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文學的“現代”轉化與“當代”發展

2023-12-21 23:53:11章羅生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摘要: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在文學藝術等方面,我們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此為標準衡量,中國當代文學尤其是紀實文學,在“轉化”與“發展”方面成就卓著,但在“創造性”與“創新性”方面還有一定提升空間。這一點,從彭學明、劉克邦、范誠等湖南“沈從文傳人”群體中可清楚看到。具體而言,他們在以下方面繼承和發展了沈從文的傳統:一是對故鄉的深情摯愛與執著抒寫,二是題材內容的全面與系統,三是人物描寫的鮮明與人性揭示的深刻,四是民族風情、鄉土特色與哲理抒情的有機融合。但還應在思想深度、宏大敘事與批判假丑惡等方面進一步“超越”。

關鍵詞:紀實創作;“沈從文傳人”群體;現代轉化;當代發展

中圖分類號:I2?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3605(2023)06-0093-08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在文學藝術等方面,我們不但要堅持“二為”方向與“雙百”方針,而且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不但給我們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而且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那么,如何理解其“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以此為標準來衡量中國當代文學,我們有哪些差距,應如何與時俱進、加快發展步伐?筆者認為,我們在“轉化”與“發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在“創造性”與“創新性”方面步子不大、力度不夠。就紀實創作而言,其發展速度、創作數量與風格形式,尤其是在反映社會現實、弘揚時代精神與再現中國形象等方面,它遠遠走在“純文學”與通俗文學的前面。但以新的時代要求與更高標準來衡量,就會發現:它雖群星燦爛、名家薈萃、流派紛呈、佳作如云,但也參差不齊,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以湖南的紀實創作為例,其總體成就雖不如京津冀、江浙、山東等省市,但在以毛澤東等為題材中心的紅色文學創作方面,卻歷史悠久、特色鮮明,在全國獨樹一幟。尤其是21世紀以來,不但其“問題—改革”創作等后來居上,而且還形成了新的“沈從文傳人”群體。然而,與新的時代要求相比,其創作也存在一定差距。因而,筆者以彭學明、劉克邦、范誠等“沈從文傳人”群體為重點,對此作一探討。

首先,應當指出,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中,不但形成了“魯迅傳人”與“沈從文傳人”群體,而且存在“老舍傳人”“趙樹理傳人”與“柳青傳人”等群體。他們不只有繼承,而且有發展與超越。而在“沈從文傳人”中,也不只有湖南作家,還有外省作家,如蕭乾、汪曾祺、王宗仁等。尤其是王宗仁,他和沈從文一樣,都以自己的“故鄉”(包括第一故鄉湘西與第二故鄉青藏高原)為創作基地,以神奇自然、原始文化與民族風情為背景,既努力挖掘與表現“邊民”人性的純樸、美好,又執著追求文學的審美精神與永恒價值。[1]

縱觀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從魯迅的《故鄉》及其影響下形成的“鄉土小說”派,到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世界”與老舍筆下的“北平文化”,再到新時期以來劉紹棠、賈平凹、張煒等人的“鄉土創作”,我國鄉土文學源遠流長、名家輩出、蔚為大觀。其中,沈從文及其湘西敘事等對湖南文學的影響尤大。這一點,我們從湖南作家尤其是湘西作家孫健忠、彭學明、范誠、龍寧英與劉克邦等人的創作中均可看出。范誠雖不是少數民族,也不是狹義的“湘西”(即當今的湘西自治州)人,但他出生于湘西南的新寧,又作為記者在張家界等地生活、工作了近30年,且走遍了湘西的山山水水,應屬廣義的“湘西”人。劉克邦生長在“大湘西”,不但其創作中有眾多“湘西”敘事,而且對沈從文推崇備至,并在其風格、神韻等方面深得沈從文的真傳。這一點,從其創作對真善美的追求及有關言談,如“力求以最質樸率真的筆墨,還原日常生活的豐厚質地,發掘平凡生活中的溫暖詩意,敬仰尋常人物心靈中的真誠、善良、美好,抒發和表達自己對美好和溫暖的執著向往和永恒追求”[2]等可見其端倪。尤其是彭學明,他的的《湘西女人》《祖先歌舞》《走鳳凰》《娘》和《人間正是艷陽天》等作品,在濃郁的民族風情與細膩的人性抒寫中,飽蘊著真摯的生命感悟與家國大愛,更集中體現了對沈從文傳統的自覺繼承與發揚光大。因此,筆者認為,在“沈從文傳人”群體中,除汪曾祺與王宗仁等外,湖南的彭學明、劉克邦與范誠等是其典型代表,他們不但繼承而且發展了沈從文的傳統。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故鄉的深情摯愛與執著抒寫

