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晴晴 王睛


廣西山青水秀生態美,屬亞熱帶、濕潤地區,氣候類型多樣,夏長冬短,雨熱資源豐富,且雨熱同季,是中國少有的宜農、宜林、宜牧、宜漁綜合發展地區。近年來,廣西立足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資源,打造一批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形成了糧食、蔗糖、水果、蔬菜,漁業、優質家畜6個千億元產業,培育了一批全國知名農業品牌,孕育出種類繁多的優勢特色農產品。
2023年,由廣西推薦的14個地理標志品牌入圍2023年區域品牌(地理標志)中國品牌百強榜,入圍總數排全國第二,品牌總價值達950.07億元,其中“橫縣茉莉花茶”、“柳州螺螄粉”、“百色芒果”3個產品的品牌價值都在100億元以上。
一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高度重視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工作,認真貫徹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品質品牌共建、數量質量并進”,推動地理標志農產品和綠色、有機、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工作全面發展。廣西壯族自治區綠色食品發展站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負責實施全區“三品一標”產品認證、登記管理的具體事務性工作;并承擔全區優質農產品開發生產、技術推廣相關服務工作。
· 措施得力推動產品發展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措施得力。先后出臺《廣西綠色有機地標農產品工作方案》、《廣西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實施方案》等文件,專項部署推動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并將包括地理標志農產品在內的“三品一標”列入對設區市的績效考評范圍。除此之外,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成立以廳領導為組長的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領導小組,建立完善區、市、縣三級工作機構、人才隊伍,為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工作提供人員保障。
為打造廣西“賞壯美廣西 品地標風韻”地理標志農產品精品品牌,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促進產銷對接合作。加強與專業機構院所合作平臺、工業、餐飲、文化等行業合作推動地理標志農產品全產業鏈發展。深入與多行業合作開展“廣西地理標志農產品”高鐵冠名專列、“廣西地理標志農產品創意設計大賽”、“廣西地理標志農產品美食盛典”、“廣西綠色優質農產品農餐農旅融合推介會”等活動,多方位積極開展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種繁育、標準化建設、品牌化建設、產銷對接合作。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穩步推進在北京、南寧、桂林、百色開展國家、自治區、市三級地理標志農產品展銷館,全面推進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宣傳和產銷對接。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廣西展館于7月14日在北京正式開館,設線下館和線上館,線下館位于全國農業展覽館62號樓二樓,以“賞壯美廣西,品地標風韻”為主題打造廣西民族風情展廳,通過產品介紹和展示、場景體驗等方式,集中展示廣西地理標志農產品工作成就、各市縣的地理標志農產品情況等。
· 保障有力提升品牌建設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保障有力。2019年至2022年,農業農村部共計安排1.4億元,實施了45個廣西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主要用于地理標志農產品的保護、綜合生產能力提升、品質提升、身份標識化數字化、品牌打造等。創新選擇龍勝、南丹、八步等5個地標集群模式,以縣域多個地標產品整體打造發展。例如南丹縣打造“1+8”區域公共品牌,形成以“南丹瑤味”為公共品牌,聯動南丹縣8個地標產品的地標品牌集群發展。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每年投入超過1億元,以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自治區特色優勢農產品區、粵桂合作項目等農業產業項目疊合,重點發展地理標志農產品,推動生產標準化、產品特色化、身份標識化、全程數字化。2023年在本級財政資金比較艱難條件下,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新增列支項目經費2000萬元,用于開展地理標志農產品全產業鏈保護開發試點。
部分市縣在自治區對每個獲得農業農村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志補貼10萬元的基礎上再次進行獎補,每年安排一定的發展專項經費給予支持。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推動“地理標志+綠色有機”雙認證。通過地理標志和綠色有機農產品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培育壯大品牌,滿足消費者對特色品質、歷史文化、優質營養的多樣化、個性化農產品需求。全區靈山荔枝、龍灘珍珠李、百色芒果、三江稻田鯉魚等36個地理標志農產品所在縣區開展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和標志許可整縣推進工作,推動各地共建、共享、共護綠色優質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
· 農產業幫扶效果顯著 ·
廣西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成效顯著。自2019年至今,實施了45個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廣西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績效考評連續兩年獲全國優秀。廣西獲農業農村部登記保護的地理標志農產品數量165個,排全國第六名,產品覆蓋廣西特色的糧油、茶葉、水果、中藥材、優質畜牧水產品等;90%的地理標志農產品開展了使用授權用標工作,授權用標企業超900家。
產業扶貧效果顯著。全區地理標志農產品大部分都是各市縣的支柱產業,在產業扶貧中的作用意義重大。有6.8萬戶25.23萬人通過種植芒果告別了貧困,助推地理標志農產品百色芒果入選全國產業扶貧范例。南寧火龍果地理標志農產品核心企業廣西金福農業有限公司帶動農戶10712戶,戶均增收8.4萬元,榮獲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公司基地成為全國脫貧攻堅考察點。
產業發展勢頭猛。截至2022年底,全區累計地理標志355個(件),產業產值超3000億元。其中,農產品地理標志165個,地理標志商標97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93個。廣西的“百色芒果”等12個地理標志農產品納入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產品保護互認名單,打通了廣西地理標志產品進入歐盟的綠色通道。2022年桂林羅漢果全產業鏈總產值151億元,其中桂林羅漢果及制品出口7.2億元;芳林馬蹄品牌價值44.45億元,年出口創匯8000萬美元。靈山荔枝和陸川豬入選2022年農業農村部發布推介的農業生產方式“三品一標”典型案例,融安金桔等3個產品入選全國50個農業品牌創新案例。