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退役軍人、優秀教練、訓練標兵……“80 后”退役軍人張鵬身上有很多標簽,不過眼下,他最受歡迎的標簽是“農場主”。
2016 年退伍后,張鵬放棄了轉業安置,選擇自主創業,帶著滿腔熱血回到家鄉甘肅省靜寧縣古城鎮田岔村,試著搞起了生態養殖。如今,張鵬合作社養殖雞、鴨、豬、羊、蛋品類齊全,雞存欄10000 多只、鴨1000多只、土黑豬700 多頭、羊100 多只。
創業幾年,張鵬一步一個腳印,逐漸把產業做大做強,做出了自己的品牌,還帶動家鄉村民實現就近就業,共同致富。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雖在部隊16 年,立過功受過獎,但還是決定回到青山綠水的老家當個‘農場主’。”說起自己回鄉創業的發展歷程,張鵬更多提到的是情懷、是故土。
通過學習,熟知養殖業的門路后,2018 年,張鵬成立了靜寧縣鼎盛恒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搞養殖投資成本高、人工成本大,市場經營更是難題,加之張鵬又是“門外漢”,發展之路舉步維艱。
“我在網上不停地查閱,不停地詢問相關的養殖大戶乃至一些行內人士,他們傳授了我不少經驗。”養殖之初,沒有任何養殖經驗的張鵬狠下功夫多渠道學習。
剛開始,銷路沒有打開,張鵬用免費品嘗、跑市場等方式讓大家逐步了解他的產品后,又利用互聯網、短視頻平臺、直播等方式,“線上+線下”共同發力。經過不懈努力,他林下養殖的“生態、綠色、有機”肉蛋產品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并在靜寧專營店和蘭州各大超市供不應求。
打開了銷路,張鵬又擴大了養殖規模,拓展養殖品類,創新銷售模式。
合作社的養殖品類從起初的雞、雞蛋,發展到鴨、豬、羊、蛋品類齊全,產品銷路采取“線上+線下”銷售模式,同時借助供銷聯社的“武清味道”幫扶平臺,入駐蘭州市的大型超市。
隨著養殖規模的逐步擴大,所需飼料日益增多,張鵬又流轉了家鄉1800 多畝撂荒地種植玉米,形成了玉米飼料養殖—秸稈喂羊—糞便還田的種養循環發展模式。合作社為周邊農戶就近務工提供了崗位,帶動周邊120 戶農戶發展種植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