沈從文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與貢獻,主要是他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湘西世界”,從而使其與老舍的“北京形象”一樣特色鮮明,兩者構成南北輝映、城鄉互補的兩道亮麗風景。這一點,在彭學明、范誠與劉克邦身上得到了發揚光大。他們不但與沈從文一樣,以湘西為創作基地,執著抒寫湘西等故鄉,而且其情更切、意更濃,其題材視野也更寬廣。具體而言,在彭學明的創作中,題材對象幾乎全是湘西,既包括他出生與成長所在地或關系密切的保靖、古丈、花垣與吉首等小“湘西”,也包括張家界與常德等大“湘西”;他不但為家鄉的貧窮、落后、封閉、保守而憂心忡忡,而且為鄉親的成長、進步與文明、富裕而欣喜不已。正是如此,當他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去湘西視察時,其“喜悅和幸福不亞于當時見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每一個人”。因而,除聽人講述總書記視察十八洞村的情景外,又“分別八次利用休假的時間去十八洞村,感受精準扶貧帶給十八洞村和湘西的巨大變化。”[3]正是如此,他的《人間正是艷陽天》不但具體描述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十八洞時的情景,而且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現了十八洞村人在“精準扶貧”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及其所發生的變化;不但報告了各級政府與廣大干部群眾在“精準扶貧”方面所取得的偉大成績,而且思考和探討了所存在的問題。而《娘》則不僅是獻給“娘”——天下鄉親的一首深情贊歌,而且是一部拷問“我”靈魂的泣血懺悔錄;不僅是“娘”和“我”的母子合傳,而且是湘西人民的苦難史與奮斗史。[4]

范誠也是如此。正如他所說:“故鄉在我的眼中總是魅力無窮的,不僅風光優美,物產豐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父老鄉親,也是那么勤勞樸實,真誠善良。那里的文化遺存,各種節日,生活習俗,民族風情,總是那么吸引我、感染我,令我陶醉,令我回味。”[5] 正是這種強烈的“思念”與“愛”,才使他接連寫了《崀山走筆》《崀山鄉土》與《吾鄉吾土》等“崀山”系列作品;正是因為他讀了沈從文作品后,“為(湘西)這塊神奇的土地深深吸引”,大學畢業時才“別無選擇地來到了湘西”[6]。總之,他“愛故鄉的山水”“愛故鄉的風物”“愛故鄉的文化”“更愛故鄉的人物”[7]。而正是因為他愛湘西“山川的秀美”“人性的純樸”與“文化的獨特”,才在湘西工作了27年,并接連出版了《閱讀湘西》《走玩湘西》《吊腳樓下的湘西》與《楊岳斌傳》等“湘西”系列作品。[8]

劉克邦也是這樣。他雖只在湘西生活了人生的最初十年,但湘西始終是其創作的“源泉”和“根據地”。因此,在他的散文集中,可見《我的母親》《六娭毑》《與母親夜行山路》《快樂的懷化之行》《相聚在湘西》《矮寨天路》《德夯小溪》《侗鄉飛歌》《古城蓮荷》與《美哉,湘西!》等滿懷深情的“湘西”之曲。正是在“第一故鄉”所形成的童年人格,因而在描寫他工作、生活的湘鄉、湘潭與長沙等地時,尤其是在他事業有成時,也始終懷著對故鄉的深情,對父老鄉親的感恩與摯愛,對親情、鄉情、友情與人生的珍重。

