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編者按:
她自信而不張揚,只因內心足夠平和;她溫暖而不怯懦,只因心底蘊含能量。她是劉子千,一位獨立攝影師,善于使用自拍的手法,利用鏡面的反射將鏡子內外的畫面巧妙連接,她通過這樣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想法: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和靈魂,生命與自然環境相互共生。她說要把自己當作有生命的靜物,將身體、植物與鏡像相結合,不斷探索人與自然和平共生的平衡狀態。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周圍的環境似乎總是很嘈雜,所以很容易忽視周圍的小細節和內心的真實感受。通過與劉子千的對話,讓我們共同了解女性對自我意識、現實生活和周圍元素的探索,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的生活理念,以及讓理想與生活結合,客觀積極,從心底開出花的人生態度。
劉子千:我曾經在國外留學學習商科,畢業之后在旅行途中接觸到攝影,發現攝影可以讓我的內心變得平靜,因此吸引我繼續拍攝。起初攝影只是我的愛好,沒有固定的風格,后來拍的多了,慢慢明晰了自己想要拍什么。關于攝影,我并不是專業出身,到現在依舊是邊學習邊摸索的狀態。




劉子千:拍攝第一組作品的起因是源自女生對鮮花和鏡子的喜愛,為了讓生活更有趣,我開始嘗試對鏡自拍,讓鏡子中的我與鏡子外的畫面結合,后來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和沉淀,我從中體會到了更深的意義。
我的作品全部是使用相機和三腳架獨自拍攝完成。拍攝時我會先將手機和相機聯接,然后布置場景、調整道具,最后讓自己融入到場景當中。整個過程我都把自己當作是“有生命的靜物”,是畫面中的“配角”,是讓整體氛圍更完整的“道具”,因此在拍攝時我并沒有把拍攝自己放在首要的位置。當大致的內容確定好后,我會開始刻畫細節,通過不斷調整自己的體態和動作來捕捉滿意的畫面,有時可能會拍出幾十張照片,再從中選出一張最滿意的。這個過程是對身體和耐心的考驗,雖然很累,但我很享受它。
劉子千:我使用的器材是SONYα7III相機,G大師鏡頭FE24-70mmF2.8GM,以及三腳架。通常在拍攝前我不會刻意策劃,當下想起什么便拍什么,道具也只選家中現有的,很少會因為拍攝特意去準備。在拍攝時我會非常專注和安靜,整個過程中最擔心的是自己在場景中不小心觸碰到鏡子或道具,導致它們移動或摔落,這樣就要一切重新開始,所以在拍攝時我的動作會很輕,同時也會讓自己平靜,保持耐性。
劉子千:最初,我不確定拍攝的照片是什么風格,只是單純的作為愛好而拍著玩,隨著拍的照片越來越多,我逐漸堅定了對目前這種風格的堅持,我的作品主要包含兩個主題:
第一個主題是關于視角。我們熟悉的事物通常會以固定的形象存留在腦海中,但是凡事皆有雙面性,我想通過鏡像去傳達一些想法,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同一件事物會有不一樣的發現。在我的內心深處最渴望的就是對稱與完美的秩序,無論是事物的表象還是人與人之間的往來模式,可這終究過于理想化,畢竟現實是無法絕對平衡的,一些不完美反倒會襯托出它真實的存在。在我的作品中,鏡子中的畫面代表了我盼望的理想化的世界,與外部的融合恰恰在提醒著我,要尊重與認可現實世界中的不平衡,也要堅守自己內心的秩序與原則。
第二個主題是人與自然共生。人類與自然界的其他生靈存活在同一個世界里,呼吸著同一份空氣,相互依賴,相互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萬物是平等的。我的作品全部是在自然光線下拍攝,也是為了體現最自然、真實的狀態。

劉子千:我的作品全部都是在自然光線下拍攝完成的,我覺得天氣也是大自然送給作品的一部分。晴天、陰天、雨天帶來的光線與氛圍都是不同的,如果雨天光線實在太暗,我會點燃蠟燭,將火焰作為拍攝的主體,窗外的雨和室內的火同時出現在作品中,也是一種融合與平衡的體現。
在我的作品中,植物代表了大自然。我覺得植物最奇妙的地方,是它們雖然依靠相同的水與空氣,卻生長出無論是顏色、形態還是質地都完全不同的樣子,當它們枯萎或風干時,所展現的又是另一種感覺。神奇的大自然激發了我的創造力,我希望用自己的創造力去展示一種狀態,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作品里,人類都可以與自然和諧相處,互相包容。
自然對我們的饋贈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還有精神上的陪伴。如果把我們自身縮小,將注意力放到身邊的事物上,會發現其實我們并不孤獨。當我望向對面的屋頂,會發現屋頂的鴿子也在看著我;鴿子旁邊的枝條,隨著季節的變化,從干枯的枝條上長出茂盛的葉子;陽臺上的植物也在陽光和雨水的呵護下飛快地長大……這些例子我可能會列出很多,它們都在展示著大自然奇妙又旺盛的生命力,同時也顯示了人類的渺小與不孤單。
此外,鏡子是我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對于我來說,鏡子就像一個天平,鏡中露出的身體就像砝碼,在拍攝時專注地調整鏡中的自己與外部事物融合,仿佛會找到一種現實與內心世界的平衡。




劉子千:因為我在拍攝時更在意的是拍攝的過程,就像有的人喜歡瑜伽,有的人喜歡冥想,攝影時安靜的環境與自我完全投入的狀態,對于我來說是一次身心的療愈過程。在拍攝時,空間和時間可以完全屬于我自己,可以很純粹地表達我在當下接收到的東西,自然而然地擺脫掉一些束縛。其實無論是拍攝的過程,還是看到自己的作品,我都會有一種歸屬感,而不采用后期PS,只拍攝真實的場景,會增添這份歸屬感的重量。
劉子千:其實很難選出最喜歡的作品,因為所有的照片都是順應自己的內心并花費很多精力與體力完成的。在與鏡子的相處中,它帶給我最大的發現是我可以更從容地接納自己。從前我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貌,會通過照鏡子去檢查哪里有瑕疵需要掩蓋,通過與鏡子一起拍攝,以及對不同角度的觀察,我發現所謂的“瑕疵”也是美的,它們只是自己身體中很正常的一部分。我覺得這也是鏡子帶給我的在心態上的轉變,讓我變得更積極,更平和。
劉子千:目前還沒有具體的計劃,我更傾向于順其自然,把握當下帶給我的靈感和感悟。今后,我希望在保持自己風格的基礎上有一些創新與突破,比如再擴展一些關于“光影”和“朦朧”主題的影像作品,這些系列有些是對當下的記錄,有些是對突發靈感和無意間巧合的創作。如果鏡子系列是一棵大樹,其他系列就像樹的分枝,主干與旁枝同時吸收養分使整體更加豐滿。當然,我會將鏡子的元素一直保留下去,希望每一幅作品都會有新發現,而不是復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