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松奕
杭州星宏機械有限公司
在企業領導層級進行相關決策之時,財務分析可以為其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還能對企業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等進行客觀評定。而當企業財務分析方法和結果出現問題之時,企業便會有很大的可能出現決策失誤,而這無疑會對企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近年來,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相伴隨,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越來越高,如果企業財務分析工作做得不到位,欠缺相關財務分析的專業報表為其提供參考,企業便很難進行適宜而又高效的經營決策和財務決策,這會對企業今后的經營形成制約。
所謂財務分析,指的其實就是企業財務工作人員以傳統意義上的財務報表和其他相關基礎信息為依據,基于對財務分析方法及工具的科學及有效運用,針對企業經營業績、財務狀態以及運營成本等開展系統性而又全面性的評價,力求獲取企業在一定發展階段的實際資產負債水平、盈利能力和現金流量水平,實現對企業經營管理質量與效益的準確判斷。基于財務分析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企業管理層級相關人員可以更加準確地預判企業長期戰略規劃和經營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完成對企業經營策略的調整任務。財務分析報告不但要借助于財務數據信息實施相應的評價,還要進行非財務信息的收集與整理,以企業經營角度展開,思考財務結果背后的原因,在此基礎之上得到高質量的財務分析報告,將財務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實際應用價值充分及有效地發揮出來[1]。
1.初步判斷數據的合理性
財務分析工作的實際開展無法與各種類型的基礎數據統計及分析相脫離,在進行財務分析之前,需要為財務數據的高度準確性提供切實保證。財務人員需要判斷數據統計口徑是否合理,同時,在對數據進行整理之時,還需要對不同數據的可比性給予關注,保證財務分析結果可以真正地實現與企業真實情況的契合。而在進行基礎財務報表的編制之時,如果出現當期數據和同期數據之間偏差比較大的狀況,還要對業務的變化情況進行進一步分析,判斷其是否合理,將造成數據偏差的因素確定下來,基于對復盤以及核實等手段的運用完成對數據準確性的驗證。
2.對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進行分類整理
在統計數據之時,針對各類數據的平均值、總和等的排序或分類,需要保證依據的合理性,財務人員可以與企業的實際經營特點相結合,將適宜的財務分析指標確定下來,在企業經營狀態的縱向比較過程中為其提供相應的參考依據[2]。舉例而言,在具體的成本費用上,對不同部門差旅費、招待費以及辦公費的合理性,業務部門營銷費用和收入的合理性,以及對營銷費消耗與業務營收增長之間的相關性等進行分析。
3.應用財務分析方法
基于因素分析法、比較分析法、趨勢分析法等多種財務分析方法的支持,財務人員可以開展相應的數據挖掘工作,對可能會影響企業經營及發展的各種類型的內外部環境因素進行全面盤點,與企業的當期數據和歷史同期數據相結合,做好相應的比較分析工作,思考數據發生變化的原因。另外,基于對預算值和實際完成值之間的比較,對預算值的合理性進行判斷,明確實際收入減少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分析相應的優化措施。對企業的日常費用開支進行科學與有效的控制,尤其是要從嚴格意義上加強項目經費的控制。
財務分析工作結果主要借助于財務分析報告體現出來。對當前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可以對較多的財務分析工具及方法加以運用,涉及企業經營單項指標、多維度綜合指標、預算實際比等,這些指標盡量要用圖表的形式展示在報告之中,以此體現財務數據的變化情況及其趨勢。然而各種類型的財務分析工具都有自身的局限性,財務工作人員在進行具體財務分析工具及方法的選用之時,需要注意對不同方法所具有的特點進行比較,以比較分析的結果為依據,結合分析目的,將最為適宜的方法確定下來[3]。
在調查和分析資產負債表以及利潤表等相關報表的基礎上,企業可以更加全面與準確地掌握自身的實際財務狀況、資產結構、重要資產變化情況以及資產運營情況等,以此得出對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判斷結果,將企業在財務方面存在的問題真實地揭露出來,讓相關人員在一個足夠短的時間內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保證問題處理的有效性,最小化企業受到的不利影響。
在針對企業經營業績進行考核及評價的過程中,相關負責人員可以對財務分析中的各項相關指標加以運用,通過比較分析及時而又準確地發現企業實際經營與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思考問題的發生原因,進而提出相應的建議,為企業管理層級相關人員在第一時間對經營管理決策進行調整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而這又能夠為企業的更好發展打下一個扎實的基礎。
在財務分析工作的開展過程中,企業可以評價之前的經營績效,將自身目前的實際財務情況揭露出來,同時,實現對今后發展趨勢的預測。另外,財務分析可以幫助企業對自身預算的具體完成情況進行檢查,進而為管理層級相關人員提供參考依據,讓其完成相應管理機制的制定,避免錯誤發展決策的制定。據此可知,財務分析在企業的經營及管理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4]。