二、題材內容的全面與系統

沈從文之所以被稱為鄉土文學大師,是因為他以“鄉下人”的身份,執著、系統地講述了獨特的“邊城”故事,再現了神奇的“湘西世界”。沈從文的筆觸所至,雖也不限于“小湘西”而延伸到了沅水流域等,但他主要是以自己的經歷為線索,記述其所見所聞所感。而范誠,由于比沈從文在湘西生活的時間更長,尤其是因其記者身份而態度更主動、表現更勤奮,因而其題材范圍不但包括“邊城”在內的“小湘西”,而且對包括崀山、張家界等在內的“大湘西”與“泛湘西”(湘西南)也盡收眼底、無一遺漏。同時,在具體描寫其風景名勝、鄉土風物與民俗傳奇等方面,也比沈從文更全面、細致。如《崀山走筆》中的“地理名勝”與“鄉土風物”篇,描述了24處風景名勝、講述了22個民俗故事;《崀山鄉土》中有三篇分別為“鄉風·鄉景”“鄉土·鄉物”和“鄉情·鄉俗”;《閱讀湘西》有“山川形勝”“鄉土風物”與“民俗傳奇”篇;《吾鄉吾土》從“鄉村記憶”“節日習俗”“山鄉風情”“鄉土美食”與“神秘文化”五個方面,全方位、多層次地詮釋了湘西南地區的民俗文化,抒發了作者對故鄉的真情實感;《走玩湘西》《吊腳樓下的湘西》與《楊岳斌傳》等更是如此,不僅深情記述了湘西的文化名人與鄉親師友,而且全面地描寫了其歷史地理、民俗人情、自然風貎與鄉土特產等。總之,范誠散文如沈從文那樣執著表現真善美,但比某些傳統“美文”更“實”,也更具民族風情與鄉土氣息。

彭學明與劉克邦也是這樣。彭學明的湘西題材范圍,不僅包括他出生、成長或有親情關系的保靖、花垣、古丈及學習與工作過的吉首、張家界,而且還涉及常德等地。劉克邦則不但寫第一故鄉“湘西”,而且寫第二故鄉湘鄉、湘潭與長沙,尤其是因他后來身居高位,故其創作不但涉及工作、會議、同事、領導、讀書、家庭,而且包括扶貧調研、事業發展與揚善懲惡,還有出國訪問與異域見聞等。因此,就題材的全面、廣闊與內容的系統、豐富而言,彭學明、范誠與劉克邦等都超越了沈從文。

三、人物描寫的鮮明與人性揭示的深刻

沈從文營造的“湘西世界”不但人物較多,而且形象鮮明。其中不但有自傳中的陳渠珍與父母、親人,還有小說中的翠翠、老船夫、水手與妓女等。彭學明、范誠等在這方面也有發展,不但其人物寫得更多、更實,而且更全面、系統。如彭學明的《人間正是艷陽天》,不但寫了十八洞村的眾多鄉親及扶貧工作人員,而且描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的視察等活動;《兩地書 母子情》以心理描摹與“電郵”自述等形式,集中刻畫了王利萍與王嘉鵬這一對感人至深的母子形象。還有長篇散文《娘》,不但濃墨重彩、椎心泣血地塑造了“娘”這一偉大的母親形象,而且凸顯了一個如盧梭般懺悔的真實大“我”。范誠創作中的人物,則更廣泛、眾多。如《崀山走筆》記述了楊再興、李敏、江忠源、劉光才等30多個新寧籍歷史名人,勾勒了父母、姐妹、親朋、鄉鄰等20多個“親人”形象;《崀山鄉土》除繼續描述了楊再興、江忠源與劉光才等人外,又增寫了“劉長佑的傳說”“劉坤一:最早提出對日持久戰”“陳鳴志:祖孫抗敵逞英豪”“陳毅認老鄉”與“劉永濟捐資救母校”等;《吾鄉吾土》不但寫了眾多父老鄉親的故事,而且較多地寫了“我”的“鄉村記憶”等。《本色鳳凰》與《鳳凰那些人 那些事》則更以主要篇幅寫人,尤其是集中描寫了陳渠珍、熊希齡、沈從文與黃永玉等歷史文化名人。《吊腳樓下的湘西》則更多地“發現”了一些被“淹沒”的歷史人物和故事,如“胡興仁與長沙‘蛻園’”“晚清名將鄧紹良”“晚清兩位湘西籍將領”“將軍詩人楊岳斌”“書畫名家張世準軼事”“大千同窗楊味蔬”“畫馬將軍張一尊”與“吳兆麟老師”等。

