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是提升老百姓獲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內容。自2018年作為全國老舊小區改造試點以來,柳州市結合居民改造意愿,將符合條件的小區納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庫,按計劃逐年實施改造,基本實現“應改盡改”,一大批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一幢幢老樓房裝上了新電梯,一塊塊雜草地變成了小花園……老舊小區改造讓群眾幸福感不斷“加碼”。
柳州市穩步實施城市更新,2023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已開工242個,背街小巷改造新開工49條,推進502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

柳州市柳南區潤和苑小區新建小游園(來源:柳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柳州市萬川花苑小區健身設施(攝影/姚琳尹)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怎樣做到更加宜居、更具包容性和人文關懷?柳州市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柳州市柳南區潤和苑二期小區建于20世紀90年代,東側為竹鵝溪,西側為柳州站,交通非常便利。隨著時間的推移,該小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逐年老化,給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2021年,柳南區開始對這里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小區共涉及384戶,房屋建筑面積為3.07萬平方米。
小區改造升級后,施劃了停車位,新增了便民充電樁,道路硬化平整,面貌煥然一新。“想到會有變化,但沒想到變化這么大。”居民梁娜看了潤和苑二期小區改造效果后,決定搬回來住。
改造需要“對癥下藥”問計于民。為了讓老舊小區改造做到真正的惠民,提升居民幸福感,柳州市在改造過程中以“黨建引領,共同締造”理念為指導,引入專業公益組織,對老舊小區改造進行前期調研,征集居民改造意見。

柳州市柳南區潤和苑二期小區改造后成效(來源:柳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為落實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謀劃在前,柳州市組織協同街道、社區對要改造的小區進行摸排調查,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入戶宣傳并發放“給居民的一封信”和成立自管小組倡議書。同時,充分尊重民意,注重從居民群眾的需求出發,把改善居民生活居住環境與城市發展需求結合起來,把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工程做到更好更優。
“通過開展老舊小區居民改造意見聽評會,積極引導屬地街道、社區、調解組織人員參與改造,將居民最迫切想要改造的項目列入改造方案中。”柳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建設工程技術服務中心前期調查科副科長袁水興介紹,潤和苑二期小區居民反映小區化糞池污水溢出和原通透式圍墻破損比較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在入戶征求改造意見中,居民更迫切需要改造這些項目。為此,柳州市將此列入該小區重點改造內容,得到居民的認可。
上下樓是住戶出行的第一步,也是回家的最后一步,看似小事,卻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密切相關。為解決人民群眾尤其老年人“上樓難”的問題,柳州市立足適老化改造,扎實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著力完善既有住宅使用功能,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實施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這項民心工程。

柳州市柳南區柳鐵木材廠小區加裝電梯成效(來源:柳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張穎是柳州市魚峰區燈臺花苑小區的居民。她表示,隨著年歲增長,回家的路并不輕松。而小區居民中有三分之二是中老年人,他們每天都為“爬樓”而煩惱。
在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政策的廣泛宣傳及大力支持下,燈臺花苑啟動了一個單元的加裝電梯工作,目前該部電梯已進入施工階段,待建設完成,將會極大方便該單元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上下樓困難問題。
柳南區柳鐵木材廠小區居住的大多為鐵路部門的退休職工,老年人的占比達40%~ 50%。在廣西還沒有出臺相關政策前,該單元就有人提出要加裝電梯,但又擔心花了錢卻未獲得審批,被當作違章建筑處理。2019年,柳州印發《柳州市關于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實施意見》,小區開始正式行動,該樓棟也成為柳南區首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試點項目。截至目前,柳鐵木材廠小區共有11個單元加裝電梯,9個單元的電梯已經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