第一,以賬務處理為視角。在執行對企業賬務的整理與處理任務之時,財務人員必須嚴格做到恪盡職守,針對性地強化財務記錄核算工作的開展,為賬目記錄的清晰性提供保證,做到一目了然,確保賬目和實物之間的相互符合性,避免賬目混亂、與實務存在偏差等狀況的發生。舉例而言,針對固定資產信息,需要與固定資產的實際變化情況相結合。實時對相關信息進行修正,在計提折舊的過程中,同樣需要保證各項數據信息記錄的精準性,切實保證計提范圍處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之內。在對財務數據進行分析之時,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在財務數據的基礎之上,針對財務情況以及企業的實際盈利情況得出精準的判斷結果。
第二,以數據對比為視角。通常情況下,企業在對數據進行對比之時,主要采用實際數據和同期數據相比較、實際數據和預算數據相比較等相關方法。為了保證企業的財務分析工作真正滿足有效性要求,企業可以在比較分析歷史數據和當期數據的同時,對行業內部發展較為成熟的經驗及數據進行參考,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完成對財務數據是否合理的判斷工作,通過數據的比較及分析將其中存在的數據漏洞以及丟失等情況確定下來。
第三,以數據信息分類匯總為視角。在對數據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分類匯總這一方法的應用率比較高,同時,此方法又屬于一種相對簡單的分析方法,被劃歸至統計分析方法的范疇。通常情況下,財務工作在進行數據分析之時對分類求和法、指數趨勢分析法以及比較分析法等手段的運用比較多,對采集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完成對數據的計算任務。此外,分析人員還需要以實際情況為立足點,進行相關數據指標和比例的構建,深層次明確數據重點,基于對縱向、橫向綜合比較方式的運用,得出分析對象存在的規律[5]。舉例而言,在對辦公用品使用情況進行分析之時,可以計算員工個人的月消耗量,在此基礎上把握辦公用品實際消耗和浪費情況,通過運用科學性的方法,可以相應地發揮出杜絕浪費的作用。
財務報表中記錄的各項數據,能夠為企業財務分析工作的全面與有效開展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眾所周知,財務報表中的數據信息非常豐富,針對企業每一筆賬目的實際收支情況均有相應的記錄,從組成內容上來看,一套完整的財務報表至少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以及附注(簡稱“四表一注”),另外,還對銀行存款賬戶以及現金日記賬有所涉及。其中,現金日記賬是企業財務人員逐步登記的賬單,企業可以將現金日記賬作為切入點,科學而又高效地進行財務分析。在具體的實踐環節,企業可以對“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相互結合的方式加以運用。其中,前者主要是以既定的外生變量為依據進行內生變量的求解,屬于一種綜合性地比較及分析已經發生的經濟活動成果的方法;后者主要是針對今后的發展趨勢做出相應的預測,不僅可以系統性地掌握企業經濟運動的全過程,還可以相對準確地將企業經濟運動的規律揭示出來,在實際政策的制定方面可以提供重要的參考。實際上對于兩類方法而言,不管是分析內容還是分析對象,相互之間的差異都非常明顯,綜合應用兩種方法,可以為財務分析的準確性以及完善性提供保證,提高財務報表內數據信息運營的高效性,將它們逐漸地轉變為具有利用價值的經濟信息,在企業經營決策的制定中提供重要的數據參考。而在利用財務報表開展數據分析工作之時,企業需要特別關注數據信息的時效性,加強和報表制定人員之間的密切溝通,盡可能地做到對各項數據信息真實情況的掌握,在此基礎之上更好地指導及幫助企業發展。
財務分析這一任務表現出明顯的繁瑣性特點,在企業的各個環節均有貫穿,它并不會局限在企業財務的三大報表之上,而是和其他業務項目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這對企業財務分析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合理而又有效地運行信息化財務系統,針對性地強化資金運作分析、經營管理分析、投資管理分析等工作的開展,將企業現金流、資金使用、產品生產、產品銷售、預算執行、經營業績、投資和融資項目財務等各項信息確定下來,這可以確保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活動全過程之中的深度貫穿。
舉例而言,如果企業的當月毛利率并不一致于預期目標及其去年同時期的數據,呈現出不斷低下的發展趨勢,財務分析人員便需要從多個角度展開,對毛利率降低的原因進行分析,明確各項影響因素,主要分析的內容涉及是銷售價格降低還是成本上升。如果出現銷售價格方面的變動,企業便需要以市場角度作為出發點,針對性地分析原因,判斷其到底是由客戶群體、市場發展規律、產品銷售結構等因素導致,還是受到匯率降低的影響而造成外銷產品的人民幣價格變化,抑或是行業正處在發展的衰退階段、企業自身并沒有足夠的競爭力,或是會計處理具有特殊性等。與之相對應的,如果是受到成本因素的影響而使得毛利率發生變化,企業便需要圍繞生產原材料、人工成本、產品損耗率以及物流運輸成本等相關因素展開,深層次挖掘降低毛利率的本質原因。不管是受到哪一種因素的影響而使得企業經營情況發生變化,都對財務分析人員的工作提出嚴格要求,所有財務分析人員都必須保證恪盡職守,根據結果追溯原因,將隱藏于現象之后的實質確定下來,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幫助企業創造出更加理想的經濟利潤與價值。
對當前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企業管理財務報表體系各個方面尚處在研究進程之中,管理報表科目的設置、財務人員的掌握程度、不同科目的劃分標準、其他相關信息使用人員的實際理解程度等等,各種相關內容的完善性并不是非常理想,特別是在細節的處理方面,需要企業財務分析人員投入更大的精力加強研究和探索,將與企業自身實際發展情況更加契合的管理報表模式確定下來,基于財務分析工作的全面及高效開展,為企業更好與更快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