劉克邦的創作不限于湘西。雖無《娘》那樣的長篇與“娘”那樣較集中的典型,但因其作品更多地反映了湘鄉、長沙乃至省內外、國內外的社會政治與風土人情,故其人物更廣泛、多樣。其中既有自己的父母親人、同學朋友與同事,也有街坊鄰居、工人農民與讀者“粉絲”,還有域外同胞與“洋人”形象等。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其中矗立著一個鮮明、大寫的“我”,其創作帶有更多的“自傳”色彩。在這一點上,他比沈從文、彭學明等更為突出。也就是說,他的創作不但大多用第一人稱“我”,而且透過眾多真情敘述,讓人看到了一個苦難成就“輝煌”的“我”,一個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我”,一個知恩圖報、以“人”為本的“我”,一個謙虛謹慎、求真向善的“我”。他的不少作品提到了他的人生經歷,如《我的母親》《貴人》《老處長》《吳老師》《張科長》及《漣水謠》等提到,他不到3歲,父親被打成右派,10歲時母親因不堪生活與精神重負棄他而去。他成流浪孤兒后被迫中斷小學學業,回原籍湘鄉農村當放牛娃,后刻苦自學、工作勤奮而成專家、作家等。然而,即使在他功成名就后,也常懷感恩、悲憫之心,始終保持“農民”本色,信奉“我為人人”,竭力“為民作主”,尤其是同情、關懷與扶助弱勢群體。可以說,在他身上,也體現著沈從文那種“質樸正直的人性之美”[9]。

與人物描寫緊密相連,湖南的“沈從文傳人”也表現出對人性的揭示與批判。眾所周知,沈從文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除“湘西世界”外,尤為人所稱道的,是他對人情人性的描寫,尤其是對“人性美”的挖掘與肯定。在這方面,“沈從文傳人”不僅有繼承,更有發展與創新。他們進一步擴展了“人性”的內涵與外延,即不再局限于原始的純樸、重義、禮讓與情愛,而將其擴展至家庭倫理、血脈親情、家國大愛與時代社會,尤其是在價值取向與審美選擇上,他們雖也表現出“遠都市而近鄉野”,但并非“重人性而輕政治”,更不回避黑暗與丑惡,而是正視現實、直面苦難、拷問靈魂,揭露并鞭撻民族根性及人性之丑。

彭學明《兩地書 母子情》中的王嘉鵬,遭遇空難后危在旦夕,是人生之大不幸,在被救治與康復過程中,他更是痛苦萬分、生不如死。在此生死關頭,是偉大的母親與神圣的母愛挽救了他的生命。母親沈利萍的全身心照顧與付出,給嘉鵬以戰勝疾病的極大勇氣與力量;而在母愛的澆灌與感動下,嘉鵬也創造了生命的奇跡,不但頑強戰勝了病魔,而且以優異成績被選拔到挪威讀研究生,并以傷殘之身獲比賽金牌等。可以說,這是一曲母子合奏的生命之歌,也是一首用血淚和大愛凝成的人性之詩。他的《娘》《點一個太陽送給你》等也是這樣,既贊美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又肯定了人性的純樸與善良。但不同的是,它歌頌時不乏批判,肯定中也有否定,弘揚正義時不忘正視現實。如在同情“娘”的深重苦難、感恩“娘”的無私大愛時,也批評其固執、保守與愚昧、落后;在肯定“我”的頑強、堅韌與奮發、上進時,也譴責、懺悔其自私、褊狹與不孝。[10]而在《人間正是艷陽天》中,他在肯定時代進步、政治清明與人性純樸的同時,也批判了愚昧保守、不思進取與自私、偏執等民族惰性和人性弱點(如有人在修路、建廠等工程中刁難、阻工等)。同時,也如實揭露了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因而探討了如何進一步解決“精準”“扶貧先扶志”及如何關心和善待奮戰在第一線的扶貧工作人員等問題。

