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三是建立科技示范園區,依托農業科技園區、企業、合作社等主體,開展全程技術集成示范,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熟化應用相關技術,積極總結經驗,制定技術規范,推動兵團葡萄標準化生產,及時發現問題,找到創新的結合點和方向,推動葡萄產業發展;四是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充分調動市場化服務資源,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的創新方式,鼓勵新型經營主體加強同農業服務企業的合作,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增強農業服務力量,讓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提高服務質量。
企業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一是要培育和壯大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增強組織管理能力,解決分散經營的問題,不斷鞏固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優勢,鼓勵新型經營主體依托基地發展貯運、加工、電子商務、鄉村旅游等,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有影響力的企業在兵團投資興業,發揮企業在吸引社會資本方面的作用。葡萄是一個高投入的產業,據了解,云南省賓川縣陽光玫瑰葡萄高標準生產基地建設每667 m2需要花費6 萬元,兵團單個職工土地面積遠超其他省農戶,投資建園的資金壓力遠大于其他省農戶。因此,鼓勵農業企業投資建設生產基地,發展二三產業,探索適合產業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科學核算資源、勞動力、知識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在產業發展中的配比。三是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引導龍頭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緊密合作,充分發揮各個經營主體的優勢,實現信息共享、利益分享,逐步完善“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職工”的產業發展模式。
兵團獨特的自然資源和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方式為葡萄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實踐證明,發展葡萄產業能大量安置勞動力,幫助農民增收致富,這對兵團集聚人口、向南發展和脫貧攻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政府必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組織專家研究制定兵團葡萄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不斷凝聚產業發展合力,促進葡萄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