劉克邦也是這樣。與沈從文相似,其創作以挖掘與表現底層“小人物”的真善美為主。不僅能直面苦難、正視世俗,而且能鞭撻丑惡、呼喚“崇高”——只不過沈從文不愿破壞“美”的和諧而更多地將批判隱藏其后,而劉克邦雖欠缺“金剛怒目”式的力度,但也不乏“路見不平一聲吼”的勇氣,且能窺視自己與親人的隱秘內心。因而其創作中,既有對“利用工作之便,營私舞弊,索要錢財”等貪腐行為的揭露(《罰款風波》),也有對掛警牌消防車見死不救的譴責(《難忘的一次經歷》);既有對看病“走后門”等現象的抨擊(《門診遭遇記》),也有對自己被無端扣電話費而合法維權的記述(《一次維權行動》);同時,還有對自己在“文革”中批斗老師等錯誤的深深自責(《吳老師》《歉疚》)和對父親背叛家庭、傷人害己行為的批評與反思(《漣水謠》)。

四、民族風情、鄉土特色與哲理抒情的有機融合

民族風情、鄉土特色與哲理抒情的有機融合,既是沈從文創作的獨到之處,也是彭學明與范誠等得其真傳與發揚光大之關鍵點。關于沈從文在這方面的特色與成就,已有眾多專著與論文對其進行研究。如專著《從邊城走向世界》(凌宇)、《沈從文鄉土文學精神論》(劉涵之)與《巫覡人文——沈從文與巫覡文化》(周仁政)等,都對此有較多論述。而論及沈從文的《湘行散記》《湘西》等散文集時,也有“詩自生命深處流出”“神游古今的情感音響”和“‘詩’與‘思’的交織”等觀點[11]。而對于彭學明創作在這方面的表現,也有不少論文提及——不過,它們更多的是針對其散文與小說等。在這里,筆者要補充和強調的是:(1)不限于散文與小說,這一點同時也體現在彭學明的文學報告等創作中。(2)與沈從文不同,由于現代科技與印刷技術的發達,在描繪自然風光與民族風情等方面,彭學明的創作因配有較多彩色圖像,因而更立體、形象、可感。(3)在哲理抒情方面,彭學明比沈從文更直率、真切、有力,這一點,在《娘》中表現尤為鮮明、突出。《娘》中的“我”多次如此自責和懺悔——“我只想著我的工作、我的進步、我的憤懣,卻沒有想過娘的辛酸、妹的眼淚。一個人因為工作而不珍惜親情、放棄親情,甚至踐踏親情,那他工作再好有什么用呢?他再進步有什么用呢?講白了,還不就是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嗎?一個把功名利祿看得比親情更重要的人,往往是薄情寡義的人。”“我曾經以我的無知和可惡,撕碎和毀掉了娘的整個世界;而今我想以我血淋淋的教訓和遲到的覺醒,告訴和提醒整個世界:多陪爹娘、及時行孝,善待家人、珍惜親情,親近人間、包容世界,多點理解、少點抱怨,千萬別像我一樣擁有時破壞、拋棄,失去時珍惜、后悔。子欲養而親不待,子欲孝而親不在。”

在歷史人文、鄉土文化與民族風情的描寫方面,彭學明的《映山紅遍》最為典型。在該作品中,“桃花源的浪漫奇幻,太陽山的鬼斧神工,夾山寺的風雨幻象,壺瓶山的原始森林和流泉飛瀑,劉海砍樵的美麗傳說,孟姜女的悲情遺夢,城頭山遺址的城市文明和稻作文化,等等,都被作者悉數道來、如數家珍,恰到好處地鑲嵌在五光十色的民間藝術長廊里,起到了一種烘托、映襯和渲染的作用。這樣,對地理風物的詩意描寫和對歷史文化的浪漫懷想就與傾力表現的民間藝人和藝術呈現出一種詩性契合和內在感應的關系,使得作品通篇彌漫著一種詩性氛圍和藝術氣息。”[12]

當然,關于彭學明創作的特色、成就及對沈從文傳統的繼承與發揚,還有不少方面值得關注。如在藝術創新方面,《兩地書 母子情》以“電郵”形式,將分處世界兩地(挪威與中國寧夏)的母子通過郵件進行對話,以袒露其各自情感與心聲,其精神與意志感人肺腑;《映山紅遍》以“花瓣式”“串珠式”等形式,將常德藝人及藝術團體等有機組合、精心編排[12];《娘》以類似祭文與懺悔錄式的自述,通過“我”的泣血傾訴而同時矗立起鮮明的母子形象,更是別具一格、發人深省。其“個人性與普世性相融會的特質,使得它成了不同讀者觀照歷史、政治以及自身家庭倫理關系的一面鏡子”;它“提出了如何愛、如何孝順,以及如何重建家庭倫理的社會問題”[13],也很值得研究。

范誠的創作也氤氳著濃郁的民族風情,尤其是湘西苗族、土家族與湘西南崀山瑤族的文化風情。這一點,我們僅從《吊腳樓下的湘西》與《吾鄉吾土》中的眾多篇名,如“永遠的酉水號子”“湘西狩獵的傳奇記憶”“古村楹聯傳家風”“雙鳳:中國土家第一村”“涼燈:老鷹落腳的苗寨”“花瑤:一個崇拜古樹的村莊”與“馬桑樹下的壯美歌謠”“瑤族的山歌”“師公的傳說”與“跪禮”等,即可見一斑。作者從不同層面將湘西(南)各地很多已經消失或即將逝去的傳統文化深度挖掘出來,讓人在驚嘆之余感受到湘西民族文化的神秘與厚重。

而劉克邦的創作,雖在“民族風情”方面不如彭學明與范誠那樣鮮明、突出,但在“鄉土特色”方面卻大同小異。其“鄉土”不只包括第一故鄉的“大湘西”,也包括第二故鄉的湘鄉、湘潭與長沙;其“特色”也不只有湘西特色而是具有湖湘特色(如《漣水謠》中的“旖旎山水”輯),甚至因其中的“旅美日記”等而具有異域特色。至于其“哲理抒情”,我們僅從某些評論的篇名,如雷達的《生命的意義》、白燁的《平樸之美》、寧新路的《真情流淌的心靈泉水》、劉斯敏的《呼喚內心深處的美與良知》[14]和夏義生的《生命的亮色:真誠與向善》、劉沛林的《磨礪是一種財富》、邱業綱的《情到深處自然真》與張湘的《回歸靈魂凈地》等[15],即可見其端倪。總之,劉克邦的散文“情真意切,自然清新,質樸而不乏雅致,溫潤而不缺詩意”[16],它“以最質樸率真的筆墨,還原日常生活的豐厚質地,發掘平凡生活中的溫暖詩意,謳歌尋常人物心靈中的真善美”,其中“有對人性的細膩描寫,有對人生的寬容理解,有對倫理道德的敬畏與堅持,表達了人類對美好與溫暖的永恒追求。”[17]

當然,就“沈從文傳人”對沈從文傳統的繼承與發展而言,除彭學明、范誠與劉克邦外,我們還可舉出不少作家作品。因共同的文化背景與地理環境等原因,湘西作家與湘西題材創作在這方面又表現得尤為集中、鮮明。如龍寧英,作為地道的湘西少數民族(苗族)作家,其創作主要以湘西為題材對象。她的長篇《逐夢——湘西扶貧紀事》以花垣、鳳凰、保靖與古丈等縣為重點,從宏觀上反映了自習近平總書記來十八洞村提出“精準扶貧”后,整個湘西在脫貧攻堅方面的歷史與現狀。類似作品還有羅長江的《石頭開花》、龔盛輝的《滄桑大愛——湖南桑植脫貧攻堅故事》與謝慧的《古丈守藝人》等。

然而,盡管湖南的“沈從文傳人”繼承和發展了沈從文的文學傳統,但以新的時代要求來衡量,“創新”“超越”還不夠。如沈從文雖注重民族風情與“人性美”的挖掘,也致力于“希臘小廟”的建造,但又不像魯迅那樣“直面慘淡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也缺乏茅盾、巴金、老舍那樣的“宏大敘述”。這當然是文學“多樣化”中的正常現象,也是作家個性與時代環境的必然產物。但立足當今新的偉大時代,我們就不能永遠“仰視”傳統與“經典”,而要超越“局限”、銳意“創新”,力爭取長補短、融匯合流。如以上所述的彭學明、劉克邦與范誠等人的創作就是這樣:“繼承”有余、“超越”有限,都存在一個如何向深處挖掘與向高度提升以打造“史詩”式精品力作的問題,包括題材的進一步拓展,思想的進一步深化,語言的進一步錘煉與形式多樣性的探索。

總之,對于民族傳統與文學“經典”,我們不但要在繼承中發展,更要在發展中超越。就“沈從文傳統”而言,我們不但要“發展”其鄉土特色、民族風情與挖掘其人性美等,也要在思想深度與批判假丑惡等方面進一步“超越”。

參考文獻:

[1]章羅生.王宗仁與中國當代西部紀實文學[J].東方論壇,2020(3):54—61.

[2]劉克邦.心有彼岸·自然抵達“黃金岸”[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205.

[3]彭學明.人間正是艷陽天·后記 我的每個文字都是骨髓里的深情[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8:202.

[4]張富寶.永不停息的“天堂鳥”:寫給天下母親的悲歌與贊歌:彭學明訪談錄[J].朔方,2016(10):46-48.

[5]范誠.吾鄉吾土·序 為故鄉留影[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1.

[6]范誠.崀山走筆·后記 故鄉是一本讀不完的書[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1:429—430.

[7]范誠.本色鳳凰·后記[M].長沙:岳麓書社,2011:263.

[8]范誠.閱讀湘西·后記 我往湘西[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318—319.

[9]楊義.重繪中國文學地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269.

[10]楊玉梅.泣血書 懺悔錄 親情散文的典范:彭學明《娘》文學現象研討會紀要[J].南方文壇,2019(3):62-71.

[11]凌宇.從邊城走向世界[M].長沙:岳麓書社,2006:167.

[12]張文剛.向民間草根藝人致敬[N].文藝報,2014-05-30(2).

[13]楊華麗.彭學明《娘》文學現象三論[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1):51-55.

[14]余三定.生命的意義:劉克邦《自然抵達》評論集[M].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2014:65.

[15]趙慶軍.生命的亮色:評《金色的禮物》[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54.

[16]胡良桂.心有彼岸·序言 觸摸溫潤人生 感悟藝術真諦[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1.

[17]王躍文.漣水謠·序[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21:3.

責任編輯:詹花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a级在线|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亚洲天堂网2014|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亚洲视频a|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成人午夜网址| 国产另类视频| 日本午夜影院|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亚洲性影院| 狠狠综合久久|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青青草原国产|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深爱婷婷激情网|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88av在线| 欧美福利在线| 一本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福利国产在线| 99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九九热在线视频| 中文纯内无码H|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网拍在线| 青草视频久久| 国产喷水视频|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啪啪啪亚洲无码|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欧美黄网在线|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又粗又爽视频|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 在线| 婷五月综合|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国产丝袜91| 成色7777精品在线| 欧美日韩动态图|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91伊人国产|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特黄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伊人 六十路|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色婷婷成人|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狠狠色综合网|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毛片在线播放a|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 欧美在线天堂|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